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9501发布日期:2022-03-23 17:01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进步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高层楼宇的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建筑。而作为建筑物中的人防工程,是诸多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人防墙体施工时,传统加焊钢筋内撑条施工工艺存在以下缺陷:采用钢筋内撑依然存在渗漏风险;2、钢筋焊接对竖向主筋存在局部破坏;3、施工操作繁琐,如焊接位置未完全对照则合模困难等。
4.因此,改进现有的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避免施工工艺造成的人防墙体渗漏风险,减少焊接对人防墙体主筋的破坏,提高人防墙体施工质量的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安装在墙体模板之间的墙体钢筋上,所述墙体钢筋由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绑扎而成,墙体模板分布在墙体钢筋的两侧,两侧墙体模板之间安装有止水螺杆;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内撑条,所述内撑条水平放置于水平钢筋上,内撑条两端垂直抵在两侧墙体模板内端面上。
8.所述内撑条包括短钢筋和设置短钢筋两端的塑料堵头,所述短钢筋两端设有弧形弯折,所述弧形折弯搭放在水平钢筋上。
9.所述塑料堵头螺纹连接在短钢筋两端。
10.所述塑料堵头为柱形,塑料堵头的前端面用于与墙体模板接触。
11.所述塑料堵头为锥形,塑料堵头的锥形底面用于与墙体模板接触。
12.所述弧形弯折为半圆形,其直径为10mm。
13.积极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施工的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防水能力强,在短钢筋两头加设塑料堵头,在墙体浇筑之后将塑料堵头凿取,再使用防水砂浆填塞,增强防水能力;2、操作快捷、施工方便,无需焊接,减少对主筋破坏,在内撑条上设置两处弧形弯折,施工时将弧形弯折直接放在水平钢筋上即可,无需在水平钢筋上焊接,可避免焊接带来的竖向主筋破坏;同时利用弧形弯折有效进行可活动支撑,配合止水丝杆加固体系,使合模加固更加简单快捷;3、内撑条可调整,提高施工质量,由于内撑条位置可以调整,可在安装单边模板后再次校正,可提高墙体垂平度合格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结构图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撑条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撑条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为:竖向钢筋1、水平钢筋2、墙体模板3、内撑条4、短钢筋41、弧形弯折42、塑料堵头43。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实用新型。
19.实施例1
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安装在墙体模板3之间的墙体钢筋上,所述墙体钢筋由竖向钢筋1和水平钢筋2绑扎而成,墙体模板3分布在墙体钢筋的两侧,两侧墙体模板3之间安装有止水螺杆(图中未画出,其主要是用于浇筑时,起到固定墙体模板3,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的作用,浇筑后以保证墙体的不透水性,其是现有建筑中常用的构件,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内撑条4,所述内撑条4水平放置于水平钢筋2上,内撑条4两端垂直抵在两侧墙体模板3内端面上。
21.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内撑条4包括短钢筋41和设置短钢筋41两端的塑料堵头43,所述短钢筋41两端设有弧形弯折42,根据需要弧形弯折最好设置为半圆形,其直径为10mm,所述弧形折弯42搭放在水平钢筋2上。本实施例中塑料堵头43设置为柱形,支撑时塑料堵头的前端面用于与墙体模板3接触。
22.由于内撑条4上设置两处弧形弯折42,施工时将弧形弯折42直接放在水平钢筋2上即可,无需在水平钢筋2上焊接,可避免焊接带来的竖向主筋破坏;同时利用弧形弯折42有效进行可活动支撑,配合止水丝杆加固体系,使合模加固更加简单快捷。
2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便于调整塑料堵头43与墙体模板3之间的距离,所述塑料堵头43螺纹连接在短钢筋41两端。
24.使用本实施例的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施工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时,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25.步骤1、墙体钢筋绑扎,包括竖向钢筋1和水平钢筋2;
26.步骤2、将内撑条4的弧形弯折42放置在水平钢筋上;
27.步骤3、安装单边墙体模板3;
28.步骤4、使用激光水平仪进行单边墙体模板3位置校正;
29.步骤5、调整内撑条4,根据校正后的墙体模板3位置调整内撑条4,保证内撑条4与墙体模板3垂直;
30.步骤6、安装止水螺杆;
31.步骤7、安装另一侧墙体模板3;
32.步骤8、使用激光水平仪进行另一侧墙体模板3位置进行最终校正;
33.步骤9、浇筑混凝土;
34.步骤10、拆除墙体模板3;
35.步骤11、凿取塑料堵头43;
36.步骤12、防水砂浆封堵填塞,凿取塑料堵头43并切除外漏钢筋头,在使用防水砂浆封堵,在外墙一侧还应涂刷一道js防水涂料,增强防水能力。
37.实施例2
38.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塑料堵头43为锥形,塑料堵头43的锥形底面用于与墙体模板3接触,锥形的塑料堵头43的锥形底面与墙体模板3的接触面积大,支撑更加稳固。
39.使用本实施例的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施工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时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40.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施工的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防水能力强,在短钢筋两头加设塑料堵头,在墙体浇筑之后将塑料堵头凿取,再使用防水砂浆填塞,增强防水能力;2、操作快捷、施工方便,无需焊接,减少对主筋破坏,在内撑条上设置两处弧形弯折,施工时将弧形弯折直接放在水平钢筋上即可,无需在水平钢筋上焊接,可避免焊接带来的竖向主筋破坏;同时利用弧形弯折有效进行可活动支撑,配合止水丝杆加固体系,使合模加固更加简单快捷;3、内撑条可调整,提高施工质量,由于内撑条位置可以调整,可在安装单边模板后再次校正,可提高墙体垂平度合格率。
4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安装在墙体模板之间的墙体钢筋上,所述墙体钢筋由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绑扎而成,墙体模板分布在墙体钢筋的两侧,两侧墙体模板之间安装有止水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内撑条,所述内撑条水平放置于水平钢筋上,内撑条两端垂直抵在两侧墙体模板内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条包括短钢筋和设置短钢筋两端的塑料堵头,所述短钢筋两端设有弧形弯折,所述弧形折弯搭放在水平钢筋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堵头螺纹连接在短钢筋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堵头为柱形,塑料堵头的前端面用于与墙体模板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堵头为锥形,塑料堵头的锥形底面用于与墙体模板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弯折为半圆形,其直径为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支撑结构,安装在墙体模板之间的墙体钢筋上,所述墙体钢筋由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绑扎而成,墙体模板分布在墙体钢筋的两侧,两侧墙体模板之间安装有止水螺杆;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内撑条,所述内撑条水平放置于水平钢筋上,内撑条两端垂直抵在两侧墙体模板内端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施工工艺造成的人防墙体渗漏风险,减少焊接对人防墙体主筋的破坏,提高人防墙体施工质量。提高人防墙体施工质量。提高人防墙体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连厚舫 蔡永磊 赵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30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