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角多边形柱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1782发布日期:2021-11-18 12:0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切角多边形柱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劲性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切角多边形柱脚。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劲性混凝土柱结构中,型钢底部通长采用矩形柱脚,然后在柱脚外部按照规范要求排列钢筋,该形式能够满足通过受力计算外部钢筋需用数量较少的情况,但柱脚外部钢筋较多时往往存在诸多问题:1、柱脚外部钢筋排列间距不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钢筋净间距过小,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握裹力。2、钢筋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增大柱子规格或者增加钢筋直径以减少钢筋数量,无论采用何种措施,均将形成大量浪费,3、传统矩形柱脚安装较为困难,柱外围钢筋贴合柱脚,安放时柱脚底板易与柱脚形成冲突,难以安放。4、当增大柱子规格时,不仅会增加支模难度,影响室内空间,同时还会大幅度增加混凝土的使用量。
3.以某项目为例,该工程设计为矩形柱脚钢骨柱,钢骨柱采用矩形柱脚板加锚栓的形式固定,根据图纸要求需在柱脚底板边至混凝土边之间的空间内,排布50~60根钢筋。相关规范要求为纵向钢筋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的直径也不得小于50mm。此种情况下,常规方案无论钢筋如何排布,均无法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增大钢柱外部利用区域、满足钢筋净距要求、钢筋排布合理,可保证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且大幅度提升施工质量的切角多边形柱脚。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切角多边形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柱脚底板、型钢柱、钢骨柱和钢筋,所述钢骨柱居中位置设有柱脚底板和与柱脚底板固接的型钢柱,所述柱脚底板为多边形结构,在钢骨柱与柱脚底板之间固定有若干钢筋,所述钢骨柱、柱脚底板与钢筋之间充填混凝土,所述柱脚底板周边制有螺孔,并通过螺孔和预埋在钢骨柱内的螺栓与钢骨柱固定。
7.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优选的,所述钢骨柱与柱脚底板之间的钢筋布局为固定在钢骨柱四角部的钢筋间隔小于钢骨柱四边中段上钢筋的间隔。
9.优选的,所述型钢柱为正方形体结构,系采用钢板焊接构成。
10.优选的,所述钢筋的纵向净距大于钢筋直径或大于50mm。
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多边形柱脚底板为钢柱与基础连接的构件,在不影响受力的情况下,减小了柱脚底板面积,可使柱脚底板与周围钢筋间空隙增大,并由四个预埋锚栓进行固定,通过bim技术对钢筋进行排布,除柱脚外部为钢筋可排布区域外,将柱脚四角部位也纳入钢筋可排布区,降低排布难度。在保证锚栓孔受力区域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矩形柱脚底板调整为切角多
边形板,使得钢柱能够正常安放。此结构钢柱外部钢筋可利用区域增加,钢筋排布合理,钢筋的净距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且可保证施工质量。此外,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可使混凝土浇筑和振捣难度降低;而且保证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大幅度提高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类场馆型钢混凝土结构,应用普遍、范围广,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上层钢梁结合部位示意图。
14.图中:1、钢骨柱;2、钢筋;3、型钢柱;4、柱脚底板;5、固定螺栓;6、混凝土;7、钢梁;8、上层梁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6.请参阅图1和图2,
17.切角多边形柱脚,包括柱脚底板4、型钢柱3、钢骨柱1和钢筋2,所述钢骨柱居中位置设有柱脚底板和与柱脚底板固接的型钢柱,所述柱脚底板为多边形结构,在钢骨柱与柱脚底板之间固定有若干钢筋,所述钢骨柱、柱脚底板与钢筋之间充填混凝土6,所述柱脚底板周边制有螺孔,并通过螺孔和预埋在钢骨柱内的固定螺栓5与钢骨柱固定。所述柱脚底板为钢骨柱与基础连接的构件,通过四个预埋固定螺栓5进行固定,此部件为构造部件,采用bim技术对钢筋进行排布,除柱脚底板外部为钢筋可排布区域外,将柱脚四角部位也纳入可排布区,降低排布难度。在保证柱脚底板螺栓孔受力区域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矩形柱脚底板调整为切角多边形板,这样不仅可保证型钢柱3能够正常安放,型钢柱外部钢筋可利用区域增加,而且钢筋净距能够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钢筋排布更加合理,且施工质量更加容易保证。
