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0367发布日期:2022-06-02 03:0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具体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


背景技术:

2.在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柱多采用实心柱或空心叠合柱;实心柱自重非常大,运输和吊装效率非常低;现有的空心叠合柱将柱预制部分抽空一部分,自重有所减轻;但是实心柱和空心叠合柱都是将箍筋和受力纵向钢筋都预制在混凝土内,柱的纵向钢筋一般靠灌浆套筒或螺纹套筒连接,钢筋位置定位要求非常精确;梁柱安装时,梁柱的钢筋冲突经常发生,导致安装效率特别低下;灌浆套筒施工质量控制比较困难,检测手段无法保证灌浆套筒的质量稳定;一旦有灌浆质量不稳定的柱子,后期要加固特别难处理;现有的预制柱都是采用的人工绑扎钢筋,不能体现建筑工业化的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其采用工厂预制混凝土薄壁空心构件,预制构件内埋设箍筋,现场穿插受力纵向钢筋,最后现浇混凝土形成叠合柱,该种结构具有构件自重轻,受力纵向钢筋现场绑扎,有效避免构件间的钢筋冲突,解决受力纵向钢筋连接难的问题,构件加工工艺简单,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安装施工便捷,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同时,减少现场钢筋绑扎,提高了工地施工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其包括:
5.预埋钢筋骨架;
6.混凝土外壳,所述混凝土外壳适配包裹在所述预埋钢筋骨架的外侧,且所述预埋钢筋骨架与所述混凝土外壳相连接,使得预埋钢筋骨架和混凝土外壳固定构成预制空心柱;
7.以及受力纵向钢筋,所述受力纵向钢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受力纵向钢筋均匀的插入并绑扎在所述预制空心柱的内侧面上。
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预埋钢筋骨架包括箍筋和架立筋,若干个所述架立筋埋置在所述混凝土外壳内,且若干个所述架立筋之间通过多个所述架立筋进行固定。
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受力纵向钢筋插入所述预制混凝土外壳内侧后浇筑后浇混凝土,最终形成共同受力的叠合柱。
10.进一步,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受力纵向钢筋同混凝土外壳在后浇混凝土浇筑前相互分离不连接。
11.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外壳的外壁厚度不大于80mm。
12.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采用薄壁预制空心柱,预制构件较轻,运输效率和吊装效率大幅度提高,
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和能耗。
14.2.本发明采用预制空心柱集成箍筋,箍筋即作为混凝土外壳骨架,也作为叠合柱的受力钢筋,箍筋在工厂制作,现场钢筋绑扎大幅减少。
15.3.本发明采用纵向受力钢筋现场穿插,解决了上下层柱纵向钢筋连接问题和梁柱钢筋冲突问题。
16.4.本发明装置中,混凝土外壳的外壁较薄,空腔大,后期浇筑混凝土密实度更好,结构整体性同现浇基本一致。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中预制空心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中预埋钢筋骨架的组成示意图;
19.图3为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中受力纵向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混凝土外壳;2、箍筋;3、架立筋;4、受力纵向钢筋;5、后浇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其包括:
24.预埋钢筋骨架;
25.混凝土外壳1,混凝土外壳1适配包裹在预埋钢筋骨架的外侧,且预埋钢筋骨架与混凝土外壳1相连接,使得预埋钢筋骨架和混凝土外壳1固定构成预制空心柱;
26.以及受力纵向钢筋4,受力纵向钢筋4设置有多个,多个受力纵向钢筋4均匀的插入并绑扎在预制空心柱的内侧面上,并与上、下层柱钢筋进行连接。
27.本实施例中,预埋钢筋骨架包括箍筋2和架立筋3,若干个架立筋3埋置在混凝土外壳1内,且若干个架立筋3之间通过多个架立筋3进行固定。
