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悬臂大模板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7003发布日期:2021-12-17 23:5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建筑等工程施工中模板的转移,具体的说是一种悬臂大模板的提升和下发的简易设施。


背景技术:

2.目前,水电行业、建筑行业多向又高又大的建筑物发展,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多采用悬臂大模板,如大坝、进水塔、高楼等,通常这些悬臂大模板采用塔机或吊车提升及下方,但不是所有区域均有条件布置塔机或满足吊车站位,对工程安全、质量及进度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无法布置塔体或吊车的区域提供一种可灵活搭拆的悬臂大模板提升装置,即可布置在仓内也可布置在仓外,随混凝土浇筑而升高,因地制宜便于施工。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提升悬臂大模板的简易装置,四脚提升架2由两根第1立杆、两根第2立杆与横杆连接构成,第1立杆的下端与插筋1连接、上端与第1、2压杆8连接, 第2立杆的上端与顶托5连接,顶托5由竖向钢筋和钢制u型槽连接构成,钢制u型槽与横梁6配合,承重主杆7的一端位于两压杆8之间,中段位于横梁6上,承重主杆的另一端与手拉葫芦9连接。
6.第1、2立杆和横杆为若干钢管连接构成,插筋1为钢筋,组成第1立杆的钢管连接处有焊接的钢筋帮条3加强连接,组成第2立杆的钢管连接处有对接扣件4。
7.横梁6为双槽钢对接构成的空心结构。
8.所述的承重主杆7为双槽钢对接构成的空心结构。
9.四脚提升架2与钢筋挂梯10、钢筋拉杆11连接、作业平台及围栏12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由于场地限制无法布置塔机、吊车等常规起吊设备时带来的不便,针对狭小场地因地制宜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提升悬臂大模板,也可提升其他材料和小型设备,方便现场人工操作,可保证安全,节约人工搬运劳动力,解决因无法使用大模板而产生表观质量差的问题,间接提高质量,促进进度,具有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11.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2.图2 为图1的俯视图。
13.图3为顶托详图。
14.图4为非提升侧立杆钢筋帮条焊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四脚提升架2由两根第1立杆、两根第2立杆与横杆连接构成,第1立杆的下端与插
筋1连接、上端与第1、2压杆8连接, 第2立杆的上端与顶托5连接,顶托5由竖向钢筋和钢制u型槽连接构成,钢制u型槽与横梁6配合,承重主杆7的一端位于两压杆8之间,中段位于横梁6上,承重主杆的另一端与手拉葫芦9连接。
16.第1、2立杆和横杆为钢管,插筋1为钢筋,组成第1立杆的钢管连接处有焊接的钢筋帮条3加强连接,组成第2立杆的钢管连接处有对接扣件4。
17.四脚提升架2与钢筋挂梯10、钢筋拉杆11连接。
18.所述四脚提升架2采用φ48.3
×
3.6mm钢管搭设,第1、2立杆间排距0.6m
×
0.6m,步距1.2m,高度4.5m。非提升侧第1立杆(受拉):上端自由长度0.2m,采用两根0.1mφ10钢筋帮条3对接焊接加强,底部与预埋在下部混凝土中的长1m、外露0.1mφ25插筋1焊接固定,防止提升悬臂大模板时整体倾覆;提升侧第2立杆(受压):上端自由长度小于20cm,采用对接扣件4连接。
19.提升侧第2立杆顶端安装自制顶托5,顶托5上设置对接的双槽钢作为横梁6支撑承重主杆7,横梁6跨度0.6m。顶托的支托板采用厚6mm钢板加工成10cm
×
12cm(长
×
宽)u型槽,翼缘高6cm;在钢板下方中间焊接长30cmφ32钢筋而成。
20.所述承重主杆采用双对接槽钢,长1.2m,提升侧悬臂0.5m长,置于槽钢横梁6上焊接固定,非提升侧端采用φ48.3横向水平钢管8作为后端压杆。
21.提升导链是在承重主杆提升侧悬臂40cm处固定2.5t手拉葫芦进行模板提升。
22.其他辅助是在四脚提升架后侧布置钢筋挂梯10、在非提升侧设置钢筋拉杆11、在四脚提升架顶部四周设置作业平台及围栏12。
23.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针对采用悬臂大模板的混凝土工程中,局部区域狭窄限制塔机及吊车的布置空间,无法采用常规的塔机或吊车安拆模板这一问题,研究采用钢管、型钢、手拉葫芦等常规小型设施所制的简易提升装置可满足要求。


技术特征:
1.提升悬臂大模板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四脚提升架(2)由两根第1立杆、两根第2立杆与横杆连接构成,第1立杆的下端与插筋(1)连接、上端与水平第1、2压杆连接,第2立杆的上端与顶托(5)连接,顶托由竖向钢筋和钢制u型槽连接构成,钢制u型槽与横梁(6)配合,承重主杆(7)的一端位于第1、2压杆之间,中段位于横梁(6)上,承重主杆(7)的另一端与手拉葫芦(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悬臂大模板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2立杆和横杆为钢管,插筋(1)为钢筋,组成第1立杆的钢管连接处有焊接的钢筋帮条(3),组成第2立杆的钢管连接处有对接扣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悬臂大模板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梁(6)为双槽钢对接构成的空心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悬臂大模板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主杆(7)为双槽钢对接构成的空心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悬臂大模板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四脚提升架(2)与钢筋挂梯(10)、钢筋拉杆(11)、作业平台及围栏(1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提升悬臂大模板的简易装置,解决在无法布置塔体或吊车的区域悬臂大模板提升问题,四脚提升架2由两根第1立杆、两根第2立杆与横杆连接构成,第1立杆的下端与插筋连接、上端与水平第1、2压杆连接,第2立杆的上端与顶托连接,顶托由竖向钢筋和钢制U型槽连接构成,钢制U型槽与横梁配合,承重主杆的一端位于两压杆之间,中段位于横梁上,承重主杆的另一端与手拉葫芦连接。一端与手拉葫芦连接。一端与手拉葫芦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 吴梅 王泽光 朱向阳 韩松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19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