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1802发布日期:2022-02-12 12:2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中的隧道、城市地下管廊以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


背景技术:

2.随着地铁隧道、城市地下管廊以及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许多的施工技术也进行了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实用新型被应用于实践中,这些新技术、新实用新型的使用不仅为施工节约大量的时间,同时也为工程后期的维护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3.其中,地铁盾构隧道及城市地下管廊在后期安装外置槽道、电缆支架及疏散平台时,传统的方式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的管片上通过打孔的方法进行安装,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对浇筑完成的管片损害较大,在严重缩短管片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还会增大安全隐患。
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在管片浇筑时采用预埋套筒的方式,但传统的预埋套筒的抗拔装置大多为圆形端部,然后在抗拔装置与连接杆之间安装限位加强筋,主体为圆柱形杆件,此设计所能承受的抗拉拔力有限,并且由于限位加强筋尺寸有限,因此依靠限位加强筋来限制预埋套筒转动的能力也极其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拉拔效果更好的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本体,在套筒本体的上端设有凸出的套筒帽,下端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套筒帽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套筒帽与套筒本体之间通过过渡面或加劲肋过渡连接。
7.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渡面或加劲肋与套筒本体轴线之间的角度大于90
°

8.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套筒帽的下端部周向设有多个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与套筒本体外周相连。
9.按上述技术方案,加劲肋布置于正多边形棱角位置,加劲肋的个数不少于2个
10.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套筒本体的外周设有用于提高锚固力的摩擦纹。
11.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摩擦纹位于套筒本体外周位于内螺纹孔的上方。
12.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摩擦文为网纹或线纹或螺纹。
13.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套筒本体、套筒帽、连接件为一体结构,套筒帽和连接件为一次冲压成型。
14.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设置正多边形结构的套筒帽、在套筒帽与套筒本体过渡部位设置加劲肋或过渡面以增加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抗拉拔效果更好;
16.2、所述过渡面或加劲肋与套筒本体轴线之间的角度大于90
°
,避免预埋套筒在承受拉拔力时套筒帽与套筒本体相交位置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从而使预埋套筒损坏;
17.3、通过将套筒帽与套筒本体之间的过渡形式设置为坡面,不仅节约了材料,同时也避免了预埋套筒在承受拉拔力时在套筒帽与套筒本体连接位置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而使预埋套筒过早损坏;
18.4、在套筒本体上进行压纹处理或螺纹处理等方法来提高了预埋套筒的抗拉拔能力以及预埋套筒的防转动性能;
19.5、将预埋套筒设计为一个整体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避免了连接时出现的各种缺陷。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平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仰视图。
22.标记说明:1、套筒帽;2、加劲肋;3、套筒本体;4、压纹;5、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包括套筒本体3,在套筒本体3的上端设有凸出的套筒帽1,套筒帽1的横向尺寸大于套筒本体3的直径,下端设有内螺纹孔5,以便于工程领域附件的安装。所述套筒帽1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套筒帽1与套筒本体3之间通过过渡面或加劲肋过渡连接,以增加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抗拉拔效果好。
25.本实施例以套筒帽1为正六边形,在套筒帽的下端部设置加劲肋2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加劲肋2呈环形对称分布,通过将加劲肋2布置于正多边形棱角位置来增加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的方式来预防预埋套筒在混凝土中的转动。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预埋套筒在混凝土中的抗拉拔能力以及防转动性能,预埋套筒在制作过程中套筒本体3进行压纹4处理,压纹4样式可为网纹或线纹,必要时也可对套筒本体3进行螺纹处理。
26.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将预埋套筒预埋进预制混凝土构件中,由于套筒帽1为正多边形结构,且套筒帽1与套筒本体3之间增加了环向对称加劲肋2,同时又在套筒本体3上进行了压纹4处理,使预埋套筒与混凝土之间的紧固能力相较于传统的预埋套筒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使预埋套筒所能承受的抗拉拔力以及抗转动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有效的防止了埋设后套筒在承受载荷时与混凝土脱离的危险;另外,预埋套筒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其套筒帽1与套筒本体3之间的过渡形式设计为坡面过渡,角度大于90
°
,避免了与混凝土结合的预埋套筒在承受载荷时应力集中,进而导致预埋套筒失效。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实施案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在工程领域涉及本实用新型思想且无自己独特见解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本体,在套筒本体的上端设有凸出的套筒帽,下端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套筒帽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套筒帽与套筒本体之间通过过渡面或加劲肋过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或加劲肋与套筒本体轴线之间的角度大于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在套筒帽的下端部周向设有多个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与套筒本体外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加劲肋布置于正多边形棱角位置,且呈环向对称结构,加劲肋的个数不少于2个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的外周设有用于提高锚固力的摩擦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纹位于套筒本体外周位于内螺纹孔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文为网纹或线纹或螺纹。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套筒帽、连接件为一体结构,套筒帽和连接件为一次冲压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领域附件安装的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本体,在套筒本体的上端设有凸出的套筒帽,下端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套筒帽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套筒帽与套筒本体之间通过过渡面或加劲肋过渡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正多边形结构的套筒帽、在套筒帽与套筒本体过渡部位设置加劲肋或过渡面以增加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抗拉拔效果更好。拔效果更好。拔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孔海勇 张尚尉 刘继辉 张达军 吴伟华 谭凌峰 王艳莉 张剑 刘中玲 熊志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7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