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弧铲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3198发布日期:2022-02-09 11:3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抹弧铲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抹弧铲刀,应用在建筑施工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规范中要求对阴角、管根处应做圆弧处理(抹弧)。而在现有实际施工中,缺乏专用工具用于抹弧,常需要用到几套工具切换配合操作。阴角或管根处抹弧时用堵漏王较多,因堵漏王用量小、硬化时间快,故现场施工时均采用小个的搅拌桶搅拌。现在市面普通采用的抹弧工具(如抹弧刀)因手柄角度限制,加上搅拌桶小个,操作不便,所以,施工后的搅拌桶的卫生清理多采用油灰刀。现有的对阴角、管根处做圆弧处理的流程及使用工具如下:先采用油灰刀在搅拌桶中铲料搅拌,再采用油灰刀铲料到要施工区域铺料,之后采用抹弧刀进行压光抹面,待施工完毕后还要采用钢丝刷配合油灰刀清理搅拌桶。其存在需要使用工具多、工序繁琐、操作复杂等缺点。因此,提供一种集铲料、搅拌、抹弧、铲料计量、搅拌桶清理功能于一体的、能简化抹弧工序、操作方便的抹弧铲刀已成为当务之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施工中对阴角、管根处做圆弧处理(抹弧)时,需要使用工具多、工序繁琐、操作复杂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抹弧铲刀,通过设计前端开口后端封闭且呈圆球面状的抹弧板,配合设置在抹弧板前端边沿处的板舌,使得该抹弧铲刀集铲料、搅拌、抹弧、铲料计量、搅拌桶清理等功能于一体,大大简化了抹弧工序,方便操作。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抹弧铲刀,包括抹弧板、连接杆和手柄,所述抹弧板沿横向延伸,所述抹弧板的纵向两侧分别向上弯折使得抹弧板沿纵向竖直方向进行剖切的截面呈圆弧状,抹弧板横向后端封闭且该封闭后端的外周壁呈部分圆球面,抹弧板横向前端开口,抹弧板横向前端边沿的中部在横向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抹弧板横向前端边沿纵向两侧的横向前方,并且由抹弧板横向前端边沿的中部向抹弧板横向前端边沿纵向两侧延伸过程中逐渐向横向后侧上方方向倾斜过渡形成中间向前凸出的板舌。
6.本申请的抹弧铲刀的抹弧板前端开口后端封闭,且呈弯弧状,即半密封半管状,使其具备了铲料功能,能精确配料,方便铲料计量。现有抹弧时常用的堵漏王搅拌经常因为与水的比例不合理造成过稀或过稠现象,现市面上大部分堵漏王的常用粉液质量比为1:0.3-0.4,结合密度换算后,用本抹弧铲刀时2.5铲堵漏王配1铲水即可,使用极其方便。抹弧板后端呈圆弧状结构方便用于阴角和管根处的抹弧操作。设置伸出的板舌使得铲粉、铲料、搅拌、搅拌桶清理更方便。
7.所述抹弧板封闭后端外周壁的圆球面为1/4圆球面。
8.优选的抹弧板后端圆弧形状在使抹弧效果最好的同时,确保了抹弧板铲料的大容量。
9.所述抹弧板横向前端边沿的中部与抹弧板横向前端边沿纵向两侧在横向方向上
的距离为14-16mm,所述抹弧板横向前端边沿形成弧形且该弧形的半径为24-26mm。所述抹弧板横向前端边沿形成的弧形所在平面与抹弧板延伸方向呈44-46
°
夹角。优选的板舌参数使得铲料、搅拌效果最佳。
10.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抹弧板的横向后端上方且与抹弧板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二连接杆沿平行抹弧板延伸方向延伸且设置于抹弧板横向后侧上方,该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抹弧板后端边沿中央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上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前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后端与前端手柄相连接,手柄自与第二连接杆连接部位起向横向后侧上方倾斜延伸且与第二连接杆呈134-136
°
夹角。
11.优选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手柄的连接方式和角度,使得抹弧板操作方便且省力,抹弧角度和效果佳。
12.所述连接杆为半径为7-9mm的实心圆管。
13.优选的连接杆轻便、结实。
14.所述抹弧板为金属抹弧板,所述连接杆为金属连接杆。
15.优选材质的抹弧板和连接杆牢固耐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申请的抹弧铲刀通过设计前端开口后端封闭且呈圆弧状的抹弧板,配合连接在抹弧板前端外沿处的板舌,使得该抹弧铲刀集铲料、搅拌、抹弧、铲料计量、搅拌桶清理等功能于一体,大大简化了抹弧工序,方便操作;
18.2)优选的抹弧板后端圆弧形状在使抹弧效果最好的同时,确保了抹弧板铲料的大容量;
19.3)优选的板舌参数使得铲料、搅拌效果最佳;
20.4)优选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手柄的连接方式和角度,使得抹弧板操作方便且省力,抹弧角度和效果佳。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抹弧铲刀立体图。
22.标号说明:
23.抹弧板1、连接杆2、手柄3、板舌4、圆球面5、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抹弧铲刀,包括抹弧板1、连接杆2和手柄3,所述抹弧板1沿横向延伸,所述抹弧板1的纵向两侧分别向上弯折使得抹弧板1沿纵向竖直方向进行剖切的截面呈圆弧状,抹弧板1横向后端封闭且该封闭后端的外周壁呈部分圆球面5,抹弧板1横向前端开口,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的中部在横向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纵向两侧的横向前方,并且由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的中部向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纵向两侧延伸过程中逐渐向横向后侧上方方向倾斜过渡形成中间向前凸出的板舌4。
26.所述抹弧板1封闭后端外周壁的圆球面5为1/4圆球面。
