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8821发布日期:2021-12-22 17:3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塑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


背景技术:

2.挤塑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混类挤塑成型,特殊工艺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的硬质板材。该产品具有独特完美的闭孔蜂窝结构,有抗高压、防潮、不透气、不吸水、耐腐蚀、导热系数低、轻质、使用寿命长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是目前公认的极为理想的保温材料。
3.现有的挤塑板在安装过程中,一般对相邻的两块挤塑板采用简单的贴合拼凑的方式进行拼接,没有针对两块挤塑板的拼接采取限位措施,导致两块挤塑板之间容易产生缝隙,进而降低保温的性能,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通过设置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能对相邻的两个挤塑板进行限位拼接,提高相互拼接的挤塑板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保温性能。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在挤塑板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宽度以及厚度均相同的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且第一拼接部在高度方向位于第二拼接部的下方,第一拼接部的底面以及第二拼接部的顶面分别与板体的底面、顶面平齐,在所述第一拼接部的顶面设置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二拼接部的底面设置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拼接部与第二拼接部设置成,将第一块板体位于第一拼接部一侧面的顶边与第二块板体上第二拼接部的顶边接触并以两者的接触处为轴心,将第二块板体上的第一拼接部向第一块板体上的第二拼接部下方转动至第一块板体与第二块板体平行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对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形成限位。
6.优选地,所述第一拼接部与第二拼接部均为挤塑板厚度的一半。
7.优选地,所述第一拼接部与第二拼接部均与挤塑板一体成型。
8.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第一拼接部顶面的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拼接部的底面并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
9.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端面为c形。
10.优选地,所述限位块的端面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和两个第三边,两个所述第三边相互平行且均与第二边垂直,所述第一边为圆弧,且圆弧的轴心为第二拼接部的顶边。
11.本实用新型的侧向拼接式挤塑板,通过在挤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使得挤塑板的第一限位部能与相拼接的第二块挤塑板的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对拼接的两块挤塑板进行限位,使得两块挤塑板之间紧密贴合,避免产生缝隙,从而提高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拼接式挤塑板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拼接式挤塑板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拼接式挤塑板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号说明:
16.1、第一拼接部;2、第二拼接部;3、第一限位部;4、第二限位部;5、限位块;6、限位槽。
17.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相邻两块挤塑板直接采用贴合拼凑的方式进行拼接,导致挤塑板的连接处容易产生缝隙,影响保温的效果,因此,本方案在挤塑板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宽度以及厚度均相同的第一拼接部1和第二拼接部2,为便于加工生产和提高整体保温效果,第一拼接部1与第二拼接部2均与挤塑板一体成型,第一拼接部1与第二拼接部2的配合不仅提高拼接的两块挤塑板之间的密封性,还利用第一拼接部1和第二拼接部2与挤塑板均为同一材质,提高了保温的效果,且第一拼接部1在高度方向位于第二拼接部2的下方,第一拼接部1的底面以及第二拼接部2的顶面分别与板体的底面、顶面平齐,在第一拼接部1的顶面设置第一限位部3,在第二拼接部2的底面设置第二限位部4,第一拼接部1与第二拼接部2设置成,将第一块板体位于第一拼接部1一侧面的顶边与第二块板体上第二拼接部2的顶边接触并以两者的接触处为轴心,将第二块板体上的第一拼接部1向第一块板体上的第二拼接部2下方转动至第一块板体与第二块板体平行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3与第二限位部4对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形成限位,其中,第一限位部3为开设在第一拼接部1顶面的限位槽6,第二限位部4为设置在第二拼接部2的底面并与限位槽6相适配的限位块5,使用时,在已放置好一块挤塑板的基础上,将需拼接的挤塑板上位于第一拼接部1一侧面的顶边与已放置好的挤塑板的第二拼接部2的顶边相互接触,并按照两者的接触处为轴心转动需拼接的挤塑板,直到已放置好的挤塑板上的限位块5能卡入需拼接的挤塑板上的限位槽6内,此时,两块挤塑板刚好位于同一平面上,并形成相对限位,提高了拼接的两块挤塑板之间的紧密性,同理,下一块需拼接的挤塑板在上一块挤塑块拼接完成的基础上,继续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拼接,从而整体提高了保温效果,且不需要移动已放置好的挤塑板,即可完成相邻两个挤塑板之间的卡接,操作更方便。此外,只有将需拼接的挤塑板与放置好的挤塑板对齐,且在长度方向上与宽度方向上两者均保持平行,才能通过转动需拼接的挤塑板使得已放置好的挤塑板的限位块5能卡入需拼接的挤塑板的限位槽6内,因此,本方案能起到校准的作用,能避免相邻两个挤塑板错位拼接。
20.第一拼接部1与第二拼接部2均为挤塑板厚度的一半,采用此方式,相邻两块挤塑
板在完成拼接时,第一拼接部1与第二拼接部2相互接触,提高了两块拼接的挤塑板之间的稳定性。
21.为转动需拼接的挤塑板,使得已放置好的挤塑板的限位块5能方便卡入需拼接的挤塑板的限位槽6内,本方案针对限位槽6和限位块5采用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22.请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一:限位槽6的端面为c形,由于挤塑板本身具有一定的韧性,限位块5进入限位槽6过程中,将被进行一定的挤压,直至完全进入限位槽6时限位块5恢复原状,从而使得限位块5被稳定的限位在限位槽6内,相对于实施例二,本方案两个挤塑板拼接的稳定性更高。
23.请参照图2所示,实施例二:限位块5的端面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和两个第三边,两个第三边相互平行且均与第二边垂直,第一边为圆弧,且圆弧的轴心为第二拼接部2的顶边。
2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其特征在于,在挤塑板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宽度以及厚度均相同的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且第一拼接部在高度方向位于第二拼接部的下方,第一拼接部的底面以及第二拼接部的顶面分别与板体的底面、顶面平齐,在所述第一拼接部的顶面设置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二拼接部的底面设置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拼接部与第二拼接部设置成,将第一块板体位于第一拼接部一侧面的顶边与第二块板体上第二拼接部的顶边接触并以两者的接触处为轴心,将第二块板体上的第一拼接部向第一块板体上的第二拼接部下方转动至第一块板体与第二块板体平行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对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形成限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部与第二拼接部均为挤塑板厚度的一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部与第二拼接部均与挤塑板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第一拼接部顶面的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拼接部的底面并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端面为c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端面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和两个第三边,两个所述第三边相互平行且均与第二边垂直,所述第一边为圆弧,且圆弧的轴心为第二拼接部的顶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侧向拼接式挤塑板,包括在挤塑板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宽度以及厚度均相同的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且第一拼接部在高度方向位于第二拼接部的下方,第一拼接部的底面以及第二拼接部的顶面分别与板体的底面、顶面平齐,在所述第一拼接部的顶面设置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二拼接部的底面设置第二限位部。本实用新型的侧向拼接式挤塑板,通过设置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能对拼接的两个挤塑板进行限位,避免两个挤塑板之间产生缝隙,从而提高保温效果。从而提高保温效果。从而提高保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帅 毕礼超 陈桂清 曹瑰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喜尔慧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3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