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7838发布日期:2022-04-14 21:46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


背景技术:

2.金属屋面是指以金属材料作为屋面系统的承重和连接骨架,利用金属板作为屋面系统承重或防水材料,配合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构造,实现屋面系统的各项功能要求的一种屋面形式。有组织排水作为金属屋面的重要功能,如何有组织的将各类建筑表皮形式下汇集的雨水有组织的导入天沟,成为金属屋面防水的重中之重。
3.公共建筑通常是各个地方地标性建筑,屋顶表皮通常不规则且表皮等高线复杂多变。金属屋面板通常为带有一定波高的压型板,已经能实现有组织的排水,但是由于表皮交接情况复杂,会有两个面相交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计一种导水槽,将两个面的汇水有组织的排入天沟或下一段屋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以解决金属屋面板两面相交处的排水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包括:外层防水板、内层防水板、屋面板、柔性防水层以及二号防水层;其中,
6.所述外层防水板两边对称设有凸条,凸条之间的凹槽为导水槽;所述内层防水板的结构与外层防水板的结构相同,内层防水板嵌合到外层防水板下方;
7.所述屋面板两面相交处的端头为斜口;外层防水板设置到两个屋面板的斜口之间,且外层防水板的两端对应地与屋面板焊接;在凹槽表面以及外层防水板与屋面板焊接处设置有所述柔性防水层;
8.所述二号防水层固定设置在内层防水板下面。
9.较佳地,所述外层防水板和屋面板均由铝镁锰合金制成;屋面板的厚度为1mm。
10.较佳地,所述内层防水板由1.5mm厚的镀锌钢板折弯而成。
11.较佳地,所述二号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柔性防水和钢性防水的结合,避免了导水槽发生渗漏的情况,实现屋面有组织排水。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层防水板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层防水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包括:外层防水板1、内层防水板2、屋面板3、柔性防水层4以及二号防水层5;
19.所述外层防水板1两边对称设有凸条11,凸条11之间的凹槽12为导水槽;所述内层防水板2的结构与外层防水板1的结构相同,内层防水板2嵌合到外层防水板1下方;
20.所述屋面板3两面相交处的端头为斜口31;外层防水板1设置到两个屋面板3的斜口31之间,且外层防水板1的两端对应地与屋面板3采用氩弧焊的方式焊接;在凹槽12表面以及外层防水板1与屋面板3焊接处设置有所述柔性防水层4,用以覆盖住导水槽及焊缝;柔性防水层具备一定拉伸性能,能适应屋面温度伸缩产生的变形,保证表层柔性防水不被拉裂;所述二号防水层5固定设置在内层防水板2下面。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铝合金的可焊接性能及柔性防水层的可适应变形能力,将屋面汇水有组织的排入天沟或下段屋面。
21.具体地,所述外层防水板1和屋面板3均由铝镁锰合金制成;屋面板3的厚度为1mm,规格为65/300、aa3004-h46;所述内层防水板2由1.5mm厚的镀锌钢板折弯而成;内层防水板兼具临时防火层,由于在铝焊的时候能产生600℃的高温,1.5mm厚镀锌钢板的熔点高,能保护屋面板下二道防水层在铝焊的时候不被熔透;所述二号防水层5的厚度为1.5mm,二号防水层5为tpo材料。
22.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首先将二号防水层5裁切成需要长度,将二号防水层5平铺固定在岩棉基层上,其次将1.5mm厚镀锌钢板折弯成需要的内层防水板,并用自攻钉将其与屋面檩条固定作为内层钢板防水层;然后铺装铝镁锰合金制成的屋面板、定位导水槽,铝镁锰屋面板端头为斜口,用工具将板肋端头加紧;之后将铝镁锰合金制成的外层防水板就位,采用氩弧焊将外层防水板与屋面板焊接,板肋端头焊接;最后在外层防水板的导水槽表面及铝焊位置覆盖一层柔性防水层。
2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防水板(1)、内层防水板(2)、屋面板(3)、柔性防水层(4)以及二号防水层(5);其中,所述外层防水板(1)两边对称设有凸条(11),凸条(11)之间的凹槽(12)为导水槽;所述内层防水板(2)的结构与外层防水板(1)的结构相同,内层防水板(2)嵌合到外层防水板(1)下方;所述屋面板(3)两面相交处的端头为斜口(31);外层防水板(1)设置到两个屋面板(3)的斜口(31)之间,且外层防水板(1)的两端对应地与屋面板(3)焊接;在凹槽(12)表面以及外层防水板(1)与屋面板(3)焊接处设置有所述柔性防水层(4);所述二号防水层(5)平铺设置在内层防水板(2)下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防水板(1)和屋面板(3)均由铝镁锰合金制成;屋面板(3)的厚度为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防水板(2)由1.5mm厚的镀锌钢板折弯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防水层(5)的厚度为1.5mm。

技术总结
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结构,包括:外层防水板、内层防水板、屋面板、柔性防水层以及二号防水层;外层防水板两边对称设有凸条,凸条之间的凹槽为导水槽;内层防水板的结构与外层防水板的结构相同,内层防水板嵌合到外层防水板下方;屋面板两面相交处的端头为斜口;外层防水板设置到两个屋面板的斜口之间,且外层防水板的两端对应地与屋面板焊接;在凹槽表面以及外层防水板与屋面板焊接处设置有柔性防水层;二号防水层固定设置在内层防水板下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柔性防水和钢性防水的结合,避免了导水槽发生渗漏的情况,实现屋面有组织排水。实现屋面有组织排水。实现屋面有组织排水。


技术研发人员:刘如刚 焦云川 李伦 周云 李超群 阴立伟 颜晓萍 秦国智 杨洪 田汉青 梁龙凡 许伟 吕思柏 蔡情龙 郭春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1
技术公布日:2022/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