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缺口梁。
背景技术:
缺口梁是一种异形梁,通常,缺口梁的设置是为卫生间室内地面装修腾出各构造层所须空间,也就是预留出地面面层以下找坡、找平、防水、结合层等构造层厚度的空间,但是缺口梁的结构不稳固,抗震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固,抗震性能好的缺口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缺口梁,包括沉降基体,沉降基体呈开口向上的匚形设置,沉降基体的一侧顶部设有上墙体,另一侧底部设有下墙体,沉降基体靠近上墙体的外侧连接有平层体,沉降基体远离平层体的内侧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嵌有方管,方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内侧板,另一侧设有第一外侧板,第一外侧板与沉降基体以及第一内侧板依次通过止水螺杆连接,沉降基体内部远离第一内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内侧板,第二内侧板与第一内侧板通过两个第三内侧板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第二内侧板的顶部连接有l形条,l形条的一侧连接有第四内侧板,第四内侧板与上墙体连接。
作为优选,上墙体远离第四内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外侧板,第二外侧板与上墙体以及第四内侧板依次通过止水螺杆连接。
作为优选,方管的一侧连接有若干个呈均匀排布的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条形孔,第一内侧板的顶部均匀排布有若干个圆孔,圆孔与条形孔通过销件连接。
作为优选,销件包括第一t形插销和第二t形插销,第一t形插销活动穿过圆孔和条形孔,且其顶部设有插孔,第二t形插销活动穿过插孔。
作为优选,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以及第三内侧板的底部靠近沉降基体的一侧均设有倒圆角。
作为优选,沉降基体的内部设有梁箍筋。
作为优选,方管包括若干个短管,相邻两个短管通过连接件连接。
作为优选,连接件包括与其中一短管顶部焊接的第一l形片以及与另一短管顶部焊接的第二l形片,第二l形片与第一l形片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缺口梁的第一外侧板与沉降基体以及第一内侧板依次通过止水螺杆连接,第二外侧板与上墙体以及第四内侧板依次通过止水螺杆连接,第二内侧板与第一内侧板通过两个第三内侧板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提高沉降基体的结构稳固度,通过将方管嵌于沉降基体顶部的凹槽上,再将方管与矩形框架连接,进一步提高连接结构稳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矩形框架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短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销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沉降基体;2.上墙体;3.下墙体;4.平层体;5.凹槽;6.方管;7.第一内侧板;8.第一外侧板;9.止水螺杆;10.第二内侧板;11.第三内侧板;12.l形条;13.第四内侧板;14.第二外侧板;15.固定片;16.条形孔;17.圆孔;18.第一t形插销;19.第二t形插销;20.插孔;21.倒圆角;22.短管;23.第一l形片;24.第二l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缺口梁,包括沉降基体1,沉降基体1呈开口向上的匚形设置,沉降基体1的一侧顶部设有上墙体2,另一侧底部设有下墙体3,沉降基体1靠近上墙体2的外侧连接有平层体4,沉降基体1远离平层体4的内侧顶部设有凹槽5,凹槽5内嵌有方管6,方管6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内侧板7,另一侧设有第一外侧板8,第一外侧板8与沉降基体1以及第一内侧板7依次通过止水螺杆9连接,沉降基体1内部远离第一内侧板7的一侧设有第二内侧板10,第二内侧板10与第一内侧板7通过两个第三内侧板11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第二内侧板10的顶部连接有l形条12,l形条12的一侧连接有第四内侧板13,第四内侧板13与上墙体2连接。
为了方便提高连接结构稳固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墙体2远离第四内侧板13的一侧设有第二外侧板14,第二外侧板14与上墙体2以及第四内侧板13依次通过止水螺杆9连接。
为了方便安装与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方管6的一侧连接有若干个呈均匀排布的固定片15,固定片15上设有条形孔16,第一内侧板7的顶部均匀排布有若干个圆孔17,圆孔17与条形孔16通过销件连接。
为了进一步方便安装与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销件包括第一t形插销18和第二t形插销19,第一t形插销18活动穿过圆孔17和条形孔16,且其顶部设有插孔20,第二t形插销19活动穿过插孔20。
为了方便防止刮花墙体,且方便提高装配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内侧板7、第二内侧板10以及第三内侧板11的底部靠近沉降基体1的一侧均设有倒圆角21。
为了方便提高结构稳固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沉降基体1的内部设有梁箍筋。
为了方便安装与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方管6包括若干个短管22,相邻两个短管22通过连接件连接。
为了进一步方便安装与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件包括与其中一短管22顶部焊接的第一l形片23以及与另一短管22顶部焊接的第二l形片24,第二l形片24与第一l形片23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第一外侧板8与沉降基体1以及第一内侧板7依次通过止水螺杆9连接,第二外侧板14与上墙体2以及第四内侧板13依次通过止水螺杆9连接,第二内侧板10与第一内侧板7通过两个第三内侧板11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提高沉降基体1的结构稳固度,通过将方管6嵌于沉降基体1顶部的凹槽5上,再通过销件将方管6与矩形框架连接,进一步提高连接结构稳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缺口梁,包括沉降基体(1),所述沉降基体(1)呈开口向上的匚形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基体(1)的一侧顶部设有上墙体(2),另一侧底部设有下墙体(3),所述沉降基体(1)靠近上墙体(2)的外侧连接有平层体(4),所述沉降基体(1)远离平层体(4)的内侧顶部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嵌有方管(6),所述方管(6)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内侧板(7),另一侧设有第一外侧板(8),所述第一外侧板(8)与沉降基体(1)以及第一内侧板(7)依次通过止水螺杆(9)连接,所述沉降基体(1)内部远离第一内侧板(7)的一侧设有第二内侧板(10),所述第二内侧板(10)与第一内侧板(7)通过两个第三内侧板(11)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内侧板(10)的顶部连接有l形条(12),所述l形条(12)的一侧连接有第四内侧板(13),所述第四内侧板(13)与上墙体(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口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体(2)远离第四内侧板(13)的一侧设有第二外侧板(14),所述第二外侧板(14)与上墙体(2)以及第四内侧板(13)依次通过止水螺杆(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口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6)的一侧连接有若干个呈均匀排布的固定片(15),所述固定片(15)上设有条形孔(16),所述第一内侧板(7)的顶部均匀排布有若干个圆孔(17),所述圆孔(17)与条形孔(16)通过销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缺口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销件包括第一t形插销(18)和第二t形插销(19),所述第一t形插销(18)活动穿过圆孔(17)和条形孔(16),且其顶部设有插孔(20),所述第二t形插销(19)活动穿过插孔(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口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板(7)、第二内侧板(10)以及第三内侧板(11)的底部靠近沉降基体(1)的一侧均设有倒圆角(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口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基体(1)的内部设有梁箍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口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6)包括若干个短管(22),相邻两个所述短管(22)通过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缺口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其中一短管(22)顶部焊接的第一l形片(23)以及与另一短管(22)顶部焊接的第二l形片(24),所述第二l形片(24)与第一l形片(23)通过螺栓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