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5762发布日期:2021-10-24 15:1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幕墙室内侧主要通过立地的防护栏杆架体进行对幕墙室内侧的防撞防护,其与幕墙立柱不相关,防护栏杆架底部需要埋板、螺栓等固定机构,施工麻烦,并且不便于幕墙附近地面的日常清洁;另,现有技术采用的防护栏杆架存在框孔,顽皮小孩玩耍可能会来回穿越框孔,其存在安全瘾患,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5.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包括有用于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上的上横压块2和下横压块3,所述上横压块2与所述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上横夹槽20,所述下横压块3与所述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下横夹槽30,所述上横夹槽20夹有上横防撞栏杆4,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设有开口朝下用于遮住所述上横压块2外表的第一包围槽40,所述第一包围槽40的一侧壁体用于被所述上横夹槽20夹住,所述下横夹槽30夹有下横防撞栏杆5,所述下横防撞栏杆5设有开口朝下用于遮住所述下横压块3外表的第二包围槽50,所述第二包围槽50的一侧壁体用于被所述下横夹槽30夹住,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的下侧设有开口朝下的上横下夹口41,所述下横防撞栏杆5的上侧设有开口朝上的下横上夹口51,所述上横下夹口41与所述下横上夹口51之间夹持有夹胶玻璃6,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的外侧通过若干与上横防撞栏杆4一体的第一鱼骨卡式构件42向外连接有上横实木扶手7,所述下横防撞栏杆5的外侧通过若干与下横防撞栏杆5一体的第二鱼骨卡式构件52向外连接有下横实木扶手8。
6.优选的,所述下横上夹口51中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下横柔性玻璃垫9和下横柔性胶垫10,所述上横下夹口41中从上向下依次设有上横柔性玻璃定位块11和上横柔性胶垫12,所述夹胶玻璃6设置在所述下横柔性胶垫10与所述上横柔性胶垫12之间。
7.优选的,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还通过螺钉与所述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鱼骨卡式构件42与所述上横实木扶手7之间设有结构胶,所述第二鱼骨卡式构件52与所述下横实木扶手8之间设有结构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上横压块和下横压块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幕墙立柱/竖杆侧壁上的设置,便于供所述上横防撞栏杆、下横防撞栏杆卡接在对应的夹槽上,如此实施时并不需要另行设置立地杆体而影响日常的地面清洁;装配后所述上横防撞栏杆能遮住所述上横压块外表的设置、及所述下横防撞栏杆能遮住所述下横压块外表的设置,有
利于提高外表整洁性;所述上横下夹口与所述下横上夹口之间所述夹胶玻璃的设置,使得所述上横防撞栏杆与下横防撞栏杆之间不留框孔,安全性较好;所述第一鱼骨卡式构件、第二鱼骨卡式构件的设置,便于上下端分别向前安装上实木扶手,有利于提高本防撞连接结构的上下端手感。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案室内侧防护结构的侧面示图。
12.图2是本案的上横防撞栏杆示图。
13.图3是本案的下横防撞栏杆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1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包括有用于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上的上横压块2和下横压块3,所述上横压块2与所述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上横夹槽20,所述下横压块3与所述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下横夹槽30,所述上横夹槽20夹有上横防撞栏杆4,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设有开口朝下用于遮住所述上横压块2外表的第一包围槽40,所述第一包围槽40的一侧壁体用于被所述上横夹槽20夹住,所述下横夹槽30夹有下横防撞栏杆5,所述下横防撞栏杆5设有开口朝下用于遮住所述下横压块3外表的第二包围槽50,所述第二包围槽50的一侧壁体用于被所述下横夹槽30夹住,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的下侧设有开口朝下的上横下夹口41,所述下横防撞栏杆5的上侧设有开口朝上的下横上夹口51,所述上横下夹口41与所述下横上夹口51之间夹持有夹胶玻璃6,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的外侧通过若干与上横防撞栏杆4一体的第一鱼骨卡式构件42向外连接有上横实木扶手7,所述下横防撞栏杆5的外侧通过若干与下横防撞栏杆5一体的第二鱼骨卡式构件52向外连接有下横实木扶手8。
