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4807发布日期:2021-11-06 04:0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不断的发展和探索过程中,建筑物单单功能要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建筑物的美观性、艺术性也成为了衡量建筑物设计的重要指标。独特的建筑设计造型,意味着需要复杂的结构,高效低成本的工艺去帮助建筑设计造型的实现。现阶段许多的大型场馆、公共建筑习惯采用外倾斜墙、柱来满足建筑造型做到领异标新。
3.外倾斜墙、柱通常通过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劲钢混凝土结构实现。现阶段倾斜墙、柱钢筋混凝土结构、劲钢混凝土结构均采用落地架进行支撑,对于大型、超大型外倾斜结构施工时一种较为经济的施工方法,但对于10m以上的中、小型混凝土结构的外倾斜墙造型,搭设落地架进行支撑无论是工期还是成本均无法满足核算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的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包括牵引架,牵引架底部设置有埋件,埋件与底部的顶板混凝土连接,牵引架的两侧倾斜设置有抛撑,牵引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牵引杆与模板上的主楞铰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型代替了传统满堂落地式脚手架,避免了高支模系统的专家论证,节约了准备时间及施工时间,减少项目管理费的支出,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10.每根牵引杆分别由两根圆钢组成,一根圆钢的顶端与连接板铰接,另一根圆钢的底端通过连接件与模板的主楞铰接,两根圆钢之间通过轴套连接。
11.两根圆钢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螺纹接头,且两根圆杆上的螺纹方向反向设置,轴套内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根圆钢配合连接的内螺纹结构。
12.连接件为多边形结构,连接件上设置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呈三角形排布,连接件上的两个通孔孔径与模板主楞对应设置,另一个通孔内设置有销轴一,牵引杆通过销轴一与连接件铰接。
13.埋件的底部设置有拉钩,埋件通过拉钩与混凝土底板内部的钢筋连接。
14.牵引架设置有多组,相邻牵引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状态图;
17.图3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连接件与主楞、牵引杆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图5的侧视图;
21.图中:牵引架1;牵引杆2;轴套3;卡扣4;抛撑5;顶板混凝土6;埋件7;限位挡板8;模板9;主楞10;次楞11;连接板12;凹槽121;连接件13;销轴一14;销轴二15。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一种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主要由牵引架1构成,牵引架1的底部通过埋件7与底部的顶板混凝土6连接固定,埋件7的底部设置有拉钩,在浇筑顶板混凝土6时将埋件7放入,且埋件7底部的拉钩与顶板混凝土6内部的钢筋连接。
24.牵引架1整体是由圆钢管焊接而成,牵引架1整体采用桁架结构,以提高牵引架1整体受力时所产生的应变,且牵引架1整体立于埋件7上,且牵引架1的底部与埋件7固定连接。牵引架1的四条立边的中部分别倾斜设置有抛撑5,抛撑5与牵引架1之间通过卡扣4连接,抛撑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板8,限位挡板8固定安装在顶板混凝土6上。
25.牵引架1的顶端居中横向设置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为底部开设有凹槽121的门字形结构,连接板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销轴孔,每组销轴孔分别在凹槽121的两侧对称设置,牵引杆2置于凹槽121内并通过销轴二15与连接板12铰接。
26.每根牵引杆2分别由两根圆钢组成,其中上面圆杆的顶端设置有与销轴二15配合的铰接孔,下面圆钢的底端与模板9的主楞10铰接,上面圆钢的底端与下面圆钢的顶端通过轴套3连接成一个整体,且上面圆钢的底端设置有螺纹接头,下面圆钢顶端也设置有螺纹接头,且两根圆钢上的螺纹反向设置;轴套3内壁对应两根圆钢上的螺纹接头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之配合连接的内螺纹结构,通过旋向相反的两根圆钢与同一轴套3连接,能够实现对两根圆钢间距的调节,进而可以调整牵引杆2的长度。
27.下面圆钢通过连接件13与模板9的主楞10铰接,连接件13为多变形结构,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是由钢板切割而成的形状近似三角形承台的结构,连接件13上分别设置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呈三角形布置,其中两个通孔的内径与模板9加固的主楞10外径相配合,保证模板9的主楞10能够插入到连接件13内;连接件13的另一个通孔与下面圆钢(下面圆钢的底端端头也设置有铰接孔)通过销轴一14铰接,牵引杆2能够与连接件13之间实现转动。
28.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外倾斜墙体的尺寸,适当设置多组牵引架1对外倾斜墙体混凝土模板进行牵拉,同时相邻的牵引架1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29.在浇筑顶板混凝土前按照涉及位置埋设埋件7,然后浇筑顶板混凝土6以及导墙混凝土,待混凝土墙面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利用外操作架支设外倾斜墙体的模板9,在模板9支设时,按照设计要求将连接件13安装在用于模板9加固的主楞10上,在进行外倾斜墙体的模板9安装的同时还进行牵引架1的搭设,当牵引架1以及连接件13分别安装完毕后,通过牵引杆将牵引架和连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牵引架的四周搭设抛撑。在整体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安装完成后,进行模板体系验收,用过转动轴套3调节牵引杆2的长
度,进而实现调节外倾斜墙体模板的倾斜角度,待验收成功通过后,开始浇筑墙体混凝土。
3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牵引架1作为支撑点,抛撑5作为牵引架1的加固点,为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结构设置一个受力点,抵抗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结构借助混凝土时所产生的向外的拉力;外倾斜墙体混凝土的侧压力通过模板传递给次楞11,次楞11传递给主楞10,连接件131固定在外倾斜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的主楞10上,作为牵引架1与模板体系的连接点,而牵引杆2的一端与牵引架1铰接,另一端与连接件13铰接,形成一种类似与“悬索桥”的受力体系。
31.本实用新型通过牵引架1、牵引杆2、轴套3、连接件13、抛撑5组成牵引体系,能够不需要对地上10m以上的中、小型混凝土结构的外倾斜墙体模板支撑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缩减了施工工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进度。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并不局限于此,所有涉及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对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提出的等效变化或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包括牵引架,其特征在于:牵引架底部设置有埋件,埋件与底部的顶板混凝土连接,牵引架的两侧倾斜设置有抛撑,牵引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牵引杆与模板上的主楞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牵引杆分别由两根圆钢组成,一根圆钢的顶端与连接板铰接,另一根圆钢的底端通过连接件与模板的主楞铰接,两根圆钢之间通过轴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圆钢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螺纹接头,且两根圆杆上的螺纹方向反向设置,轴套内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根圆钢配合连接的内螺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为多边形结构,连接件上设置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呈三角形排布,连接件上的两个通孔孔径与模板主楞对应设置,另一个通孔内设置有销轴一,牵引杆通过销轴一与连接件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埋件的底部设置有拉钩,埋件通过拉钩与混凝土底板内部的钢筋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牵引架设置有多组,相邻牵引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外倾斜混凝土模板牵引结构,包括牵引架,牵引架底部设置有埋件,埋件与底部的顶板混凝土连接,牵引架的两侧倾斜设置有抛撑,牵引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牵引杆与模板上的主楞铰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不需要对地上的中、小型混凝土结构的外倾斜墙体模板支撑搭设满堂脚手架,缩减了施工工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严新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