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接排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7582发布日期:2021-12-29 16:5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接排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间接排水机构。


背景技术:

2.建筑给排水规范要求冷凝水及阳台雨水需要间接排水,间接排水的目的是防止下水道臭气进入户内。
3.现有技术的阳台排水施工中,需要在排水立管的旁边开设一个排水口与排水立管进行连通,导致阳台排水施工的工作量增大,影响施工的效率,且阳台上的排水口对阳台的水排出的不干净,导致阳台上容易产生积水。
4.目前间接排水主要是通过排入雨水口或排水明沟来实现,有时候雨水口或排水明沟较远,需要增加很长的排水出户管,不仅增加了管道成本,还增加了管道堵塞风险;有时候会为了间接排水单独设置雨水口,造成浪费。因此亟需一种间接排水机构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水效率高、效果好的间接排水机构。
6.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间接排水机构,包括设在墙体一侧的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阳台的上排水构件,所述排水管路下端或尾端设置有一个能将紊乱排水水流变为宁静正常水流的下排水构件,所述上排水构件之间通过下水管连通,所述下水管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墙体上,所述上排水构件和下排水构件之间通过立管连接,所述立管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墙体上,所述下排水构件连通至室外水井,所述下排水构件包括有主体管和上锥体,所述主体管和上锥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主体管的外部一体成型有集水斗,所述上锥体的内部一体成型有锥形斗;
7.所述上锥体的顶部外壁一体成型有上连接管,所述主体管的底部外壁一体成型有下连接管。
8.作为优选,所述上排水构件为防臭地漏。
9.作为优选,所述上排水构件与下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下排水构件与排水管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垫。
10.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的高度大于150mm,所述过滤网的上端面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利用上锥体、主体管和过滤网,通过上锥体和立管之间设置过滤网,当在立管底部安装该间接排水的下排水构件时,冷凝水或阳台雨水等在立管底部实现间接排水,立管雨水或冷凝水可以直接接入室外水井,避免额外增加管道排出管或增加间接排水雨水口;
12.(2)本而阳台上安装防臭地漏式的上排水构件,防止阳台上的积水无法全部排出,
因此实现了阳台积水排出干净的效果,使得阳台的排水效果更好;
13.(3)本申请下排水构件利用锥形斗,主体管和上锥体形成膨大型的结构,再通过锥形斗的锥形设计,使得下水管内部的水能够顺利低噪音的排入室外水井,进而实现了防止下水管内部的水飞溅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椎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墙体、2阳台、3第一支撑架、4下排水构件、5立管、6下水管、7弯管、8上排水构件、9第二支撑架、10上锥体、11主体管、12下连接管、13上连接管、18集水斗、15过滤网、16锥形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设在墙体上的间接排水机构,包括设在墙体1一侧的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阳台2的上排水构件8,上排水构件8根据各户型的墙体和阳台数量设置;排水管路下端或尾端设置有一个下排水构件4,下排水机构能将紊乱排水水流变为宁静正常水流的,本申请的上排水构件8优选为防臭地漏,能够有效防臭气和防止堵塞和返水。
20.上排水构件8之间通过下水管6连通,下水管6通过第一支撑架3固定在墙体1上,上排水构件8和下排水构件4之间通过立管5连通,所述立管5通过第二支撑架3固定在墙体1上,所排水构件4连通至室外水井7,下排水构件4包括有主体管11和上锥体10,主体管11和上锥体10之间设置有过滤网15,利用过滤网15使得阳台上的水能够顺利的进入主体管11内部,并且还能对杂物进行阻拦的作用;为了提高排水效率,主体管11的外部一体成型有集水斗18,所述上锥体10的内部一体成型有锥形斗16,利用锥形斗16对水起到导流的作用,防止水飞溅到阳台上。
21.本申请的上锥体10的顶部外壁一体成型有上连接管13,主体管11的底部外壁一体成型有下连接管12,上连接管13和下连接管12的外部均具有螺纹。本申请上排水构件连接方式为:上排水构件8的下连接管12与下水管6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上排水构件8利用螺纹与下水管6进行连接,使得上排水构件的组装更加方便。
22.本申请的本申请的上排水构件8与下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下排水构件与排水管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垫,利用密封垫防止阳台2上的杂物进入上排水构件8内部。
23.本申请的下排水构件4的下连接管12通过螺纹连接有排水管5,排水管5的底端连接有下水井7,防止水从下连接管12排出时冲击地面,防止造成水冲击地面而损坏的现象;为了便于安装,所述过滤网15的高度大于150mm,所述过滤网15的上端面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当需要对排水构件进行组装时,把上排水构件8安装在阳台2上,把下排水构件4安装在地面3的室外水井上,把下排水构件4与上
排水构件8的下连接管12进行固定连接,把两个上排水构件8之间与下水管6进行固定连接,把下水管6的底端与上排水构件8的上连接管13进行螺纹连接,把排水管5的上端与上排水构件8的下连接管12进行螺纹连接。当有积水时,积水通过排水管路流下进入下排水构件,集水斗18进行汇聚,并穿过过滤网15进入下水管6和排水管5的内部,当下水管6内部经过下排水构件4的锥形斗16内部时,通过锥形斗16对水进行导流并进入排水管5的内部,使得水不会从下排水构件4的过滤网15飞溅到下排水构件4的外部,然后水通过排水井进行流出,利用下排水构件4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使得从排水管5流出水对地面造成的冲击损坏减小,同时使得水流变急水流截面变小,避免在过滤网洒到室外,污染环境或者影响美观。
25.本申请利用上锥体、主体管和过滤网,通过上锥体和立管之间设置过滤网,当在立管底部安装该间接排水的下排水构件时,冷凝水或阳台雨水等在立管底部实现间接排水,立管雨水或冷凝水可以直接接入室外水井,避免额外增加管道排出管或增加间接排水雨水口;而阳台上安装防臭地漏式的上排水构件,防止阳台上的积水无法全部排出,因此实现了阳台积水排出干净的效果,使得阳台的排水效果更好。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间接排水机构,包括设在墙体一侧的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路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阳台的上排水构件,所述排水管路下端或尾端设置有一个能将紊乱排水水流变为宁静正常水流的下排水构件,所述上排水构件之间通过下水管连通,所述下水管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墙体上,所述上排水构件和下排水构件之间通过立管连接,所述立管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墙体上,所述下排水构件连通至室外水井,所述下排水构件包括有主体管和上锥体,所述主体管和上锥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主体管的外部一体成型有集水斗,所述上锥体的内部一体成型有锥形斗;所述上锥体的顶部外壁一体成型有上连接管,所述主体管的底部外壁一体成型有下连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水构件为防臭地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水构件与下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下排水构件与排水管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高度大于150mm,所述过滤网的上端面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接排水机构,排水管路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阳台的上排水构件,排水管路下端或尾端设置有一个能将紊乱排水水流变为宁静正常水流的下排水构件,上排水构件之间通过下水管连通,下水管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墙体上,上排水构件和下排水构件之间通过立管连接,立管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墙体上,下排水构件连通至室外水井,下排水构件包括有主体管和上锥体。本申请利用上锥体、主体管和过滤网,通过上锥体和立管之间设置过滤网,当在立管底部安装该间接排水的下排水构件时,冷凝水或阳台雨水等在立管底部实现间接排水,立管雨水或冷凝水可以直接接入室外水井,避免额外增加管道排出管或增加间接排水雨水。外增加管道排出管或增加间接排水雨水。外增加管道排出管或增加间接排水雨水。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 叶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4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