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13904发布日期:2022-09-03 11:4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大量的既有建筑已经不能满足抗震要求,需要对这些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改造,尤其是基础部分相对比较薄弱。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改造首先要解决的是地基基础的加固问题,由于整栋建筑物的荷载都是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去,因此,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在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地基基础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才能保证整栋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本发明主要是针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既有建筑独立基础,通过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将独立基础改为条形基础进行抗震加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出了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通过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将独立基础改为条形基础,从而提高地基基础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5.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新增肋梁、新增变截面翼板、混凝土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变截面翼板用于连接原独立基础,将原独立基础之间进行连接后改为条形基础;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变截面翼板内包括肋梁受力主筋、腰筋、翼板纵筋、翼板横筋、箍筋;所述的肋梁受力主筋沿新增肋梁水平方向布置,肋梁受力主筋两端分别植入原独立基础中;所述的腰筋沿新增肋梁水平方向布置,腰筋两端分别植入原独立基础中;所述的翼板纵筋沿新增变截面翼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的翼板横筋垂直于翼板纵筋交叉布置;所述的箍筋与肋梁受力主筋、腰筋、翼板纵筋等绑扎在一起;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变截面翼板内的钢筋布置好后,进行模板支护,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6.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变截面翼板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7.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增变截面翼板的新增变截面翼板底部厚度不小于250mm,新增变截面翼板斜面坡度不大于1∶3。
8.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增肋梁宽度不小于400mm。
9.进一步地,所述的肋梁受力主筋为4φ12钢筋,所述的肋梁受力主筋端部植入原独立基础深度不小于200mm。
10.进一步地,所述的腰筋为φ12@150~200布置,所述的腰筋端部植入原独立基础深度不小于200mm。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翼板纵筋为φ10~12@200布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的翼板横筋每侧布置4φ10~12钢筋。
13.进一步地,所述的箍筋为φ8~10@150~250布置。
14.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
15.上述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6.步骤一:首先在原独立基础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钻孔,用于植入肋梁受力主筋和腰筋;
17.步骤二:将原独立基础凿毛和刷洗干净。
18.步骤三:在新增肋梁和新增变截面翼板内绑扎钢筋和灌注混凝土前,先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旧结构间的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
19.步骤四:在原独立基础上植入肋梁受力主筋和腰筋,并进行翼板纵筋、翼板横筋、箍筋的布置和绑扎固定。
20.步骤五:在新增肋梁和新增变截面翼板浇筑前对肋梁受力主筋、腰筋、翼板纵筋、翼板横筋、箍筋的布置和模板支护等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21.有益效果:
22.本发明最显著的优势在于通过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将原独立基础改为条形基础,从而提高地基基础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且施工周期短,安全可靠,如果该技术在既有老旧建筑抗震加固中加以推广应用,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23.图1为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平面示意图;
24.图2为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立面示意图;
25.图3为图1的1-1剖面图;
26.图4为图2的a处剖面放大图。
27.图中,1:肋梁受力主筋;2:腰筋;3:翼板纵筋;4:翼板横筋;5:箍筋;6:原独立基础;7:原混凝土柱;8:新增肋梁;9:新增变截面翼板;10:混凝土垫层;11:新增变截面翼板底部;12:新增变截面翼板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参见图1~4所示,包括新增肋梁8、新增变截面翼板9,混凝土垫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用于连接原独立基础6,将原独立基础6之间进行连接后改为条形基础;所述的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内包括肋梁受力主筋1、腰筋2、翼板纵筋3、翼板横筋4、箍筋5;所述的肋梁受力主筋1沿新增肋梁8水平方向布置,肋梁受力主筋1两端分别植入原独立基础6中;所述的腰筋2沿新增肋梁8水平方向布置,腰筋2两端分别植入原独立基础6中;所述的翼板纵筋3沿新增变截面翼板9水平方向布置;所述的翼板横筋4垂直于翼板纵筋3交叉布置;所述的箍筋5与肋梁受力主筋1、腰筋2、翼板纵筋3等绑扎在一起;所述的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内的钢筋布置好后,进行模板支护,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29.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30.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增变截面翼板9的新增变截面翼板底部11厚度不小于250mm,新增变截面翼板斜面12坡度不大于1:3。
