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2255发布日期:2021-11-10 01:5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在建筑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公知的,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一些商业办公楼和居民住宅楼开始由多层向高层、甚至超高层发展,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尤其适合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需求;而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其扬尘污染的防护工作目前缺乏较好的方式和措施,因此我们亟需一种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能够防止扬尘污染的升降脚手架;且由于炎热天气在高层施工时,由于施工现场天气条件恶劣,容易发生施工人员中暑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能够有效对高层建筑的扬尘污染进行防治工作,还能在炎热天气改善施工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若干个竖龙骨和将竖龙骨进行连接的主框架三角架,所述前后竖龙骨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吊点桁架、下吊点桁架和水平桁架,所述竖龙骨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走道板,所述竖龙骨与墙体连接的侧壁面上分别设置有附着导向系统和动力提升系统,所述竖龙骨上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内壁面上分别固定有水箱和出水管,所述水箱和出水管之间通过设置连接管连通,所述水箱上连接有电源和水泵,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所述出水管的上部设置有风筒,风筒内设置有风扇。
6.所述竖龙骨和主框架三角架之间均通过设置螺孔和螺栓可拆卸连接。
7.所述上吊点桁架、下吊点桁架和水平桁架均与竖龙骨可拆卸连接。
8.所述走道板为长方型钢板,走道板的宽度与竖龙骨相适配,走道板呈上下平行结构设置,走道板通过设置螺栓和连接板与竖龙骨进行固定。
9.所述防护网固定在竖龙骨上部的外侧,且防护网的高度大于竖龙骨的高度。
10.所述防护网内侧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长方型的水箱,水箱的顶部面上通过设置开口与连接管相连通,连接管的顶部与出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
11.所述出水管为圆管形结构,出水管固定设置在防护网的内壁面上,出水管的侧壁面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上都螺纹连接有一个喷淋头。
12.所述出水管的上部等距分布有若干个风筒,风筒为喇叭型结构,风筒的后端与防护网的内壁面转动连接,每个风筒的内部均设置有风扇,风扇与电源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箱蓄满水之后,在待建层施工的过程中,如需进行扬尘污染
的防治,打开电源,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连接管到达出水管,进一步经出水管上的等距分布的若干个喷淋头进行喷洒,进而实现施工时扬尘污染的防治工作,有效减少扬尘污染;当天气比较炎热时,可通过电源打开风扇进行吹风,风扇外部的风筒设置成喇叭型便于将风扩散,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风筒与防护网转动连接,还可通过调节风筒的角度进行使用,增加便利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网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8.1、防护网;2、待建层;3、附着导向系统;4、竖龙骨;5、主框架三角架;6、动力提升系统;7、上吊点桁架;8、下吊点桁架;9、走道板;10、水平桁架;11、风筒;12、风扇;13、出水管;14、喷淋头;15、连接管;16、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20.参见图1至图2所述的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若干个竖龙骨4和将竖龙骨4进行连接的主框架三角架5,所述前后竖龙骨4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吊点桁架7、下吊点桁架8和水平桁架10,所述竖龙骨4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走道板9,所述竖龙骨4与墙体连接的侧壁面上分别设置有附着导向系统3和动力提升系统6,所述竖龙骨4上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1,所述防护网1的内壁面上分别固定有水箱16和出水管13,所述水箱16和出水管13之间通过设置连接管15连通,所述水箱16上连接有电源和水泵,所述出水管13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14;所述出水管13的上部设置有风筒11,风筒11内设置有风扇12。
21.所述竖龙骨4和主框架三角架5之间均通过设置螺孔和螺栓可拆卸连接。
22.所述上吊点桁架7、下吊点桁架8和水平桁架10均与竖龙骨4可拆卸连接。
23.所述走道板9为长方型钢板,走道板9的宽度与竖龙骨4相适配,走道板9呈上下平行结构设置,走道板9通过设置螺栓和连接板与竖龙骨4进行固定。
24.所述防护网1固定在竖龙骨4上部的外侧,且防护网1的高度大于竖龙骨4的高度。
