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95882发布日期:2022-01-29 12:21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由于受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会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如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产生裂缝甚至倒塌,影响使用与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建筑结构外墙设置变形缝。但由于现有的变形缝(或称伸缩缝)为整体结构,导致当变形缝出现问题时要整体更换,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且在运输时如果变形缝过长,则需要较长的车辆来进行运输,因此需要一款方便拆卸的变形缝以满足施工和养护的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变形缝不便于拆卸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由外墙迎水面向外墙背水面依次相连通设置的外贴式橡胶伸缩片、变形缝隙和安装固定槽;所述变形缝隙内由所述外贴式橡胶伸缩片向所述安装固定槽方向依次填充有聚氨乙烯胶泥和沥青麻丝;所述安装固定槽内且位于所述变形缝隙的两侧分别设有角钢底板;所述沥青麻丝及所述角钢底板背对所述外墙迎水面的一端设有可卸式橡胶伸缩片,所述可卸式橡胶伸缩片背对所述外墙迎水面的一端设有压紧钢板;所述外墙位于所述安装固定槽内设有预埋螺杆,所述预埋螺杆的末端依次穿过所述角钢底板、可卸式橡胶伸缩片和压紧钢板后与螺母连接;所述外墙背水面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安装固定槽的铝制伸缩板。
4.进一步,所述外墙的内部及所述安装固定槽的底部设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与所述角钢底板连接。预埋钢筋可对变形缝隙两侧的外墙结构起到加强作用,并且可提高角钢底板的连接稳定,避免角钢底板脱落。
5.进一步,所述变形缝隙的水平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变形缝隙的正对所述外墙迎水面的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变形缝隙的正对所述外墙背水面的端面的面积。通过将变形缝隙的水平横截面设置为梯形,可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6.进一步,所述角钢底板包括相垂直的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上设有用于所述预埋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安装固定槽的深度;所述第二竖直部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角钢条;所述铝制伸缩板的两侧与所述角钢条连接。
7.进一步,所述预埋螺杆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部、可卸式橡胶伸缩片和压紧钢板;所述可卸式橡胶伸缩片与所述墙体背水面平行。
8.进一步,所述外贴式橡胶伸缩片的水平中线、所述变形缝隙的水平中线及所述可卸式橡胶伸缩片的水平中线均处于同一个垂直于所述外墙迎水面的竖直平面内。
9.进一步,所述铝制伸缩板背对所述变形缝隙的板面与所述外墙背水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变形缝隙的背水面设置安装固定槽,并在安装固定槽内设置可卸式橡胶伸缩片,不仅解决了传统整体式变形缝结构存在的易变形、易开裂和渗水的问题;而且由于变形缝隙内的聚氨乙烯胶泥和沥青麻丝也可现场填充;使变形缝结构可快速安装和拆卸,施工和养护更方便,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中外墙背水面上铝制伸缩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铝制伸缩板;2-铆钉;3-角钢条;4-角钢底板;4.1-第一竖直部;4.2-第二竖直部;5-螺母;6-压紧钢板;7-可卸式橡胶伸缩片;8-预埋钢筋;9-预埋螺杆;10-沥青麻丝;11-聚氨乙烯胶泥;12-外贴式橡胶伸缩片;13-外墙迎水面;14-外墙背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5.如图1、2所示的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由外墙迎水面13向外墙背水面14依次相连通设置的外贴式橡胶伸缩片12、变形缝隙和安装固定槽;变形缝隙内由外贴式橡胶伸缩片12向安装固定槽方向依次填充有聚氨乙烯胶泥11和沥青麻丝10;安装固定槽内且位于变形缝隙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角钢底板4;沥青麻丝10及角钢底板4背对外墙迎水面13的一端设有可卸式橡胶伸缩片7,可卸式橡胶伸缩片7背对外墙迎水面13的一端设有压紧钢板6;外墙位于安装固定槽内设有预埋螺杆9,预埋螺杆9的末端依次穿过角钢底板4、可卸式橡胶伸缩片7和压紧钢板6后与螺母5连接;外墙背水面14设有用于封闭安装固定槽的铝制伸缩板1。
16.外墙的内部及安装固定槽的底部设有预埋钢筋8;预埋钢筋8与角钢底板4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变形缝隙的水平横截面优选为梯形;即变形缝隙的正对外墙迎水面13的端面的面积小于变形缝隙的正对外墙背水面14的端面的面积,从而防水效果更好。