16.如上所述,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上横压块2和下横压块3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上的设置,便于供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下横防撞栏杆5卡接在对应的夹槽上,如此实施时并不需要另行设置立地杆体而影响日常的地面清洁;装配后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能遮住所述上横压块2外表的设置、及所述下横防撞栏杆5能遮住所述下横压块3外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外表整洁性;所述上横下夹口41与所述下横上夹口51之间所述夹胶玻璃6的设置,使得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与下横防撞栏杆5之间不留框孔,安全性较好;所述第一鱼骨卡式构件42、第二鱼骨卡式构件52的设置,便于上下端分别向前安装上实木扶手,以便于遮住防撞栏杆,有利于提高本防撞连接结构的上下端手感。
17.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下横上夹口51中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下横柔性玻璃垫9和下横柔性胶垫10,所述上横下夹口41中从上向下依次设有上横柔性玻璃定位块11和上横柔性胶垫12,所述夹胶玻璃6设置在所述下横柔性胶垫10与所述上横柔性胶垫12之间,如此,有利于更稳定的固定住所述夹胶玻璃6。
18.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还通过螺钉与所述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固定连接。
19.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鱼骨卡式构件42与所述上横实木扶手7之间设有结构胶,所述第二鱼骨卡式构件52与所述下横实木扶手8之间设有结构胶,使得连接更稳固。
20.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一切与本案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上的上横压块(2)和下横压块(3),所述上横压块(2)与所述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上横夹槽(20),所述下横压块(3)与所述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下横夹槽(30),所述上横夹槽(20)夹有上横防撞栏杆(4),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设有开口朝下用于遮住所述上横压块(2)外表的第一包围槽(40),所述第一包围槽(40)的一侧壁体用于被所述上横夹槽(20)夹住,所述下横夹槽(30)夹有下横防撞栏杆(5),所述下横防撞栏杆(5)设有开口朝下用于遮住所述下横压块(3)外表的第二包围槽(50),所述第二包围槽(50)的一侧壁体用于被所述下横夹槽(30)夹住,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的下侧设有开口朝下的上横下夹口(41),所述下横防撞栏杆(5)的上侧设有开口朝上的下横上夹口(51),所述上横下夹口(41)与所述下横上夹口(51)之间夹持有夹胶玻璃(6),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的外侧通过若干与上横防撞栏杆(4)一体的第一鱼骨卡式构件(42)向外连接有上横实木扶手(7),所述下横防撞栏杆(5)的外侧通过若干与下横防撞栏杆(5)一体的第二鱼骨卡式构件(52)向外连接有下横实木扶手(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上夹口(51)中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下横柔性玻璃垫(9)和下横柔性胶垫(10),所述上横下夹口(41)中从上向下依次设有上横柔性玻璃定位块(11)和上横柔性胶垫(12),所述夹胶玻璃(6)设置在所述下横柔性胶垫(10)与所述上横柔性胶垫(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防撞栏杆(4)还通过螺钉与所述幕墙立柱/竖杆(1)侧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鱼骨卡式构件(42)与所述上横实木扶手(7)之间设有结构胶,所述第二鱼骨卡式构件(52)与所述下横实木扶手(8)之间设有结构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幕墙的室内侧防护结构,其结构简单易实现,上横压块和下横压块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幕墙立柱/竖杆侧壁上的设置,便于供上横防撞栏杆、下横防撞栏杆卡接在对应的夹槽上,如此实施时并不需要另行设置立地杆体而影响日常的地面清洁;装配后上横防撞栏杆能遮住上横压块外表的设置、及下横防撞栏杆能遮住下横压块外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外表整洁性;上横下夹口与下横上夹口之间夹胶玻璃的设置,使得上横防撞栏杆与下横防撞栏杆之间不留框孔,安全性较好;第一鱼骨卡式构件、第二鱼骨卡式构件的设置,便于上下端分别向前安装上实木扶手,有利于提高本防撞连接结构的上下端手感。端手感。端手感。


技术研发人员:肖颖耀 吴涛 王钊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博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