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3133发布日期:2022-06-02 01:52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吊篮机构,具体为一种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


背景技术:

2.某类高层建筑顶部外围结构为上下两道花架梁,在进行建筑物的外墙施工时,需要在该建筑物顶部搭设吊篮的悬挂机构。但是目前建筑越来越追求建筑效果,屋顶设置较高的花架梁,常规配重式吊篮无法正常搭设。因此需要结合这种带有花架梁的建筑结构,设计一种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吊篮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当前高层建筑屋顶设有花架梁时无法正常设置配重式吊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
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包括吊篮支臂、篮筐以及平行排列的上下两道花架梁;位于上方的第一道花架梁顶部水平锚固有第一钢埋板,第一钢埋板上竖直固定有立柱,吊篮支臂水平固定在立柱顶部,吊篮支臂的排布方向与花架梁垂直;吊篮支臂的前端通过第一钢丝绳与篮筐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二道花架梁的后侧面上通过化学锚栓固定有第二钢埋板,第二钢埋板上焊接有一对呈背靠背排列的l型加工件,背靠背的部分呈竖直排列且该部分上开有钢丝绳连接孔;吊篮支臂的末端与钢丝绳连接孔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绳。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述安装连接结构,将立柱作为前支承系统设在第一道花架梁顶部,后配重系统取消,用钢丝绳代替,具体做法是:在屋顶第二道花架梁处用化学锚栓埋设第二钢埋板,在钢埋板上焊接l型钢件,用第二钢丝绳将吊篮支臂后端与l型钢件连接。这种结构取消了传统施工中采用的配重结构,屋面的施工不再受到影响,可以与外墙施工同步进行,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6.图1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7.图2 本实用新型上部结构示意图(第一道花架梁)。
8.图3本实用新型下部结构示意图(第二道花架梁)。
9.图4为图2中a的截面放大剖视图。
10.图5为图3中b的放大侧视图。
11.1-吊篮支臂,2-篮筐,3-第一道花架梁,4-第二道花架梁,5-第一钢埋板,6-立柱,7-第一钢丝绳,8-第二钢埋板,9-l型加工件,10-化学锚栓,11-钢丝绳连接孔,12-第二钢丝绳,13-加强托件,14-加固件,15-螺栓,16-木板,17-斜撑,18-立撑,19-滑轮,20-第三钢丝绳,21-花篮螺栓,22-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12.实施例1
13.如图1、2、3、5所示,一种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包括吊篮支臂1、篮筐2以及平行排列的上下两道花架梁;位于上方的第一道花架梁3顶部水平锚固有第一钢埋板5,第一钢埋板5上竖直固定有立柱6,吊篮支臂1水平固定在立柱6顶部,吊篮支臂1的排布方向与花架梁垂直;吊篮支臂1的前端通过第一钢丝绳7与篮筐2连接;第二道花架梁4的后侧面上通过化学锚栓10固定有第二钢埋板8,第二钢埋板8上焊接有一对呈背靠背排列的l型加工件9,背靠背的部分呈竖直排列且该部分上开有钢丝绳连接孔11;吊篮支臂的末端与钢丝绳连接孔11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绳12。第二钢丝绳12呈斜拉结构,能够拉紧吊篮支臂。上述连接结构使用材料少且连接牢固,屋面施工和外墙施工可以同步进行。
14.实施例2
15.如图2、4所示,还包括加强托件13和多对加固件14,加固件14为角钢,加强托件13为槽钢;加强托件13呈水平布置,底部与立柱6焊接;所述吊篮支臂1采用方钢,放置于槽钢内且前后两端均伸出槽钢;每对角钢分布在槽钢的翼板两外侧并与槽钢的翼板焊接,角钢上方伸出槽钢的腹板,每对角钢的伸出部分之间通过螺栓15相连接且螺栓15穿过方钢。加强托件13、多对加固件14以及与吊篮支臂1的连接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强吊篮支臂1的强度,确保施工安全。图4是图2中a的区域的纵截面放大图。
16.实施例3
17.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方钢底部与槽钢腹板之间通过木板16垫实。
18.实施例4
19.如图2所示,还包括斜撑17;所述斜撑17一端固定在第一道花架梁3顶部的第一钢埋板5上,另一端固定在加强托件13的中后段底部。斜撑17可以进一步增强吊篮支臂1的强度,以及整个机构的稳定性。
20.实施例5
21.吊篮支臂1的中部上方固定有立撑18,立撑18连接位置位于立柱正上方;立撑18的顶部安装有滑轮19;吊篮支臂1的前端与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三钢丝绳20且第三钢丝绳20滑动绕过滑轮19顶部。第三钢丝绳能够沿滑轮滑动,适应并调整吊篮支臂1的受力状况,能够进一步增强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以及适应性。
22.实施例6
23.如图2、3所示第一、第二、第三钢丝绳规格相同,第二钢丝绳12与钢丝绳连接孔11通过花篮螺栓21实现拉紧;第三钢丝绳20与吊篮支臂1后端也通过花篮螺栓21实现拉紧;钢丝绳连接孔11为两个,上下排布,为水平长孔,便于调节拉紧位置以及拉紧程度。
24.第一、第二钢埋板规格为300
×
200
×
8mm,l型钢加工件规格为120
×
110
×
60
×
8mm,角钢为4#角钢,厚度4mm,加强托件的槽钢为10#槽钢,长1700mm,角钢之间的螺栓为m12
×
110不锈钢螺栓,固定第一、第二钢埋板采用m12化学锚栓;花架梁截面为矩形,高度和宽度分别为700mm和600mm,立柱与槽钢之间、立柱与第一钢埋板之间焊缝为6mm,立柱和斜撑也采用10#槽钢,立柱高度500mm,其中立柱为一对槽钢;吊篮支臂长度为3000mm,采用80
×
80
×
4mm的方钢,立撑位于吊篮支臂中心,高600mm,花篮螺栓规格为m22;第一、第二、第三钢丝绳采用
ϕ 8.3的钢丝绳;第三钢丝绳在吊篮支臂前端的连接点到立撑中心的水平间距为
1500mm,第三钢丝绳在吊篮支臂后端的连接点到立撑中心的水平间距为1560mm。
25.10#槽钢、后置钢板为q235b,化学锚栓螺杆强度等级为5.8级,焊接位置所用电焊条为e4303。


