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47267发布日期:2022-07-30 05:4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管约束混凝土柱是近年来在钢管混凝土柱、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合构件,其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经济性能显著等优点。
3.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目前尚没有完善的技术标准和验收规范,只发布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jgj/y471-2019)可供参照执行。
4.现有钢管约束混凝土柱安装时需在梁柱节点上、下位置处设置构造缝,上、下钢管约束混凝土柱需在构造缝(上端钢管本身不承担纵向荷载)处断开,由此导致其后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上端钢管易产生变形移位、构造缝处因不易封堵造成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及施工方法,以有效解决上端钢管约束混凝土柱浇筑时存在的问题。
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八个定位挡板、四根封堵架及四个锁紧套筒,封堵架呈“l”形状,定位挡板对应安装于每根封堵架的两支臂上,锁紧套筒安装于相邻两个封堵架中的定位挡板上,且封堵架可通过锁紧套筒锁紧于钢管上。
8.上述的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封堵架上的其中一个定位挡板上安装有正丝螺杆,封堵架上的另一个定位挡板上安装有反丝螺杆,锁紧套筒通过正丝螺杆及反丝螺杆螺旋连接于相邻两个封堵架中的定位挡板上。
9.上述的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封堵架由圆钢制成。
10.上述的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封堵架由φ10圆钢制成。
11.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的施工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2.1)绑扎安装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钢筋笼,随后于钢筋笼四周搭设脚手架;
13.2)将下端钢管吊装套入钢筋笼外围,将下端钢管固定于脚手架上,再利用经纬仪将下端钢管找正;
14.3)利用锁紧套筒将封堵架套设于下端钢管外围,将上端钢管吊装套入钢筋笼外围,收紧锁紧套筒,以利用定位挡板使上端钢管与下端钢管找正、对口,下吊上端钢管,使得
上端钢管坐设于封堵架上,再将上端钢管固定于脚手架上;
15.4)浇注混凝土至梁柱节点下部的施工缝处;
16.5)安装绑扎梁柱节点区钢筋,将胶带贴合于上端钢管及下端钢管上,以配合封堵架封堵构造缝,浇注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待达到拆除侧模条件后拆除回用该工具。
17.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中通过收紧锁紧套筒,以利用定位挡板将工具逐渐箍紧于下端钢管的同时还可利用逐渐内缩的定位挡板拨动上端钢管,使上端钢管与下端钢管找正、对口后逐渐箍紧于下端钢管上,此时再配合使用胶带,以利用封堵架、上下钢管及胶带封堵形成构造缝,便于后续构造缝处混凝土的浇筑,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漏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工具的使用示意图;
21.附图中:1、定位挡板;2、封堵架;3、锁紧套筒;4、正丝螺杆;5、反丝螺杆;6、下端钢管;7、上端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25.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工具包括:八个定位挡板1、四根封堵架2及四个锁紧套筒3,封堵架2呈“l”形状,定位挡板1对应安装于每根封堵架2的两支臂上,锁紧套筒3安装于相邻两个封堵架2中的定位挡板1上,且封堵架2可通过锁紧套筒3锁紧于钢管上。
26.具体的,本发明中封堵架2上的其中一个定位挡板1上安装有正丝螺杆4,封堵架2上的另一个定位挡板1上安装有反丝螺杆5,锁紧套筒3通过正丝螺杆4及反丝螺杆5螺旋连接于相邻两个封堵架2中的定位挡板1上。
27.本发明中使用上述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8.1)绑扎安装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钢筋笼,随后于钢筋笼四周搭设脚手架;
29.2)将下端钢管6吊装套入钢筋笼外围,将下端钢管6固定于脚手架上,再利用经纬仪将下端钢管6找正;
