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

文档序号:27070818发布日期:2021-10-24 09:5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抗震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近年来,国家对于建筑的抗震效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3.目前很多建筑都缺少抗震结构,或者抗震效果较差,在承受较大等级的地震时支撑机构容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同时现有的建筑工程中的支撑构件缺少有效的防护,容易出现断裂或者坠物的现象,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建筑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很多建筑都缺少抗震结构,或者抗震效果较差,在承受较大等级的地震时支撑机构容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同时现有的建筑工程中的支撑构件缺少有效的防护,容易出现断裂或者坠物的现象,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建筑的使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中部开设有建筑槽,所述建筑槽内壁的底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套设有加固筒,所述加固筒的底部与地基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固筒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加固筒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且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和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柱,两个所述减震弹簧柱的底部分别与地基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两侧的中部均铰接有防护板,所述建筑槽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网框,所述网框的内部填充有若干塑胶球。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网框和加固筒均为一体式制成。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网框顶部的一边角固定连通有入料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均缠绕连接有钢丝绳,所述支撑柱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挂环,两个所述挂环分别与两个钢丝绳的一端相互匹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网框中部通槽的尺寸与支撑柱的尺寸
相互匹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设置建筑槽、网框、加固筒、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减震弹簧柱,建筑槽内设支撑柱,网框包裹住支撑柱,且网框的内部填充有若干塑胶球,在内壁挤压的情况下,塑胶球对支撑柱的底部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同时配合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减震弹簧柱,在支撑柱受外力时,有效的进行减震缓冲,提高了减震的效果,减少了危险事故的发生;设置安装槽、加强筋、防护板、钢丝绳和挂环,支撑柱内部的加强筋增大了支撑柱的强度,防止断裂的现象,同时使用时将两侧铰接的防护板拉起,通过钢丝绳和挂环将防护板进行限位,防止坠物造成伤害,提高了使用的安全防护性,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框的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内部结构图。
16.图中:1、地基;2、建筑槽;3、支撑柱;4、固定块;5、网框;6、加固筒;7、第一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9、减震弹簧柱;10、防护板;11、钢丝绳;12、挂环;13、塑胶球;14、入料管;15、安装槽;1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包括地基1,地基1的中部开设有建筑槽2,建筑槽2内壁的底端通过固定块4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中部套设有加固筒6,加固筒6的底部与地基1的顶端固定连接,加固筒6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7,加固筒6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8,且第一支撑架7的底部和第二支撑架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柱9,两个减震弹簧柱9的底部分别与地基1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撑柱3两侧的中部均铰接有防护板10,建筑槽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网框5,网框5的内部填充有若干塑胶球13。
19.优选的,支撑柱3、网框5和加固筒6均为一体式制成,支撑柱3、网框5和加固筒6均为一体式便于抗震结构的安装使用。
20.优选的,网框5顶部的一边角固定连通有入料管14,设置入料管14用于向网框5内部添加填充物。
21.优选的,支撑柱3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强筋16,设置安装槽15和加强筋16增大支撑柱3的强度。
22.优选的,两个防护板10的一侧均缠绕连接有钢丝绳11,支撑柱3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挂环12,两个挂环12分别与两个钢丝绳11的一端相互匹配,设置钢丝绳11和挂环12便于将两个防护板10支撑起来对两侧进行防护,防止建筑中坠落物品造成伤害。
23.优选的,网框5中部通槽的尺寸与支撑柱3的尺寸相互匹配,设置网框5便于将支撑柱3套在中部,起到加固作用。
24.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建筑槽2内设支撑柱3,网框5包裹住支撑柱3,且网框5的内部填充有若干塑胶球13,在内壁挤压的情况下,塑胶球13对支撑柱3的底部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同时配合两侧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的减震弹簧柱9,在支撑柱3受外力时,有效的进行减震缓冲,提高了减震的效果,减少了危险事故的发生,支撑柱3内部的加强筋16增大了支撑柱3的强度,防止断裂的现象,同时使用之前将两侧铰接的防护板10拉起,通过钢丝绳11和挂环12将防护板10进行限位,防止支撑部件的上方坠物对底部造成伤害,提高了使用的安全防护性,方便使用。
2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中部开设有建筑槽(2),所述建筑槽(2)内壁的底端通过固定块(4)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中部套设有加固筒(6),所述加固筒(6)的底部与地基(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固筒(6)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7),所述加固筒(6)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8),且所述第一支撑架(7)的底部和第二支撑架(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柱(9),两个所述减震弹簧柱(9)的底部分别与地基(1)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两侧的中部均铰接有防护板(10),所述建筑槽(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网框(5),所述网框(5)的内部填充有若干塑胶球(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网框(5)和加固筒(6)均为一体式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5)顶部的一边角固定连通有入料管(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强筋(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板(10)的一侧均缠绕连接有钢丝绳(11),所述支撑柱(3)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挂环(12),两个所述挂环(12)分别与两个钢丝绳(11)的一端相互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5)中部通槽的尺寸与支撑柱(3)的尺寸相互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包括地基,地基的中部开设有建筑槽,建筑槽内壁的底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中部套设有加固筒,加固筒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加固筒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的底部和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柱,支撑柱两侧的中部均铰接有防护板,建筑槽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网框,网框的内部填充有若干塑胶球,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抗震结构,设置建筑槽、网框、加固筒、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减震弹簧柱,提高了减震的效果,减少了危险事故的发生;设置安装槽、加强筋、防护板、钢丝绳和挂环,提高了使用的安全防护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防护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防护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2.06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