28.需要说明的是,架立筋3不作为受力钢筋,且架立筋3不伸出混凝土外壳1外。
29.本实施例中,受力纵向钢筋4插入预制混凝土外壳1内侧后浇筑后浇混凝土5,最终形成共同受力的叠合柱。
30.本实施例中,多个受力纵向钢筋4与混凝土外壳1在后浇混凝土5的浇筑前,相互分离不连接。
31.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外壳1的外壁厚度不大于80mm。
32.在具体实施时,混凝土外壳1、箍筋2和架立筋3均为工厂制作完成,并浇筑成一个整体,其中,混凝土外壳1较薄,架立筋3较细,箍筋2与混凝土外壳1有可靠的拉结,且箍筋2按照设计要求配置,并与架立筋3绑扎成预制空心柱的预埋钢筋骨架,架立筋3选用较细的钢筋,也可以是预应力筋;预制空心柱运往现场后,再将纵向受力钢筋4按照受力要求穿插
入预制空心柱内,然后吊装就位,纵向受力钢筋4完成定位后,同下层柱纵向钢筋采用焊接、搭接等方式固定好后,最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叠合柱。
33.也就是说,混凝土外壳1即作为后浇混凝土5的外模,也可以作为后期混凝土柱整理受力一部分,既可以受压也可以受拉,如果是大偏心受压,或受拉柱时,可以将纵向架立筋3做大,加大预应力增强混凝土柱抗拉强度,预制空心柱中集成箍筋2,即可以作为后浇混凝土时,对混凝土外壳1加强和拉结,防止混凝土膨胀力造成混凝土外壳1破坏,柱叠合成型后作为混凝土柱抗剪、增加抗震延性等结构受力要求的箍筋,所以箍筋2要根据不同构件受力要求进行配置,箍筋预制在混凝土外壳内,可以减少现场钢筋的绑扎,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架立筋作为空心柱制作是的箍筋固定钢筋,后期不受力,架立钢筋可以取较细钢筋,为增加预制空心薄壁柱运输和吊装性能,可以将架立钢筋增加预应力;纵向受力钢筋4在现场安装设计要求穿插入预制空心柱内,既可以满足受力要求,也可以解决上下层柱纵向钢筋连接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柱梁钢筋冲突。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埋钢筋骨架;混凝土外壳(1),所述混凝土外壳(1)适配包裹在所述预埋钢筋骨架的外侧,且所述预埋钢筋骨架与所述混凝土外壳(1)相连接,使得预埋钢筋骨架和混凝土外壳(1)固定构成预制空心柱;以及受力纵向钢筋(4),所述受力纵向钢筋(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受力纵向钢筋(4)均匀的插入并绑扎在所述预制空心柱的内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骨架包括箍筋(2)和架立筋(3),若干个所述架立筋(3)埋置在所述混凝土外壳(1)内,且若干个所述架立筋(3)之间通过多个所述架立筋(3)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纵向钢筋(4)插入所述预制混凝土外壳(1)内侧后浇筑后浇混凝土(5),最终形成共同受力的叠合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受力纵向钢筋(4)同混凝土外壳(1)在后浇混凝土浇筑前相互分离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壳(1)的外壁厚度不大于8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薄壁混凝土叠合柱,其包括:预埋钢筋骨架;混凝土外壳,混凝土外壳适配包裹在预埋钢筋骨架的外侧,且预埋钢筋骨架与混凝土外壳相连接,使得预埋钢筋骨架和混凝土外壳固定构成预制空心柱,预制空心柱运往现场后,穿插纵向钢筋,然后吊装就位,最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叠合柱。本发明在组装生产过程中,操作流程较为简单、便捷,容易实现工厂化制作;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构件较轻,极易吊装,现场穿插纵向受力钢筋,预制混凝土外壳较薄,避免了传统预制混凝土柱纵向钢筋连接复杂,钢筋容易错位等矛盾,预制构件自重轻,运输和吊装极易方便,大量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预制部分混凝土较薄,构件的整体形非常好。构件的整体形非常好。构件的整体形非常好。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万斯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1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