31.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增肋梁8宽度不小于400mm。
32.进一步地,所述的肋梁受力主筋1为4φ12钢筋,所述的肋梁受力主筋1端部植入原独立基础6深度不小于200mm。
33.进一步地,所述的腰筋2为φ12@150~200布置,所述的腰筋端部植入原独立基础6深度不小于200mm。
34.进一步地,所述的翼板纵筋3为φ10~12@200布置。
35.进一步地,所述的翼板横筋4每侧布置4φ10~12钢筋。
36.进一步地,所述的箍筋5为φ8~10@150~250布置。
37.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垫层1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
38.上述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39.步骤一:首先在原独立基础6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钻孔,用于植入肋梁受力主筋1和腰筋2;
40.步骤二:将原独立基础6凿毛和刷洗干净。
41.步骤三:在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内绑扎钢筋和灌注混凝土前,先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旧结构间的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
42.步骤四:在原独立基础6上植入肋梁受力主筋1和腰筋2,并进行翼板纵筋3、翼板横筋4、箍筋5的布置和绑扎固定。
43.步骤五:在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浇筑前对肋梁受力主筋1、腰筋2、翼板纵筋3、翼板横筋4、箍筋5的布置和模板支护等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44.以上是本发明的一典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不限于此。


技术特征:
1.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增肋梁(8)、新增变截面翼板(9)、混凝土垫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用于连接原独立基础(6),将原独立基础(6)之间进行连接后改为条形基础;所述的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内包括肋梁受力主筋(1)、腰筋(2)、翼板纵筋(3)、翼板横筋(4)、箍筋(5);所述的肋梁受力主筋(1)沿新增肋梁(8)水平方向布置,肋梁受力主筋(1)两端分别植入原独立基础(6)中;所述的腰筋(2)沿新增肋梁(8)水平方向布置,腰筋(2)两端分别植入原独立基础(6)中;所述的翼板纵筋(3)沿新增变截面翼板(9)水平方向布置;所述的翼板横筋(4)垂直于翼板纵筋(3)交叉布置;所述的箍筋(5)与肋梁受力主筋(1)、腰筋(2)、翼板纵筋(3)等绑扎在一起;所述的新增肋梁(8)宽度不小于400mm;所述的新增变截面翼板(9)的新增变截面翼板底部(11)厚度不小于250mm,新增变截面翼板斜面(12)坡度不大于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梁受力主筋(1)为4φ12钢筋,所述的肋梁受力主筋(1)端部植入原独立基础6深度不小于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筋(2)为φ12@150~200布置,所述的腰筋端部植入原独立基础(6)深度不小于2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板纵筋(3)为φ10~12@200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板横筋(4)每侧布置4φ10~12钢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箍筋(5)为φ8~10@150~250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垫层(1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在原独立基础(6)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钻孔,用于植入肋梁受力主筋(1)和腰筋(2);步骤二:将原独立基础(6)凿毛和刷洗干净。步骤三:在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内绑扎钢筋和灌注混凝土前,先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旧结构间的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步骤四:在原独立基础(6)上植入肋梁受力主筋(1)和腰筋(2),并进行翼板纵筋(3)、翼板横筋(4)、箍筋(5)的布置和绑扎固定。步骤五:在新增肋梁(8)和新增变截面翼板(9)浇筑前对肋梁受力主筋(1)、腰筋(2)、翼板纵筋(3)、翼板横筋(4)、箍筋(5)的布置和模板支护等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增肋梁式变截面翼板加固独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新增肋梁、新增变截面翼板、混凝土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变截面翼板用于连接原独立基础,将原独立基础之间进行连接后改为条形基础;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变截面翼板内包括肋梁受力主筋、腰筋、翼板纵筋、翼板横筋、箍筋;所述的肋梁受力主筋、腰筋沿新增肋梁水平方向布置,肋梁受力主筋、腰筋两端分别植入原独立基础中;所述的翼板纵筋沿新增等厚翼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的翼板横筋垂直于翼板纵筋交叉布置;所述的箍筋与肋梁受力主筋、腰筋、翼板纵筋等绑扎在一起,进行模板支护,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本发明最显著的优势可以提高地基基础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度和耐久性。度和耐久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 范志超 鞠树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筑福(北京)城市更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8
技术公布日:2022/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