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3568发布日期:2021-11-15 22:3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改进技术,尤其是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


背景技术:

2.叠合梁是分两次浇捣混凝土的梁,第一次在预制场做成预制梁;第二次在施工现场进行,当预制梁吊装安放完成后,再浇捣上部的混凝土使其连成整体。叠合梁按受力性能又可为“一阶段受力叠合梁”和“二阶段受力叠合梁”两类。
3.叠合梁按受力性能又可分为“一阶段受力叠合梁”和“二阶段受力叠合梁”二类。前者是指施工阶段在预制梁下设有可靠支撑,能保证施工阶段作用的荷载不使预制梁受力而全部传给支撑,待叠合层后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拆除支撑,而由整个截面来承受全部荷载;后者则是指施工阶段在简支的预制梁下不设支撑,施工阶段作用的全部荷载完全由预制梁承担。
4.现有叠合梁构件混凝土结构成型存在瑕疵,预浇筑过程中套筒灌注通道不规范,排气通道不畅,使得在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两者之间的结合面上存在薄弱环节,限制了产品的性能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包括柱体、预应力钢筋和吊钩;柱体内纵向设置一组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上端伸出柱体顶面,而且柱体顶面固定吊钩;柱体底段外壁上设置套筒出浆和套筒灌浆孔,同时,由柱体内部设置有由底面到柱体至少一侧外壁上连通的排气孔。
7.尤其是,柱体顶面为粗造面。
8.尤其是,柱体底段外壁纵向开连接槽。预应力钢筋底端在柱体底部内折弯并在连接槽内部露出。套筒出浆孔和套筒灌浆孔位于连接槽两端。
9.尤其是,柱体至少一侧外壁上有斜撑接孔。
10.尤其是,柱体内纵、横向均匀分布有柱横筋和柱纵筋。
11.尤其是,柱体底面中部凹入有锥斗形底槽。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减轻装配重量,不仅免模施工,还可免支撑,可以降低工程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同时方便运输,更便于吊装。结构的整体性也相对较好,减小现浇柱钢筋绑扎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部钢筋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吊钩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包括:
[0020]1‑
柱体、2

预应力钢筋、3

套筒出浆孔、4

套筒灌浆孔、5

连接槽、6

斜撑接孔、7

柱横筋、8

柱纵筋、9

底槽、10

排气孔、11

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结构上增设排气通道和套筒灌注通道,通过这些构造措施,保证了叠合梁结构保证牢固结合,以及整体稳定与安全。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
实施例1:如附图1、2、3、4、5、6所示,一种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包括柱体1、预应力钢筋2和吊钩11;柱体1内纵向设置一组预应力钢筋2,预应力钢筋2上端伸出柱体1顶面,而且柱体1顶面固定吊钩11;柱体1底段外壁上设置套筒出浆孔3和套筒灌浆孔4,同时,由柱体1内部设置有由底面到柱体1至少一侧外壁上连通的排气孔10。
[0024]
前述中,柱体1顶面为粗造面。
[0025]
前述中,柱体1底段外壁纵向开连接槽5。预应力钢筋2底端在柱体1底部内折弯并在连接槽5内部露出。套筒出浆孔3和套筒灌浆孔4位于连接槽5两端。
[0026]
前述中,柱体1至少一侧外壁上有斜撑接孔6。
[0027]
前述中,柱体1内纵、横向均匀分布有柱横筋7和柱纵筋8。柱横筋7和柱纵筋8与预应力钢筋2连接。
[0028]
前述中,柱体1底面中部凹入有锥斗形底槽9。
[002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斜撑接孔6中有连接钢筋作为预埋件连接到预应力钢筋2。斜撑接孔6成对对称连接。
[00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叠合梁与现浇柱连接节点施工时,通过现浇柱的竖向钢筋与锚入梁底套筒中的连接件进行搭接连接,
[00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钩11作为预埋件安装,吊钩11下端翻卷连接在固定在柱横筋7和柱纵筋8上。
[00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应用时,柱体1底部安装在现浇结构中,预应力钢筋2上端连接在上部结构的钢筋结构中,斜撑接孔6上安装斜撑结构;在底槽9上的套筒出浆孔3和套筒灌浆孔4上连接灌注套筒,同时采用导气管延伸接出;然后根据施工需要,进行二次现浇混凝土。


技术特征:
1.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包括柱体(1)、预应力钢筋(2)和吊钩(11);其特征在于,柱体(1)内纵向设置一组预应力钢筋(2),预应力钢筋(2)上端伸出柱体(1)顶面,而且柱体(1)顶面固定吊钩(11);柱体(1)底段外壁上设置套筒出浆孔(3)和套筒灌浆孔(4),同时,由柱体(1)内部设置有由底面到柱体(1)至少一侧外壁上连通的排气孔(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其特征在于,柱体(1)顶面为粗造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其特征在于,柱体(1)至少一侧外壁上有斜撑接孔(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其特征在于,柱体(1)内纵、横向均匀分布有柱横筋(7)和柱纵筋(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其特征在于,柱体(1)底面中部凹入有锥斗形底槽(9)。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其特征在于,柱体(1)底段外壁纵向开连接槽(5)。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其特征在于,预应力钢筋(2)底端在柱体(1)底部内折弯并在连接槽(5)内部露出。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其特征在于,套筒出浆孔(3)和套筒灌浆孔(4)位于连接槽(5)两端。

技术总结
混凝土预制吊装叠合立柱,柱体(1)内纵向设置一组预应力钢筋(2),预应力钢筋(2)上端伸出柱体(1)顶面,而且柱体(1)顶面固定吊钩(11);柱体(1)底段外壁上设置套筒出浆孔(3)和套筒灌浆孔(4),同时,由柱体(1)内部设置有由底面到柱体(1)至少一侧外壁上连通的排气孔(10)。结构上增设排气通道和套筒灌注通道,通过这些构造措施,保证了叠合梁结构保证牢固结合,以及整体稳定与安全。减轻装配重量,不仅免模施工,还可免支撑,可以降低工程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同时方便运输,更便于吊装。结构的整体性也相对较好,减小现浇柱钢筋绑扎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协恒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5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