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5343发布日期:2022-05-18 19:3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管桩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管桩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混凝土拼装入模、布料、合模、张拉、离心成型、蒸养、拆模、检验、压蒸以及入库等多个工序,其中高温水蒸汽养护对于管桩水化硬化程度、强度发展、耐久性等均有着重要影响,蒸养是作为管桩生产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序。但是传统的管桩蒸养设备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3.传统的高温水蒸汽养护方式为直接往蒸养池里通入蒸汽,蒸汽热量散布至蒸养池整个空间,然而在蒸养池中堆叠有大量的混凝土管桩,蒸汽难以渗透至管桩的间隙,进而对于管桩的蒸养效果有限,影响管桩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以解决现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蒸养存在蒸汽渗透效果不足的问题,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能够保证大批量的混凝土管桩同时进行蒸养操作,提高混凝土的蒸养效果。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包括蒸汽腔室、支撑板、引水管、加热室、温度探头、控制器和分流管,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上下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蒸汽腔室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块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有单个用于放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容置槽,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上开设有多个蒸汽出口,多个所述蒸汽出口一一对应地朝向多个所述容置槽,所述蒸汽腔室的底部连接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连接所述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分流管的底部连接所述加热室,所述分流管分别连通多个所述蒸汽管,所述温度探头设置于所述蒸汽腔室中,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温度探头和所述加热装置。
6.进一步的,所述蒸汽腔室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限压阀。
7.进一步的,所述蒸汽腔室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
8.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蒸养操作时,可将多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分别放置于多个所述容置槽中,通过所述限位块将相邻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分离,避免相互堆叠的问题,同时所述加热室中对蒸汽腔室引流的冷凝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通过所述分流管将蒸汽引流至多个蒸汽管中,再通过多个蒸汽出口分别对多个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蒸汽供应,进而能够有效保证蒸汽与混凝土管桩之间的接触,避免蒸汽渗透不充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能够保证大批量的混凝土管桩同时进行蒸养操作,提高混凝土的蒸养效果。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包括蒸汽腔室5、支撑板3、引水管13、加热室14、温度探头9、控制器12和分流管10,所述支撑板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3上下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蒸汽腔室5中,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块7,多个所述限位块7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块7之间形成有单个用于放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容置槽8,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蒸汽管4,所述蒸汽管4上开设有多个蒸汽出口11,多个所述蒸汽出口11一一对应地朝向多个所述容置槽8,所述蒸汽腔室5的底部连接有引水管13,所述引水管13连接所述加热室14,所述加热室14中设置有加热装置15,所述分流管10的底部连接所述加热室14,所述分流管10分别连通多个所述蒸汽管4,所述温度探头9设置于所述蒸汽腔室5中,所述控制器12分别电连接所述温度探头9和所述加热装置15。
14.所述蒸汽腔室5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2,所述出气口2上设置有限压阀1。
15.所述蒸汽腔室5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6。
16.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蒸养操作时,可将多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分别放置于多个所述容置槽8中,通过所述限位块7将相邻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分离,避免相互堆叠的问题,同时所述加热室14中对蒸汽腔室5引流的冷凝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通过所述分流管10将蒸汽引流至多个蒸汽管4中,再通过多个蒸汽出口11分别对多个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蒸汽供应,进而能够有效保证蒸汽与混凝土管桩之间的接触,避免蒸汽渗透不充分的问题。
1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腔室、支撑板、引水管、加热室、温度探头、控制器和分流管,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上下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蒸汽腔室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块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有单个用于放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容置槽,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上开设有多个蒸汽出口,多个所述蒸汽出口一一对应地朝向多个所述容置槽,所述蒸汽腔室的底部连接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连接所述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分流管的底部连接所述加热室,所述分流管分别连通多个所述蒸汽管,所述温度探头设置于所述蒸汽腔室中,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温度探头和所述加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腔室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限压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腔室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养温控系统,包括蒸汽腔室、支撑板、引水管、加热室、温度探头、控制器和分流管,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块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有单个用于放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容置槽,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上开设有多个蒸汽出口,多个所述蒸汽出口一一对应地朝向多个所述容置槽,所述蒸汽腔室的底部连接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连接所述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分流管的底部连接所述加热室,所述分流管分别连通多个所述蒸汽管。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蒸养存在蒸汽渗透效果不足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庆 邵万库 卢一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智浩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