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3152发布日期:2021-11-10 00:5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筒体安装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适用于钢结构筒体高空组对后外侧的焊接。


背景技术:

2.对于圆筒型钢结构安装,一般通常的做法是在筒体的外侧用

50*6的扁钢与筒壁焊接,再做多个三角架,将三角架挂在扁钢上,三角架上满铺跳板来满足焊接人员进行焊接作业,焊接完成后将操作平台进行拆除。该方法在进行拆除时危险性较大,尤其是拆除最后的两个三角架,操作人员没有站立的空间,且拆除后焊在筒体外侧的扁钢无法拆除,对构件的外观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解决目前钢结构筒体安装高空焊接作业施工安全的难题。
4.本实用新型包括:操作架1、木跳板3、槽轮4、销轴5、防滑落挡块6、导向轮8。其中,槽轮4和导向轮8采用钢板加工制作;销轴采用圆钢制作;整个操作架1均采用方钢焊接制作,内侧设爬梯,操作架长度根据吊装筒节高度l1确定。槽轮4通过销轴5与操作架1连接固定;防滑落挡块6与操作架1焊接连接固定;导向轮8通过销轴5与操作架1连接固定;木跳板3与操作架1底部框架通过捆扎固定连接。
5.槽轮4和筒壁7的连接节点形式及防滑落挡块6与操作架1的焊接连接固定。
6.本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利用槽轮4与筒壁7连接节点形式,通过槽轮4的导向槽起到固定和导向的作用;通过导向轮8与筒壁7之间线接触滚动摩擦形式减小摩擦力,可实现高空移动作业;同时设置了防脱落挡块6,保证了在移动该操作平台时不发生坠落,拆除后不会对筒体结构外侧留下任何附着物,不损伤筒体构件外观。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且不损伤筒体构件外观,既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又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立面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a

a剖视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b

b剖视图。
11.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ⅰ。
12.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ⅱ。
13.图中,操作架1、焊接位置2、木踏板3、槽轮4、销轴5、防滑落装置6、筒壁7、导向轮8。
具体实施方式
14.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实用新型包括:操作架1、木踏板3、槽轮4、销轴5、防滑落装置6、导向滑轮8。其中,槽轮4和导向轮8采用钢板加工制作;销轴采用圆钢制作;整个操作架1均采用方钢焊接制作,内侧设爬梯,操作架长度根据吊装筒节高度l1确定。槽轮4通过销轴5与操作架1连接固定;防滑落挡块6与操作架1焊接连接固定;导向轮8通过销轴5与操作架1连接固定;木跳板3与操作架1底部框架通过捆扎连接固定,做为施工平台,条板距焊接位置2高度为1500


16.该作业平台装置在使用时,利用槽轮4与筒壁7连接节点形式,通过槽轮4的导向槽起到固定和导向的作用;通过导向轮8与筒壁7之间线接触滚动摩擦形式减小摩擦力,可实现高空移动作业;同时设置了防脱落挡块6,保证了在移动该操作平台时不发生坠落。使用完成后可用吊车将该装置吊下。从而达到了高空移动安全作业,不损伤筒体构件外观的目的。
17.采用一种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进行钢结构筒体组对时外部焊缝的焊接。该操作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既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又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施工成本,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架(1)、木跳板(3)、槽轮(4)、销轴(5)、防滑落挡块(6)、导向轮(8);槽轮(4)通过销轴(5)与操作架(1)连接固定;防滑落挡块(6)与操作架(1)焊接连接固定;导向轮(8)通过销轴(5)与操作架(1)连接固定;木跳板(3)与操作架(1)底部框架通过捆扎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槽轮(4)与筒壁(7)连接节点形式,通过槽轮的导向槽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轮(8)与筒壁(7)之间线接触。

技术总结
一种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属于钢结构筒体安装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操作架、木踏板、槽轮、销轴、防滑落挡块、导向滑轮;槽轮(4)通过销轴(5)与操作架(1)连接固定;防滑落挡块(6)与操作架(1)焊接连接固定;导向轮(8)通过销轴(5)与操作架(1)连接固定;木跳板(3)与操作架(1)底部框架通过捆扎连接固定。优点在于,该移动式钢结构筒体高空焊接操作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且不损伤筒体构件外观,既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又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效益显著。效益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阮新伟 荆奎 王余 刘旭 郭鹏程 郑志坤 武文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