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7266发布日期:2021-09-08 01:5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该构造为梁端竖向剪力提供了一条新的传力路径,可以有效地将竖向剪力由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传递至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提高结构安全度,尤其适用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的梁端有较大竖向剪力的情况。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使用方变更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其中就含有大量必须进行增减梁、柱构件的情况。对于新增梁构件,传统的方法是仅进行植筋处理,但由于混凝土硬化时天然存在的收缩效应,新、旧钢筋混凝土梁各自的混凝土龄期又不同步,故新、旧钢筋混凝土梁交界面处的混凝土难以实现紧密结合,在剪力的作用下有滑移开裂的风险,结构安全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与仅进行植筋处理的传统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条更为可靠的竖向剪力传递路径,尤其适用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的梁端有较大竖向剪力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由新增钢筋混凝土梁、既有钢筋混凝土梁、钢挂板、钢托板、竖肋和锚栓组成;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采用植筋连接,钢挂板通过锚栓固定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上;钢托板紧贴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的梁底面并与钢挂板焊接连接,竖肋分别与钢挂板的侧面和钢托板的底面焊接连接。
5.本实用新型要求的钢挂板为一块在面外方向呈l型弯折的u型钢板,钢挂板的l型水平段紧贴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顶面,钢挂板的l型竖向段朝向新增钢筋混凝土梁所在侧,紧贴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侧面。钢挂板水平段的面积应根据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局部受压强度来确定,防止既有钢筋混凝土梁局部压溃,钢挂板竖向段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在新、旧钢筋混凝土梁交界面处的竖向剪力。
6.本实用新型要求钢托板的面积应根据新增钢筋混凝土梁的局部受压强度来确定,防止新增钢筋混凝土梁局部压溃。
7.本实用新型要求竖肋的竖向抗剪强度应不小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在新、旧钢筋混凝土梁交界面处的竖向剪力,竖肋水平间距还应满足钢托板的受压稳定要求,竖肋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梯形。
8.本实用新型要求的锚栓可以采用锚固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上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梁周边楼板上对穿锚固的方式。
9.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优越性在于:相对于仅进行植筋处理的传统方法,该构造解决了由于新、旧钢筋混凝土梁交界面混凝土结合不紧密而带来的竖向抗剪不可靠问题。该构
造提供了一条更为可靠的竖向剪力传递路径:新增钢筋混凝土梁

钢托板

竖肋

钢挂板

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从而有效地将竖向剪力由新增混凝土梁传递至既有混凝土梁,提高结构安全度,尤其适用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的梁端有较大竖向剪力的情况。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2.图3为图1的左视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构件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1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新增钢筋混凝土梁1、既有钢筋混凝土梁2、钢挂板3、钢托板4、竖肋5和锚栓6组成;新增钢筋混凝土梁1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2采用植筋连接,钢挂板3通过锚栓6固定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2上;钢托板4紧贴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1的梁底面并与钢挂板3焊接连接,竖肋5分别与钢挂板3的侧面和钢托板4的底面焊接连接。钢挂板3为一块在面外方向呈l型弯折的u型钢板(即用u型钢板在面外方向弯折形成l型钢挂板),钢挂板3的l型水平段紧贴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2顶面,钢挂板3的l型竖向段朝向新增钢筋混凝土梁1所在侧,紧贴既有钢筋混凝土梁2侧面,钢挂板3水平段的面积应根据既有钢筋混凝土梁2的局部受压强度来确定,防止既有钢筋混凝土梁2局部压溃, 钢挂板3竖向段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1在新、旧钢筋混凝土梁交界面7处的竖向剪力。钢托板4的面积应根据新增钢筋混凝土梁1的局部受压强度来确定,防止新增钢筋混凝土梁1局部压溃。竖肋5的竖向抗剪强度应不小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1在新、旧钢筋混凝土梁交界面7处的竖向剪力,竖肋5水平间距还应满足钢托板4的受压稳定要求,竖肋5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梯形。锚栓6可以采用锚固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梁2上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梁2周边楼板8上对穿锚固的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由新增钢筋混凝土梁、既有钢筋混凝土梁、钢挂板、钢托板、竖肋和锚栓组成;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采用植筋连接,钢挂板通过锚栓固定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上;钢托板紧贴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的梁底面并与钢挂板焊接连接,竖肋分别与钢挂板的侧面和钢托板的底面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钢挂板为一块在面外方向呈l型弯折的u型钢板,钢挂板的l型水平段紧贴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顶面,钢挂板的l型竖向段朝向新增钢筋混凝土梁所在侧,紧贴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竖肋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由新增钢筋混凝土梁、既有钢筋混凝土梁、钢挂板、钢托板、竖肋和锚栓组成;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采用植筋连接,钢挂板通过锚栓固定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上;钢托板紧贴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的梁底面并与钢挂板焊接连接,竖肋分别与钢挂板的侧面和钢托板的底面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新、旧钢筋混凝土梁交界面混凝土结合不紧密而带来的竖向抗剪不可靠问题,提供了一条更为可靠的竖向剪力传递路径,从而有效地将竖向剪力由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传递至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提高了结构安全度,尤其适用于新增钢筋混凝土梁的梁端有较大竖向剪力的情况。况。况。


技术研发人员:俞健 邱剑 刘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