18.具体所述,为了方便在施工时上层梁钢筋8、钢梁7与型钢柱的安装,所述钢骨柱与柱脚底板之间的钢筋布局为固定在钢骨柱四角部的钢筋净距小于钢骨柱四边中段上钢筋的净距。
19.具体所述,所述型钢柱为正方形体结构,系采用钢板焊接构成。
20.具体所述,所述钢筋的纵向净距大于钢筋直径或大于50mm。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2.1、对施工中涉及的钢梁7和上层梁钢筋8优化排布,通过tekle精准建立钢梁7和型钢柱3交接节点模型,对上层梁钢筋8进行排布。
23.2、型钢柱、钢筋优化排布,将排布好的上层梁钢筋8、钢筋位置标注于型钢柱对应位置,此部位不得有钢筋2,然后在矩形柱脚底板外部区域进行钢筋排布,剩余钢筋排布于矩形柱脚底板的四个角部,保证钢筋间距满足要求。
24.3、基础钢筋绑扎:弹钢筋位置控制线,将基础底板钢筋以及钢筋2按照排布要求标记在垫层上。然后将钢筋安装在指定位置,保证钢筋2位置准确,并绑扎牢固。
25.4、安放预埋固定螺栓5,将用于固定柱脚底板4的固定螺栓5安放至指定位置,并保证位置精确牢固。
26.5、浇筑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及固定螺栓5验收通过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且保证钢筋2不得位移和倾斜。
27.6、柱脚底板4切角,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型钢柱的角部钢筋2标记在柱脚底板4上,然后在保证螺栓孔受力区域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柱脚底板4带有标记的区域切除,此区域则变成钢筋2可利用区域,型钢柱3也能顺利安放。
28.7、型钢柱3就位,采用塔式起重机将型钢柱3吊起(柱脚底板4相应区域已被切除),采用溜绳控制型钢柱3角度和方向,保证型钢柱直立,将柱脚底板4上的螺栓孔,对准固定螺栓5,然后缓慢下放至基础顶面,拧紧固定螺栓5,型钢柱3安装完成。
29.8、钢筋2绑扎,对型钢柱3外侧钢筋2进行绑扎,要求钢筋2顺直,箍筋间距准确,绑扎牢固。
30.9、支模板: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宽度等、严格把控模板安装精度。
31.10、浇筑混凝土6,模板支设完毕并通过模板验收后,进行浇筑混凝土6浇筑,浇筑过程中,保证振捣模式。
32.本实用新型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切角多边形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柱脚底板、型钢柱、钢骨柱和钢筋,所述钢骨柱居中位置设有柱脚底板和与柱脚底板固接的型钢柱,所述柱脚底板为多边形结构,在钢骨柱与柱脚底板之间固定有若干钢筋,所述钢骨柱、柱脚底板与钢筋之间充填混凝土,所述柱脚底板周边制有螺孔,并通过螺孔和预埋在钢骨柱内的螺栓与钢骨柱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角多边形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柱与柱脚底板之间的钢筋布局为固定在钢骨柱四角部的钢筋净距小于钢骨柱四边中段上钢筋的净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角多边形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柱为正方形体结构,系采用钢板焊接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角多边形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的纵向净距大于钢筋直径或大于5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角多边形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柱脚底板、型钢柱、钢骨柱和钢筋,所述钢骨柱居中位置设有柱脚底板和与柱脚底板固接的型钢柱,所述柱脚底板为多边形结构,在钢骨柱与柱脚底板之间固定有若干钢筋,所述钢骨柱、柱脚底板与钢筋之间充填混凝土,所述柱脚底板周边制有螺孔,并通过螺孔和预埋在钢骨柱内的螺栓与钢骨柱固定。优点是:可增大型钢柱外部利用区域、满足钢筋净距要求、钢筋排布合理,钢筋的净距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便于柱脚底板和钢筋的安装,保证了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大幅度提升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类场馆型钢混凝土结构,应用普遍、范围广,便于推广。于推广。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沈勤 曾大泉 姜明葵 袁永涛 杨森彪 张绿荫 刘根成 于成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5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