30.3)利用锁紧套筒3将封堵架2套设于下端钢管6外围,将上端钢管7吊装套入钢筋笼外围,收紧锁紧套筒3,以利用定位挡板1使上端钢管7与下端钢管6找正、对口(从而保证钢管不错位和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确保后续浇筑形成的上、下钢钢柱的垂直度和同心度),下吊上端钢管7,使得上端钢管7坐设于封堵架2上,再将上端钢管7固定于脚手架上;
31.4)浇注混凝土至梁柱节点下部的施工缝处;
32.5)安装绑扎梁柱节点区钢筋,将胶带贴合于上端钢管7及下端钢管6上,以配合封堵架2封堵构造缝,浇注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待达到拆除侧模条件后拆除回用该工具。
33.本发明中通过收紧锁紧套筒3,以利用定位挡板1将工具逐渐箍紧于下端钢管6的同时还可利用逐渐内缩的定位挡板1拨动上端钢管7,使上端钢管7与下端钢管6找正、对口后逐渐箍紧于下端钢管6上(以避免后续浇筑混凝土时上端钢管7产生变形移位),此时再配合使用胶带,以利用封堵架2、上下钢管及胶带封堵形成构造缝,便于后续构造缝处混凝土的浇筑,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漏浆。
34.与传统的钢管找正固定装置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工具在使用时无需将定位挡板1焊接于钢管上,因而不会产生焊瘤焊疤,因而后续成型美观,拆卸也更为方便。
35.本发明中封堵架2由圆钢制成,后续浇筑形成构造缝后可获得成型美观的“u”型构造缝。
36.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八个定位挡板(1)、四根封堵架(2)及四个锁紧套筒(3),所述封堵架(2)呈“l”形状,所述定位挡板(1)对应安装于每根所述封堵架(2)的两支臂上,所述锁紧套筒(3)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封堵架(2)中的所述定位挡板(1)上,且所述封堵架(2)可通过所述锁紧套筒(3)锁紧于钢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架(2)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挡板(1)上安装有正丝螺杆(4),所述封堵架(2)上的另一个所述定位挡板(1)上安装有反丝螺杆(5),所述锁紧套筒(3)通过所述正丝螺杆(4)及所述反丝螺杆(5)螺旋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封堵架(2)中的所述定位挡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架(2)由圆钢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架(2)由φ10圆钢制成。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绑扎安装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钢筋笼,随后于所述钢筋笼四周搭设脚手架;2)将下端钢管(6)吊装套入所述钢筋笼外围,将所述下端钢管(6)固定于所述脚手架上,再利用经纬仪将所述下端钢管(6)找正;3)利用锁紧套筒(3)将封堵架(2)套设于所述下端钢管(6)外围,将上端钢管(7)吊装套入所述钢筋笼外围,收紧所述锁紧套筒(3),以利用定位挡板(1)使所述上端钢管(7)与所述下端钢管(6)找正、对口,下吊所述上端钢管(7),使得所述上端钢管(7)坐设于所述封堵架(2)上,再将所述上端钢管(7)固定于所述脚手架上;4)浇注混凝土至梁柱节点下部的施工缝处;5)安装绑扎梁柱节点区钢筋,将胶带贴合于所述上端钢管(7)及所述下端钢管(6)上,以配合所述封堵架(2)封堵构造缝,浇注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待达到拆除侧模条件后拆除回用该工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造缝封堵及柱钢管对口找正工具及施工方法,上述工具包括:八个定位挡板、四根封堵架及四个锁紧套筒,封堵架呈“L”形状,定位挡板对应安装于每根封堵架的两支臂上,锁紧套筒安装于相邻两个封堵架中的定位挡板上,且封堵架可通过锁紧套筒锁紧于钢管上。本发明中通过收紧锁紧套筒,以利用定位挡板将工具逐渐箍紧于下端钢管的同时还可利用逐渐内缩的定位挡板拨动上端钢管,使上端钢管与下端钢管找正、对口后逐渐箍紧于下端钢管上,此时再配合使用胶带,以利用封堵架、上下钢管及胶带封堵形成构造缝,便于后续构造缝处混凝土的浇筑,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漏浆。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漏浆。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漏浆。


技术研发人员:汪艳勇 邱国平 李红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7
技术公布日:2022/7/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