27.所述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的中部与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纵向两侧在横向方向上的距离为14-16mm,所述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形成弧形且该弧形的半径为24-26mm。
28.所述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形成的弧形所在平面与抹弧板1延伸方向呈44-46
°
夹角。
29.所述连接杆2包括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第一连接杆2-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抹弧板1的横向后端上方且与抹弧板1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二连接杆2-2沿平行抹弧板1延伸方向延伸且设置于抹弧板1横向后侧上方,该第一连接杆2-1的下端与抹弧板1后端边沿中央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2-1上端与第二连接杆2-2的前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杆2-2的后端与前端手柄3相连接,手柄3自与第二连接杆2-2连接部位起向横向后侧上方倾斜延伸且与第二连接杆2-2呈134-136
°
夹角。
30.所述连接杆2为半径为7-9mm的实心圆管。
31.所述抹弧板1为金属抹弧板,所述连接杆2为金属连接杆。
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抹弧铲刀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任何改进或替换,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抹弧铲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抹弧板(1)、连接杆(2)和手柄(3),所述抹弧板(1)沿横向延伸,所述抹弧板(1)的纵向两侧分别向上弯折使得抹弧板(1)沿纵向竖直方向进行剖切的截面呈圆弧状,抹弧板(1)横向后端封闭且该封闭后端的外周壁呈部分圆球面(5),抹弧板(1)横向前端开口,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的中部在横向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纵向两侧的横向前方,并且由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的中部向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纵向两侧延伸过程中逐渐向横向后侧上方方向倾斜过渡形成中间向前凸出的板舌(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弧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弧板(1)封闭后端外周壁的圆球面(5)为1/4圆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抹弧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的中部与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纵向两侧在横向方向上的距离为14-16mm,所述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形成弧形且该弧形的半径为24-26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抹弧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弧板(1)横向前端边沿形成的弧形所在平面与抹弧板(1)延伸方向呈44-46
°
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抹弧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包括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第一连接杆(2-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抹弧板(1)的横向后端上方且与抹弧板(1)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二连接杆(2-2)沿平行抹弧板(1)延伸方向延伸且设置于抹弧板(1)横向后侧上方,该第一连接杆(2-1)的下端与抹弧板(1)后端边沿中央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2-1)上端与第二连接杆(2-2)的前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杆(2-2)的后端与前端手柄(3)相连接,手柄(3)自与第二连接杆(2-2)连接部位起向横向后侧上方倾斜延伸且与第二连接杆(2-2)呈134-136
°
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抹弧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为半径为7-9mm的实心圆管。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抹弧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弧板(1)为金属抹弧板,所述连接杆(2)为金属连接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抹弧铲刀,包括抹弧板、连接杆和手柄,所述抹弧板沿横向延伸,所述抹弧板的纵向两侧分别向上弯折使得抹弧板沿纵向竖直方向进行剖切的截面呈圆弧状,抹弧板横向后端封闭且该封闭后端的外周壁呈部分圆球面,抹弧板横向前端开口。该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施工中对阴角、管根处做圆弧处理(抹弧)时,需要使用工具多、工序繁琐、操作复杂等缺点,通过设计前端开口后端封闭且呈圆球面状的抹弧板,配合设置在抹弧板前端边沿处的板舌,使得该抹弧铲刀集铲料、搅拌、抹弧、铲料计量、搅拌桶清理等功能于一体,大大简化了抹弧工序,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