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工艺和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68788发布日期:2022-10-12 05:4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工艺和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窗施工工艺,尤其是一种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工艺,以及根据该工艺形成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


背景技术:

2.目前房屋质量问题中,渗漏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其中又以外窗渗透问题占比最高。目前的外窗工程主要以铝合金材质为主,现场窗洞预留尺寸不一致,导致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留缝过大或过小,直接影响窗框与窗体之间的嵌缝质量,致使现场塞缝不达标,形成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消除外窗渗漏隐患。
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施工工艺,其包括:在安装窗框的窗洞的下口内设置沿着所述下口水平延伸的第一止水构件,其下部埋入所述下口的混凝土基层内,其上部高出所述下口的混凝土基层,并在所述止水构件的上部周围铺设防水砂浆塞缝;并且在所述窗洞的下口的窗框内侧设置混凝土反坎,所述混凝土反坎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上方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
5.优选地,在所述窗洞的下口外侧设置坡度不小于6%的排水斜坡,所述排水斜坡从窗框位置延伸到外侧壁。
6.优选地,在所述窗洞的两个侧部分别设置沿着所述侧部的下段垂直延伸的第二止水构件,其内侧部埋入所述侧部的混凝土基层内,其外侧部延伸出所述侧部的混凝土基层,并在所述第二止水构件的外侧部周围铺设防水砂浆塞缝,并且在所述侧部的窗框内侧设置混凝土反坎,所述混凝土反坎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外侧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
7.优选地,所述第二止水构件与所述第一止水构件连接成一体,形成为c字形。
8.优选地,所述窗洞的侧部没有设置第二止水构件的上段采用发泡剂填塞。
9.优选地,在所述窗洞的上口内采用发泡剂塞缝。
10.优选地,在所述窗洞的上口靠近外侧壁处的下缘设置滴水线。
11.优选地,第一止水构件和第二止水构件采用3mm镀锌钢板。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其包括设置在安装窗框的窗洞的下口内、沿着所述下口水平延伸的第一止水构件,其下部埋入所述下口的混凝土基层内,其上部高出所述下口的混凝土基层,铺设在所述止水构件的上部周围用于塞缝的防水砂浆;以及设置在所述窗洞的下口的内侧的混凝土反坎,所述混凝土反坎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上方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
13.优选地,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窗洞的下口外侧、坡度不小于6%的排水斜坡,所述排水斜坡从窗框位置延伸到外侧壁。
14.优选地,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窗洞的两个侧部并且
沿着所述侧部的下段垂直延伸的第二止水构件,其内侧部埋入所述侧部的混凝土基层内,其外侧部延伸出所述侧部的混凝土基层,铺设在所述第二止水构件的外侧部周围用于塞缝的防水砂浆,以及设置在所述侧部的内侧的混凝土反坎,所述混凝土反坎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外侧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
15.优选地,所述第二止水构件与所述第一止水构件连接成一体,形成为u字形。
16.优选地,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还包括:填塞在所述窗洞的侧部没有设置第二止水构件的上段的发泡剂。
17.优选地,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窗洞的上口内的发泡剂。
18.优选地,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还包括:设置在窗洞的上口靠近外侧壁处的下缘的滴水线。
19.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水构件和所述第二止水构件为3mm镀锌钢板。
20.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1.1、施工简单。本发明的施工工艺主要采用在窗框下口设置止水钢板并在窗台内侧设置防水反坎的做法,止水钢板的埋设以及防水反坎的施工简单易行,且质量可靠。
22.2、成本低、经济性好。增设止水钢板及防水反坎的造价低于预埋钢副框的工程造价。
23.3、防水效果好。本工艺从源头上有效阻断压力水的渗透路径,防水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的外窗下口施工做法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的外窗侧面施工做法示意图。
26.图3是本发明的外窗上口施工做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根据本发明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工艺涉及安装外窗窗框的窗洞的下口、两个侧部和上口三个位置的施工。
28.首先参看图1,本发明的防渗漏工艺在外窗窗框1窗洞的下口11内设置第一止水构件2。该第一止水构件2采用3mm镀锌钢板,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规格的板材。第一止水构件2沿着下口11水平延伸。该第一止水构件2的下部2a埋入所述下口11的混凝土基层12内,上部2b高出混凝土基层12,并在上部2b的周围铺设防水砂浆13塞缝。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上部2b高出混凝土基层12为20mm。
29.窗洞下口11的内侧设置混凝土反坎15,该混凝土反坎15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12上方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
30.所述窗洞的下口11外侧设置坡度不小于6%的排水斜坡14,所述排水斜坡14从窗框位置延伸到外侧壁。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坡度为10%。