25.所述防护网1内侧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长方型的水箱16,水箱16的顶部面上通过设置开口与连接管15相连通,连接管15的顶部与出水管13的底部固定连接。
26.所述出水管13为圆管形结构,出水管13固定设置在防护网1的内壁面上,出水管13的侧壁面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上都螺纹连接有一个喷淋头14。
27.所述出水管13的上部等距分布有若干个风筒11,风筒11为喇叭型结构,风筒11的后端与防护网1的内壁面转动连接,每个风筒11的内部均设置有风扇12,风扇12与电源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9.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通过将竖龙骨4、主框架三角架5、上吊点桁架7、下吊点桁架8和水平桁架10进行搭接,然后分别安装防护网1、附着导向系统3和动力提升系统6,将水箱16蓄满水,在待建层2施工的过程中,如需进行扬尘污染的防治,打开电源,通过水泵将
水箱16内的水通过连接管15到达出水管13,进一步经出水管13上的等距分布的若干个喷淋头14进行喷洒,进而实现施工时扬尘污染的防治工作;当天气比较炎热时,可通过电源打开风扇12进行吹风,风扇12外部的风筒11设置成喇叭型便于将风扩散,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风筒11与防护网1转动连接,还可通过调节风筒11的角度进行使用,增加便利性。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竖龙骨(4)和将竖龙骨(4)进行连接的主框架三角架(5),所述前后竖龙骨(4)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吊点桁架(7)、下吊点桁架(8)和水平桁架(10),所述竖龙骨(4)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走道板(9),所述竖龙骨(4)与墙体连接的侧壁面上分别设置有附着导向系统(3)和动力提升系统(6),所述竖龙骨(4)上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1),所述防护网(1)的内壁面上分别固定有水箱(16)和出水管(13),所述水箱(16)和出水管(13)之间通过设置连接管(15)连通,所述水箱(16)上连接有电源和水泵,所述出水管(13)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14);所述出水管(13)的上部设置有风筒(11),风筒(11)内设置有风扇(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龙骨(4)和主框架三角架(5)之间均通过设置螺孔和螺栓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吊点桁架(7)、下吊点桁架(8)和水平桁架(10)均与竖龙骨(4)可拆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板(9)为长方型钢板,走道板(9)的宽度与竖龙骨(4)相适配,走道板(9)呈上下平行结构设置,走道板(9)通过设置螺栓和连接板与竖龙骨(4)进行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固定在竖龙骨(4)上部的外侧,且防护网(1)的高度大于竖龙骨(4)的高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内侧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长方型的水箱(16),水箱(16)的顶部面上通过设置开口与连接管(15)相连通,连接管(15)的顶部与出水管(13)的底部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3)为圆管形结构,出水管(13)固定设置在防护网(1)的内壁面上,出水管(13)的侧壁面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上都螺纹连接有一个喷淋头(14)。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3)的上部等距分布有若干个风筒(11),风筒(11)为喇叭型结构,风筒(11)的后端与防护网(1)的内壁面转动连接,每个风筒(11)的内部均设置有风扇(12),风扇(12)与电源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扬尘污染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若干个竖龙骨和将竖龙骨进行连接的主框架三角架,所述前后竖龙骨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吊点桁架、下吊点桁架和水平桁架,所述竖龙骨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走道板,所述竖龙骨与墙体连接的侧壁面上分别设置有附着导向系统和动力提升系统,所述竖龙骨上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内壁面上分别固定有水箱和出水管,所述水箱和出水管之间通过设置连接管连通,水箱上连接有电源和水泵,出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所述出水管的上部设置有风筒,风筒内设置有风扇;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能够有效对高层建筑的扬尘污染进行防治工作,还能在炎热天气改善施工环境。天气改善施工环境。天气改善施工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罗洪 高军 郑掌龙 陈克峰 张建东 曹昌淦 张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晶海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2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