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71305发布日期:2021-10-24 10:0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保温墙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


背景技术:

2.在现代建筑中,墙体的保温性能会直接影响建筑的舒适性。保温性越高,建筑的抗寒能力越强。
3.目前为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采取的办法通常是在墙体内填充大量的保温材料,由于保温材料密度通常大于混凝土的密度,因此填充有保温材料的墙体质量要显著重于原有的墙体。在墙体的质量增加时,墙体整体的抗震性能也随之下降,降低了建筑的安全性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的缺陷在于:目前市场上带有保温层的墙体的质量较大,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降低了墙体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能够有效将地增强保温复合墙体的水平抗剪能力,从而提高复合墙体的抗震能力。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包括:墙板,所述墙板上设置有减震架,所述减震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墙板顶部且与多块所述墙板相连接的方框;以及水平交叉固定在所述方框内侧壁上的抗剪梁,其中,多块所述墙板之间连接有加固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叉的抗剪梁能够有效抵抗水平方向的剪切力,从而对与方框相连的墙板起到抗剪效果,提高了墙板的抗震效果。
9.优选的,所述加固件包括:连接在多块所述墙板之间的连接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块顶部外缘的连接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能够将多块墙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进一步提高了墙板的抗震能力。
11.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的凸块;以及开设在所述墙板上开与所述凸块相适配的凹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凸块与凹槽相配合时,能够有效将连接块与两侧的墙板固定。
13.优选的,所述凹槽为燕尾槽,所述凸块为与所述燕尾槽相适配的燕尾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与燕尾块的配合能够更有效的限制墙板与连接块的相对运动,从而对连接块与墙体起到有效固定,增强墙体的抗震能力。
15.优选的,所述墙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保温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能够对提高墙板的保温效果,从而减少建筑内部热量的散失,提高建筑的舒适性。
17.优选的,所述墙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墙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抗剪梁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能够对抗剪梁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减震架整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抗压能力。
19.优选的,所述抗剪梁上设置有加强筋。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抗剪梁的结构稳定性,对抗剪梁起到了保护作用,有效延长了抗剪梁的使用寿命。
21.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弧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加强筋能够有效增强加强筋的水平承压能力。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减震架上的抗剪梁能够有效减少墙板所受到的水平剪切力,同时,通过支撑杆增加了减震架对竖直方向上压力的承受能力,从而提高了墙板的整体抗震能力;
25.2.通过连接块上燕尾块与墙板上燕尾槽的配合,使连接块在非竖直方向上将墙板固定,在将方框安装在墙板顶部后,使墙板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也被限制,从而将各个墙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了墙体的抗震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温复合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保温复合墙体爆炸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墙板;11、凹槽;12、保温层;21、方框;22、抗剪梁;23、加强筋;24、支撑杆;3、连接块;31、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
31.参照图1,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包括有墙板1,在墙板1内开设有空腔,在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层12,保温层12材料为无机保温砂浆。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墙板1的数量为四块,四块墙板1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且四块墙板1合围成一个外缘形状为矩形的空间,在墙板1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空间被用作建筑内的房间。
32.同时,在四块墙板1的顶部安装有减震架,具体地,减震架包括有方框21以及抗剪梁22,在墙板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减震架外侧包裹有混凝土,使减震架埋设在墙板的顶部墙体内,从而减少减震架的占用空间。
33.其中,方框21安装在四块墙板1的顶部,且方框21的大小与墙板1相适配,同时,在方框21的内侧壁上水平交叉固定有抗剪梁22,通过上述方式安装的抗剪梁22对墙板1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剪切力具有一定的抵抗效果,从而达到抗震的作用。
34.此外,为提高抗剪梁22的结构稳定性,在抗剪梁22上安装有加强筋23,其中,加强筋23的形状为弧形,在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时,弧形的加强筋23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35.为提高减震架竖直方向上的承载力,在墙板1上安装有支撑杆24,具体地,支撑杆2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墙板1以及抗剪梁22上,且支撑杆24、抗剪梁22以及墙板1之间形成一
个三角结构,从而有效提高了减震架抵抗竖直方向上压力的能力。
36.参照图2,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各块墙板1之间的连接,提高墙板1的抗震能力,在本实施例中,在墙板1相邻两墙板1间安装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位于方框21的下方。在连接块3的外缘固定有连接件,具体地,在连接块3的外缘向外延伸有燕尾块,在墙板1上竖直开设有与燕尾块相适配的燕尾槽,通过燕尾块与燕尾槽之间的配合使相邻的墙板1连接在一起。同时,连接块3与连接块3上的燕尾槽以及燕尾块一体成型。
37.由于燕尾槽又能够有效限制连接块3非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从而通过燕尾槽以及方框21能够将各个墙板1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
38.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的实施原理为:
39.当减震架受到竖直方向上的压力时,抗剪梁22向下挤压支撑杆24,支撑杆24将部分压力传递至墙板1上,提高了减震架的结构稳定性。
40.当墙板1受到水平方向的剪切力时,抗剪梁22通过交叉的结构将部分剪切力抵消,从而对墙板1起到减震的作用。
41.当墙板1受到震动时,方框21限制了墙板1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趋势,同时,燕尾槽与燕尾块限制了墙板1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趋势,从而对墙板1起到减震的作用。
42.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做出的解释,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包括: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上设置有减震架,所述减震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墙板(1)顶部且与多块所述墙板(1)相连接的方框(21);以及水平交叉固定在所述方框(21)内侧壁上的抗剪梁(22),其中,多块所述墙板(1)之间连接有加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包括:连接在多块所述墙板(1)之间的连接块(3);设置在所述连接块(3)顶部外缘的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块(3)上的凸块(31);以及开设在所述墙板(1)上开与所述凸块(31)相适配的凹槽(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为燕尾槽,所述凸块(31)为与所述燕尾槽相适配的燕尾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保温层(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上设置有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远离所述墙板(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抗剪梁(22)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梁(22)上设置有加强筋(2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3)的形状为弧形。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属于保温墙体技术领域,其包括:墙板,所述墙板上设置有减震架,所述减震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墙板顶部且与多块所述墙板相连接的方框;以及交叉固定在所述方框内侧壁上的抗剪梁,其中,多块所述墙板之间连接有加固件。本申请提供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能够有效将地增强保温复合墙体的水平抗剪能力,从而提高复合墙体的抗震能力。力。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雅 何杰华 黄志远 谢晓凡 黄正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方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