31.参看图2,在窗洞的两个侧部21分别设置沿着所述侧部12的下段垂直延伸的第二止水构件3。该第二止水构件3采用3mm镀锌钢板,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规格的板材。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止水构件3从侧部21底端向上延伸100mm。
32.第二止水部3的内侧部3a埋入所述侧部21的混凝土基层22内,其外侧部3b延伸出
所述侧部21的混凝土基层22。第二止水构件3的外侧部3b周围也采用防水砂浆13塞缝。
33.侧部21在窗框的内侧也设置混凝土反坎25,所述混凝土反坎25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22的外侧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
3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止水构件3周围的防水砂浆13高度为从侧部21底端向上延伸200mm。侧部21没有设置第二止水构件3的上段从防水砂浆13以上部分采用发泡剂填塞。
3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止水构件3与第一止水构件2可以连接成一体,从垂直于窗洞的方向看,形成为u字形。
36.参看图3,所述窗洞的上口31内采用发泡剂18塞缝。在窗洞的上口31靠近外侧壁处的下缘设置滴水线32。
37.另外,在窗洞的下口11、两个侧部21以及上口31内还分别设置有1.5mm镀锌钢连接片16,用作窗框安装的辅助构件。窗框与窗洞的接缝处涂覆密封胶17。
38.根据上述方法形成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即包括窗洞下口、两个侧部和上口的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安装窗框的窗洞的下口(11)内设置沿着所述下口(11)水平延伸的第一止水构件(2),其下部(2a)埋入所述下口(11)的混凝土基层(12)内,其上部(2b)高出所述下口(11)的混凝土基层(12),并在所述止水构件(2)的上部周围铺设防水砂浆(13)塞缝;并且在所述窗洞的下口(11)的窗框内侧设置混凝土反坎(15),所述混凝土反坎(15)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12)上方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窗洞的下口(11)外侧设置坡度不小于6%的排水斜坡(14),所述排水斜坡(14)从窗框位置延伸到外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窗洞的两个侧部(21)分别设置沿着所述侧部(12)的下段垂直延伸的第二止水构件(3),其内侧部(3a)埋入所述侧部(21)的混凝土基层(22)内,其外侧部(3b)延伸出所述侧部(21)的混凝土基层(22),并在所述第二止水构件(3)的外侧部(3b)周围铺设防水砂浆(13)塞缝,并且在所述侧部(21)的窗框内侧设置混凝土反坎(25),所述混凝土反坎(25)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22)的外侧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水构件(3)与所述第一止水构件(2)连接成一体,形成为c字形。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洞的侧部(21)没有设置第二止水构件(3)的上段采用发泡剂填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窗洞的上口(31)内采用发泡剂(18)塞缝。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窗洞的上口(31)靠近外侧壁处的下缘设置滴水线(32)。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构件(2)和所述第二止水构件(3)采用3mm镀锌钢板。9.一种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安装窗框的窗洞的下口(11)内、沿着所述下口(11)水平延伸的第一止水构件(2),其下部(2a)埋入所述下口(11)的混凝土基层(12)内,其上部(2b)高出所述下口(11)的混凝土基层(12),铺设在所述止水构件(2)的上部(2b)周围用于塞缝的防水砂浆(13);以及设置在所述窗洞的下口(11)的内侧的混凝土反坎(15),所述混凝土反坎(15)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12)上方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窗洞的下口(11)外侧、坡度不小于6%的排水斜坡(14),所述排水斜坡(14)从窗框位置延伸到外侧壁。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窗洞的两个侧部(21)并且沿着所述侧部(12)的下段垂直延伸的第二止水构件(3),其内侧部(3a)埋入所述侧部(21)的混凝土基层(22)内,其外侧部(3b)延伸出
所述侧部(21)的混凝土基层(22),铺设在所述第二止水构件(3)的外侧部(3b)周围用于塞缝的防水砂浆(13),以及设置在所述侧部(21)的内侧的混凝土反坎(25),所述混凝土反坎(15)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22)的外侧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水构件(3)与所述第一止水构件(2)连接成一体,形成为u字形。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填塞在所述窗洞的侧部(21)没有设置第二止水构件(3)的上段的发泡剂。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窗洞的上口(31)内的发泡剂(18)。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窗洞的上口(31)靠近外侧壁处的下缘的滴水线(32)。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构件(2)和所述第二止水构件(3)为3mm镀锌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工艺和构造,其包括:在安装窗框的窗洞的下口(11)内设置沿着所述下口(11)水平延伸的第一止水构件(2),其下部(2a)埋入所述下口(11)的混凝土基层(12)内,其上部(2b)高出所述下口(11)的混凝土基层(12),并在所述止水构件(2)的上部周围铺设防水砂浆(13)塞缝;并且在所述窗洞的下口(11)的窗框内侧设置混凝土反坎(15),所述混凝土反坎(15)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层(12)上方并与窗框位置隔开预定距离。本发明还公开了根据该工艺制成的外窗防渗漏沿框止水构造。水构造。水构造。


技术研发人员:张辰 巢燕然 马雁 孔祥萍 曹大豪 贾万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1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