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连动伸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7217发布日期:2023-05-05 15:0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步连动伸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可移动建筑,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步连动伸缩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态旅游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转向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甚至偏向人类活动痕迹较少的野外自然环境。为了配合人们日益增长的品质旅游需求,现有技术中涌现了许多可拆装的房屋。

2、其中一种房屋主要采用工厂预制的围护结构、屋顶、框架等,常采用三通、四通等连接件来连接梁和柱等,该结构凭借摩擦力来将各梁或柱拉结在一起,如果连接过松,则容易脱落和晃动,如果连接过紧,则不易拆装。

3、另外一种是重量较小、携带方便的帐篷式房屋,但帐篷强度和稳定性不高,无法在风雨、风雪等恶劣的环境下进行使用,特别是在较为寒冷或者炎热的天气,人们无法居住。

4、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临时建筑,搭建步骤为:搭建钢架结构,在钢架结构上铺设板材或布匹,以及将板材或布匹与钢架结构用连接件相互连接。此种大型临时建筑搭建或拆除存在的问题是,大型临时建筑的搭建和拆除工作量大、耗时长、人工成本高。

5、在人们不断提高的品质生活需求下,迫切地需要出现一种可临时搭建的居住建筑,即可满足拆装方便的需求,又可以达到携带方便的目的,还要兼顾生态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折叠以便运输和携带的、结构稳固的、通用性强的户外组装建筑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顶棚单元、栏杆单元、底板单元和连接装置。

3、顶棚单元包括中心柱和连接在中心柱上的梁架装置。梁架装置包括与中心柱连接的上支撑梁、下支撑梁和伸缩梁;上支撑梁一端铰接于中心柱,上支撑梁另一端与下支撑梁一端铰接,下支撑梁另一端铰接于中心柱;伸缩梁设置于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伸缩梁一端与下支撑梁铰接,伸缩梁另一端铰接于中心柱。

4、栏杆单元包括伸展栏杆和若干组串联的伸缩柱。伸缩柱一端与上支撑梁铰接,伸缩柱另一端与伸展栏杆一端铰接。

5、底板单元包括固定底板和伸展底板。伸展底板一端与伸展栏杆另一端铰接,伸展底板另一端与固定底板铰接。

6、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第一连杆机构设置于下支撑梁和伸缩柱之间,第二连杆机构设置于伸缩柱、伸展栏杆和伸展底板之间,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均设置于伸展底板和固定底板之间。

7、优选地,上支撑梁包括第一上支撑梁和第二上支撑梁,第一上支撑梁与第二上支撑梁铰接,第二上支撑梁分别与第一上支撑梁和中心柱10铰接。

8、下支撑梁包括依次套接的第一下支撑梁、第二下支撑梁和第三下支撑梁,第一下支撑梁、第二下支撑梁和第三下支撑梁彼此之间可在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第一下支撑梁与第一上支撑梁铰接。

9、伸缩梁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伸缩梁、第二伸缩梁、第三伸缩梁、第四伸缩梁和第五伸缩梁,第一伸缩梁的前端铰接在第一下支撑梁后端上部,第二伸缩梁和第三伸缩梁的相互铰接处连接在第二下支撑梁后端上部,第五伸缩梁后端铰接于中心柱。

10、优选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滑块、第一关节连杆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上支撑梁,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下支撑梁;

11、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二上连杆、第二关节连杆、第二下连杆和第二辅助连杆;第二辅助连杆分别与第二上连杆和伸展栏杆铰接;第二关节连杆中间铰接于伸展栏杆,两端分别与第二上连杆和第二下连杆铰接。

12、第三连杆机构包括第三上连杆和第三下连杆;第三上连杆分别与伸展底板和第三下连杆铰接,第三下连杆铰接于固定底板。

13、第四连杆机构包括第四上连杆和第四下连杆;第四上连杆分别与伸展底板和第四下连杆铰接,第四下连杆铰接于固定底板,第二下连杆铰接于第四上连杆和第四下连杆的铰接处。

14、优选地,伸缩柱包括第一柱杆、第二柱杆和第三柱杆;第一柱杆一端铰接于第二辅助连杆与第二上连杆的铰接处,另一端与第三柱杆铰接;第二柱杆分别与第三柱杆和第二辅助连杆铰接。

