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6463发布日期:2022-05-11 15:2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浇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2.pccp管是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简写pccp),是指在带有钢筒的高强混凝土管芯上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再在其上喷制致密的水泥砂浆保护层而制成的输水管,它是由薄钢板、高强钢丝和混凝土构成的复合管材,它充分而又综合地发挥了钢材的抗拉、易密封和混凝土的抗压、耐腐蚀性能,具有高密封性、高强度和高抗渗的特性。pccp管在生产时需要通过浇注装置将混凝土料填充到放置好的管道内模和管道外模之间的缝隙里,但是目前在对pccp管进行浇注的过程中,浇注在管道内模和外模的缝隙之间的混凝土中产生的气孔缺陷较多,混凝土的密实效果不好,严重影响pccp管的质量。因此,现有技术中仍存在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解决目前在对pccp管进行浇注时,浇注在管道内模和外模缝隙之间的混凝土中产生的气孔缺陷较多,混凝土的密实效果不好,严重影响pccp管的质量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5.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导料锥、竖直设置的连杆,连杆与导料锥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从导料锥的顶部中央穿出,连杆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组件,连杆与导料锥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共振组件,共振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连杆、导料锥均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与连杆、导料锥均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均位于导料锥内部,第二连接板在连杆上的位置低于第一连接板在连杆上的位置,导料锥外部设置有挡圈,挡圈套在导料锥外部,挡圈与导料锥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件,若干连接件沿挡圈周向均匀分布,挡圈与导料锥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挡圈与导料锥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料口。
6.进一步的,振动组件采用风动振动器,风动振动器安装在连杆上。
7.进一步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与挡圈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导料锥的外壁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连接板呈三角形,四个第一连接板沿连杆周向等间距均匀分布。
9.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板的数量为八个,八个第二连接板沿连杆周向等间距均匀分布。
10.进一步的,连杆的顶部呈锥形。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导料锥的内部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导料
锥的上部和下部共同振动,在导料锥更加剧烈、充分的振动下,混凝土料中多余的水分、空气及颗粒空隙被排除,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效果。导料锥呈锥形结构,从而混凝土从出料口排出时更加均匀,有利于改善浇注效果。连杆的顶部设置为锥形,便于打开料斗底部的顶开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5.附图标记:1、导料锥;2、连杆;3、振动组件;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挡圈;7、连接件;8、出料口;9、第一连接部;10、第二连接部;11、第三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导料锥1、竖直设置的连杆2,导料锥1为锥形结构,连杆2与导料锥1固定连接,连杆2的一端从导料锥1的顶部中央穿出,连杆2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组件3,振动组件3能够通过连杆2带动导料锥1产生振动。连杆2与导料锥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共振组件,共振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4与连杆2、导料锥1均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5与连杆2、导料锥1均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均位于导料锥1内部,第二连接板5在连杆2上的位置低于第一连接板4在连杆2上的位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能够使导料锥1上部和下部一起振动,从而使导料锥1的振动更加充分。导料锥1外部设置有挡圈6,挡圈6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挡圈6套在导料锥1外部,挡圈6与导料锥1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件7,若干连接件7沿挡圈6周向均匀分布,挡圈6与导料锥1通过连接件7固定连接。挡圈6与导料锥1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料口8,混凝土从出料口8排出。
18.进一步的,振动组件3采用风动振动器,风动振动器安装在连杆2上。
19.进一步的,连接件7包括第一连接部9、第二连接部10和第三连接部11,连接件7为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9与挡圈6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0与导料锥1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9与挡圈6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第二连接部10与导料锥1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该浇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模具,模具与管道的内模、外模相连通,该浇注装置可以通过第三连接部11与模具连接。
20.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4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连接板4呈三角形,四个第一连接板4沿连杆2周向等间距均匀分布。
21.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板5的数量为八个,八个第二连接板5沿连杆2周向等间距均匀分布,通过这样的设置,导料锥1的振动更加剧烈、充分,从而能够使混凝土中的气泡等提前析出,达到混凝土密实的效果。
22.进一步的,连杆2的顶部呈锥形,混凝土一般都装在料斗内,料斗的底部设置有顶开门,通过连杆2与顶开门的接触从而打开顶开门,将连杆2的顶部设置为锥形,便于顶开料斗底部的顶开门。
23.使用过程:启动风动振动器,将制备好的混凝土料装入料斗之中,用起重机等起吊装置吊取料斗,将料斗移动至该混凝土浇注装置的正上方,缓慢降低起吊高度,料斗逐渐向下移动,连杆2的顶部与料斗底部的顶开门接触,随着料斗的下降,连杆2将料斗底部的顶开门顶开,混凝土料从料斗内向下落入挡圈6与导料锥1围成的空腔内,在风动振动器的作用下,导料锥1产生充分的振动,使混凝土内部各组分自身产生挤压以排除混凝土拌合物中多余的水分、空气及颗粒空隙,达到混凝土密实的目的,挡圈6和导料锥1围成的空腔内的混凝土经振动后沿挡圈6和导料锥1的间隙处的出料口8排出,下料均匀,混凝土最终落入该混凝土浇注装置下方的模具中,实现对pccp管的浇注作业。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导料锥、竖直设置的连杆,连杆与导料锥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从导料锥的顶部中央穿出,连杆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组件,连杆与导料锥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共振组件,共振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连杆、导料锥均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与连杆、导料锥均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均位于导料锥内部,第二连接板在连杆上的位置低于第一连接板在连杆上的位置,导料锥外部设置有挡圈,挡圈套在导料锥外部,挡圈与导料锥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件,若干连接件沿挡圈周向均匀分布,挡圈与导料锥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挡圈与导料锥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动组件采用风动振动器,风动振动器安装在连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与挡圈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导料锥的外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连接板呈三角形,四个第一连接板沿连杆周向等间距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板的数量为八个,八个第二连接板沿连杆周向等间距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的顶部呈锥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装置,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导料锥、竖直设置的连杆,连杆与导料锥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从导料锥的顶部中央穿出,连杆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组件,连杆与导料锥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共振组件,共振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均位于导料锥内部,第二连接板在连杆上的位置低于第一连接板在连杆上的位置,导料锥外部设置有挡圈,挡圈套在导料锥外部,挡圈与导料锥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件,挡圈与导料锥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挡圈与导料锥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料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在对PCCP管进行浇注时,浇注在管道的内模和外模之间的混凝土中产生的气孔缺陷较多,严重影响PCCP管的质量的问题。的质量的问题。的质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崔学根 黄晓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富臣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7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