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单元构造结构

文档序号:27144013发布日期:2021-10-30 01:1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单元构造结构

1.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模块单元构造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环保、施工周期短、经济等优势,随着装配程度不断提高,模块化建筑应运而生,模块化建筑作为新兴的建筑形式,可以提高建设效率,降低成本,而且由于加工生产全部在工厂内完成,可以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容易标准化,重复利用率高,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给出盒子结构的模块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模块单元构造结构,该结构为盒子结构,且能够实现模块化安装。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包括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第三角柱及第四角柱,其中,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第三角柱及第四角柱呈矩形分布,且第一角柱与第二角柱之间以及第三角柱与第四角柱之间均设置有若干端梁,第一角柱与第四角柱之间以及第二角柱与第三角柱之间设置有若干侧梁;
5.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端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墙,第二角柱、第三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侧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墙;第三角柱、第四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端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三填充墙;第一角柱、第四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侧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四填充墙。
6.第一角柱的侧面、第二角柱的侧面、第三角柱的侧面及第四角柱的侧面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
7.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第三角柱及第四角柱均为方钢管。
8.侧梁为c型钢。
9.端梁为c型钢。
10.第四角柱与端梁及侧梁之间均相焊接。
11.第三角柱与端梁及侧梁之间均相焊接。
12.第二角柱与端梁及侧梁之间均相焊接。
13.第一角柱与端梁及侧梁之间相焊接。
14.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在具体操作时,采用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第三角柱、第四角柱、侧梁及端梁围成框架结构,同时在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端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墙,第二角柱、第三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侧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墙;第三角柱、第四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端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三填充墙;第一角柱、第四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侧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四填充墙,以形成盒子结构,在安装时,只需将盒子结构叠加在一起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即可,以实现模块化安
装,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图;
17.图2为本发明中螺栓孔的位置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为第一角柱、2为第二角柱、3为第三角柱、4为第四角柱、5为端梁、6为侧梁。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发明公开的概念。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22.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发明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包括第一角柱1、第二角柱2、第三角柱3及第四角柱4,其中,第一角柱1、第二角柱2、第三角柱3及第四角柱4呈矩形分布,且第一角柱1与第二角柱2之间以及第三角柱3与第四角柱4之间均设置有若干端梁5,第一角柱1与第四角柱4之间以及第二角柱2与第三角柱3之间设置有若干侧梁6。
23.其中,第一角柱1的侧面、第二角柱2的侧面、第三角柱3的侧面及第四角柱4的侧面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
24.第一角柱1与端梁5之间、第二角柱2与端梁5之间、第三角柱3与端梁5之间以及第四角柱4与端梁5之间均相焊接;第一角柱1与侧梁6之间、第二角柱2与侧梁6之间、第三角柱3与侧梁6之间以及第四角柱4与侧梁6之间均相焊接
25.所述第一角柱1、第二角柱2、第三角柱3及第四角柱4均为方钢管,侧梁6为c型钢,端梁5为c型钢。
26.第一角柱1、第二角柱2以及两者之间的端梁5围成的空间填充有第一填充墙,第二角柱2、第三角柱3以及两者之间的侧梁6围成的空间填充有第二填充墙;第三角柱3、第四角柱4以及两者之间的端梁5围成的空间填充有第三填充墙;第一角柱1、第四角柱4以及两者之间的侧梁6围成的空间填充有第四填充墙。
27.在施工时,先在工厂完成所有构件的连接、围护结构、管线、强弱电及家具等工作,运输至现场完成拼接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角柱(1)、第二角柱(2)、第三角柱(3)及第四角柱(4),其中,第一角柱(1)、第二角柱(2)、第三角柱(3)及第四角柱(4)呈矩形分布,且第一角柱(1)与第二角柱(2)之间以及第三角柱(3)与第四角柱(4)之间均设置有若干端梁(5,第一角柱(1)与第四角柱(4)之间以及第二角柱(2)与第三角柱(3)之间设置有若干侧梁(6);第一角柱(1)、第二角柱(2)以及两者之间的端梁(5)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墙,第二角柱(2)、第三角柱(3)以及两者之间的侧梁(6)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墙;第三角柱(3)、第四角柱(4)以及两者之间的端梁(5)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三填充墙;第一角柱(1)、第四角柱(4)以及两者之间的侧梁(6)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四填充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角柱(1)的侧面、第二角柱(2)的侧面、第三角柱(3)的侧面及第四角柱(4)的侧面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柱(1)、第二角柱(2)、第三角柱(3)及第四角柱(4)均为方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侧梁(6)为c型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端梁(5)为c型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第四角柱(4)与端梁(5)及侧梁(6)之间均相焊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角柱(3)与端梁(5)及侧梁(6)之间均相焊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角柱(2)与端梁(5)及侧梁(6)之间均相焊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单元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角柱(1)与端梁(5)及侧梁(6)之间相焊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单元构造结构,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第三角柱及第四角柱呈矩形分布,且第一角柱与第二角柱之间以及第三角柱与第四角柱之间均设置有若干端梁,第一角柱与第四角柱之间以及第二角柱与第三角柱之间设置有若干侧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端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墙,第二角柱、第三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侧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墙;第三角柱、第四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端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三填充墙;第一角柱、第四角柱以及两者之间的侧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四填充墙,该结构为盒子结构,且能够实现模块化安装。且能够实现模块化安装。且能够实现模块化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郝际平 李卡特 樊春雷 李露 杜智洋 刘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