技术特征:
1.一种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包括吊篮支臂(1)、篮筐(2)以及平行排列的上下两道花架梁;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第一道花架梁(3)顶部水平锚固有第一钢埋板(5),第一钢埋板(5)上竖直固定有立柱(6),吊篮支臂(1)水平固定在立柱(6)顶部,吊篮支臂(1)的排布方向与花架梁垂直;吊篮支臂(1)的前端通过第一钢丝绳(7)与篮筐(2)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二道花架梁(4)的后侧面上通过化学锚栓(10)固定有第二钢埋板(8),第二钢埋板(8)上焊接有一对呈背靠背排列的l型加工件(9),背靠背的部分呈竖直排列且该部分上开有钢丝绳连接孔(11);吊篮支臂(1)的末端与钢丝绳连接孔(11)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绳(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托件(13)和多对加固件(14),加固件(14)为角钢,加强托件(13)为槽钢;加强托件(13)呈水平布置,底部与立柱(6)焊接;所述吊篮支臂(1)采用方钢,放置于槽钢内且前后两端均伸出槽钢;每对角钢分布在槽钢的翼板两侧并与槽钢的翼板焊接,角钢上方伸出槽钢的腹板,每对角钢的伸出部分之间通过螺栓(15)相连接且螺栓(15)穿过方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方钢底部与槽钢腹板之间通过木板(16)垫实。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撑(17);所述斜撑(17)一端固定在第一道花架梁(3)顶部的第一钢埋板(5)上,另一端固定在加强托件(13)的中后段底部。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吊篮支臂(1)的中部上方固定有立撑(18),立撑(18)连接位置位于立柱(6)正上方;立撑(18)的顶部安装有滑轮(19);吊篮支臂(1)的前端与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三钢丝绳(20)且第三钢丝绳(20)滑动绕过滑轮(19)顶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第三钢丝绳规格相同,第二钢丝绳(12)与钢丝绳连接孔(11)通过花篮螺栓(21)实现拉紧;第三钢丝绳(20)与吊篮支臂(1)后端也通过花篮螺栓(21)实现拉紧;钢丝绳连接孔(11)为两个,上下排布,为水平长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吊篮机构,具体为一种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解决了当前高层建筑屋顶设有花架梁时无法正常设置配重式吊篮的技术问题。一种附着于双层花架梁上的无配重吊篮搭设装置,包括吊篮支臂、篮筐以及平行排列的上下两道花架梁;位于上方的第一道花架梁顶部水平锚固有第一钢埋板,第一钢埋板上竖直固定有立柱,吊篮支臂水平固定在立柱顶部;吊篮支臂的前端通过第一钢丝绳与篮筐连接;第二道花架梁的后侧面上通过化学锚栓固定有第二钢埋板,第二钢埋板上焊接有一对呈背靠背排列的L型加工件,背靠背的部分呈竖直排列且该部分上开有钢丝绳连接孔;吊篮支臂的末端与钢丝绳连接孔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绳。钢丝绳。钢丝绳。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军 李昌成 刘艳红 文永刚 张国栋 常利辉 张鑫 张聪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昌陆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4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