17.每个角钢底板4包括相垂直的第一竖直部4.1和第二竖直部4.2;第一竖直部4.1上设有用于预埋螺杆9穿过的通孔;两个角钢底板4的两个第一竖直部4.1之间设有间距,该间距的宽度优选为与变形缝隙正对外墙背水面14的一端的宽度相同。
18.第二竖直部4.2的宽度小于等于安装固定槽的深度;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竖直部4.2的宽度等于安装固定槽的深度,第二竖直部4.2的端面与外墙背水面14平齐。
19.两个角钢底板4的第二竖直部4.2的相向端分别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角钢条3;角钢条3正对外墙背水面14的一端与第二竖直部4.2正对外墙背水面14的端面具有与铝制伸缩板1厚度相同的深度差;铝制伸缩板1的两侧与角钢条3连接,比如,可以是螺钉或铆钉2连接。铝制伸缩板1背对变形缝隙的板面与外墙背水面14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20.本实施例中的预埋螺杆9垂直于第一竖直部4.1、可卸式橡胶伸缩片7和压紧钢板6;可卸式橡胶伸缩片7与墙体背水面平行。外贴式橡胶伸缩片12的水平中线、变形缝隙的水平中线及可卸式橡胶伸缩片7的水平中线均处于同一个垂直于外墙迎水面13的竖直平面
内。
21.外墙浇筑施工前,先根据拟设置变形缝隙的位置在外墙迎水面13放置外贴式橡胶伸缩片12,并调整外贴式橡胶伸缩片12的水平中线位置与拟设置变形缝隙的中线位置对齐。绑扎外墙钢筋,并绑扎预埋钢筋8和预埋螺杆9;根据拟设置变形缝隙和安装固定槽位置支设外墙浇筑模板,进行外墙混凝土浇筑施工。拆除模板后,先在变形缝隙内填充聚氨乙烯胶泥11,再填充沥青麻丝10,使沥青麻丝10与变形缝隙的正对外墙背水面14的一端平齐;再在安装固定槽内依次安装角钢底板4、可卸式橡胶伸缩片7和压紧钢板6,并拧紧螺母5,使压紧钢板6和角钢底板4将可卸式橡胶伸缩片7夹紧。预埋螺杆9的末端应伸出螺母5以外至少3个丝或1厘米。再在角钢底板4上安装角钢条3和铝制伸缩板1即可完成本实施例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的施工。
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墙迎水面向外墙背水面依次相连通设置的外贴式橡胶伸缩片、变形缝隙和安装固定槽;所述变形缝隙内由所述外贴式橡胶伸缩片向所述安装固定槽方向依次填充有聚氨乙烯胶泥和沥青麻丝;所述安装固定槽内且位于所述变形缝隙的两侧分别设有角钢底板;所述沥青麻丝及所述角钢底板背对所述外墙迎水面的一端设有可卸式橡胶伸缩片,所述可卸式橡胶伸缩片背对所述外墙迎水面的一端设有压紧钢板;所述外墙位于所述安装固定槽内设有预埋螺杆,所述预埋螺杆的末端依次穿过所述角钢底板、可卸式橡胶伸缩片和压紧钢板后与螺母连接;所述外墙背水面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安装固定槽的铝制伸缩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的内部及所述安装固定槽的底部设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与所述角钢底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隙的水平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变形缝隙的正对所述外墙迎水面的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变形缝隙的正对所述外墙背水面的端面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底板包括相垂直的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上设有用于所述预埋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安装固定槽的深度;所述第二竖直部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角钢条;所述铝制伸缩板的两侧与所述角钢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螺杆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部、可卸式橡胶伸缩片和压紧钢板;所述可卸式橡胶伸缩片与所述墙体背水面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贴式橡胶伸缩片的水平中线、所述变形缝隙的水平中线及所述可卸式橡胶伸缩片的水平中线均处于同一个垂直于所述外墙迎水面的竖直平面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伸缩板背对所述变形缝隙的板面与所述外墙背水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卸式外墙防水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由外墙迎水面向外墙背水面依次相连通设置的外贴式橡胶伸缩片、变形缝隙和安装固定槽;变形缝隙内依次填充有聚氨乙烯胶泥和沥青麻丝;安装固定槽内设有角钢底板;沥青麻丝及角钢底板背对外墙迎水面的一端设有可卸式橡胶伸缩片,可卸式橡胶伸缩片背对外墙迎水面的一端设有压紧钢板;外墙背水面设有用于封闭安装固定槽的铝制伸缩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解决了传统整体式变形缝结构存在的易变形、易开裂和渗水的问题;而且由于变形缝隙内的聚氨乙烯胶泥和沥青麻丝也可现场填充;使变形缝结构可快速安装和拆卸,施工和养护更方便。养护更方便。养护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金有余 何陵波 代涛 徐辉 周福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0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