15、优选地,伸缩机构分别与第三连杆机构和固定底板连接。

16、优选地,固定底板中间设有下沉底板,下沉底板在固定底板的中间形成凹陷。

17、优选地,伸展底板两侧分别连接左补充梁和右补充梁,左补充梁与伸展底板左侧铰接并可沿铰接处向内折叠,右补充梁与伸展底板右侧铰接并可沿铰接处向内折叠。

18、优选地,第一上支撑梁沿长度方向设有下部开口的第一中空轨道,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中空轨道中;第一下支撑梁沿长度方向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滑槽,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二滑槽上。

19、优选地,中心柱10从上至下设有上固定架、中间环架和下固定架,使第二上支撑梁通过上固定架连接在中心柱上、第五伸缩梁通过中间环架连接在中心柱上、第三下支撑梁通过下固定架连接在中心柱上。

20、优选地,伸缩机构为液压缸。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同步连动伸缩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22、1、通过可折叠的底板、栏杆和顶棚的结构联动设计及多样的组合,实现了可自动折叠、展开的建筑结构。

23、2、框架结构组合,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中空部分可根据需要填充不同材质以实现不同效果(保温、隔音、散热性强等等)。

24、3、使用液压缸实现组合结构的展开/折叠控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自动控制。

25、4、结构设计精巧、组合部件之间结构配合紧密而无干涉,展开/折叠动作灵活无阻碍。

26、5、适用范围广,底部形状及搭配的伸展机构数量可调整,如适用于蒙古包的八边形、适用于普通房屋的四边形等等。

27、6、折叠后具有较小的体积,运输较为方便,为搭建临时建筑提供了便利条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顶棚单元(1)、栏杆单元(2)、底板单元(3)和连接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梁(11)包括第一上支撑梁(1101)和第二上支撑梁(1102),第一上支撑梁(1101)与第二上支撑梁(1102)铰接,第二上支撑梁(1102)分别与第一上支撑梁(1101)和中心柱(1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机构(41)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滑块(4101)、第一关节连杆(4102)和第二滑块(4103),第一滑块(4101)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上支撑梁(1101),第二滑块(4103)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下支撑梁(1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包括第一柱杆、第二柱杆和第三柱杆;第一柱杆一端铰接于第二辅助连杆(4204)与第二上连杆(4201)的铰接处,另一端与第三柱杆铰接;第二柱杆分别与第三柱杆和第二辅助连杆(4204)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杆机构(42)替换为轮齿传动机构,轮齿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伸展栏杆(21)一侧的蜗轮丝杆传动部(45)、设置于伸展底板(32)一侧的齿轮齿条传动部(47),以及使蜗轮丝杆传动部(45)和齿轮齿条传动部(47)联动的齿轮传动部(46),齿轮齿条传动部(47)由第四连杆机构44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底板(31)中间设有下沉底板(6),下沉底板(6)在固定底板(31)的中间形成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伸展底板(32)两侧分别连接左补充梁和右补充梁,左补充梁与伸展底板(32)左侧铰接并可沿铰接处向内折叠,右补充梁与伸展底板(32)右侧铰接并可沿铰接处向内折叠。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支撑梁(1101)沿长度方向设有下部开口的第一中空轨道,第一滑块(4101)设置于第一中空轨道中;第一下支撑梁(1201)沿长度方向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滑槽,第二滑块(4103)设置于第二滑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柱(10)从上至下设有上固定架(1001)、中间环架(1002)和下固定架(1003),使第二上支撑梁(1102)通过上固定架(1001)连接在中心柱(10)上、第五伸缩梁(1305)通过中间环架(1002)连接在中心柱(10)上、第三下支撑梁(1203)通过下固定架(1003)连接在中心柱(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伸缩机构为液压缸(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可折叠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步连动伸缩结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顶棚单元、栏杆单元、底板单元和连接装置。顶棚单元包括中心柱和连接在中心柱上的梁架装置。梁架装置包括与中心柱连接的上支撑梁、下支撑梁和伸缩梁;栏杆单元包括伸展栏杆和若干组串联的伸缩柱。底板单元包括固定底板和伸展底板。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可折叠的底板、栏杆和顶棚的结构联动设计及多样的组合,实现了可自动折叠、展开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组合,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折叠后具有较小的体积,运输较为方便,为搭建临时建筑提供了便利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尹国英,黄树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国盛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