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体模壳及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69893发布日期:2023-10-28 01:5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体模壳及柱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柱体模壳及柱体。


背景技术:

1、在建筑行业中,传统的柱体制作方式一般为现场制模、现场浇筑和现场养护。这样的制作方式有诸多弊端,例如施工现场的工时长、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杨尘、噪音、污水等、工人的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

2、为解决上述问题,工程上出现了预制混凝土柱的方案,即整个混凝土柱体在工厂进行预制,以避免现场施工带来的弊端,但整个混凝土柱体在预制之后,重量大,对于运输以及吊装施工的要求较高,同时造价也相对较高,不利于工程的成本控制。

3、为改善上述情况,spcs空腔后浇预制柱方案应运而生,spcs空腔后浇预制柱是由混凝土壳加钢筋骨架经离心生产形成的空腔预制柱,其可以在工厂进行预制,从而可以避免传统柱体制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该种方案也仍存在一些缺点。具体如下:spcs空腔后浇预制柱的钢筋骨架是预埋在混凝土壳中的,在运输时需要对混凝土壳以及预埋在其内的钢筋骨架整体进行运输,这样容易磕坏,并且其重量也相对较大,吊装时需要更大的起吊设备,增加了现场的吊装难度。

4、除此之外,目前还有笼模预制柱的方案,该方案由钢筋骨架与套设在钢筋骨架外的模板组合而成,其中模板一般采用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质量较轻,且钢筋骨架并非预埋在模板与模板连接,而是通过在模板内侧设置连接件,然后通过连接件使得钢筋骨架与模板连接;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减轻重量,运输也相对方便,但当预制柱体的长度较长的时候,则只能通过模板两端处的连接件与钢筋骨架连接,导致连接强度不够,且连接操作需要在模板内侧进行,造成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柱体模壳,该柱体模壳可降低模板与钢筋骨架之间连接时的施工难度,同时该柱体模壳还能分体吊装施工,从而减小起吊重量;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柱体,该柱体施工难度小。

2、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4、钢筋骨架,其呈四棱柱形;

5、焊接骨架,其包括四条立柱以及环形加强箍,四条所述立柱沿所述钢筋骨架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钢筋骨架的四条棱边旁,且四条所述立柱还适于通过所述环形加强箍与所述钢筋骨架固定连接;

6、模壳,其呈两端开口的四棱筒状,所述模壳套设在所述焊接骨架外侧,且所述模壳的四条棱边分别与四条立柱相对应,所述模壳的四条棱边上均开设有连通所述模壳内部以及外部的焊接口,所述模壳的焊接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模壳固定连接的焊接件,所述焊接件与该焊接件所在的焊接口对应的立柱塞焊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角钢,所述立柱的棱边朝向所述钢筋骨架的外侧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加强箍垂直于所述立柱设置,四条所述立柱均与所述环形加强箍固定连接,而所述环形加强箍与所述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强箍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环形加强箍沿所述钢筋骨架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9、进一步地,各所述焊接件均包括第一紧固板、第二紧固板、第一焊接部以及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紧固板与所述第二紧固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模壳相邻的两个面上,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一紧固板连接,且所述第一焊接部位于该焊接件对应的焊接口内,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紧固板连接,且所述第二焊接部也位于该焊接件对应的焊接口内。

10、进一步地,各所述焊接件均包括第一预埋片、第二预埋片、第一焊接板以及第二焊接板;所述第一预埋片与所述第二预埋片分别预埋在所述模壳相邻的两个面中,所述第一焊接板与所述第一预埋片连接,且所述第一焊接板位于该焊接件对应的焊接口内,所述第二焊接板与所述第二预埋片连接,且所述第二焊接板位于该焊接件对应的焊接口内。

11、进一步地,各所述立柱均与所述环形加强箍焊接或螺栓连接,所述环形加强箍与所述钢筋骨架焊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模壳为uhpc材质。

13、进一步地,所述模壳由多个分模壳依次连接而成。

14、进一步地,所述分模壳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对拉杆,且至少有两根所述对拉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分模壳两组相对的面上。

15、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6、一种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柱体模壳以及位于所述柱体模壳内的混凝土。

17、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钢筋骨架以及模壳可以分开进行吊装,减少了单次起吊重量,从而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更加小型的起吊装置,进而可节省设备租用/采购成本

19、(2)由于模壳的四条棱边上均开设有连通模壳内部以及外部的焊接口,且焊接口处设置有焊接件,所以施工人员进行焊接操作时可以在模壳外部将焊接工具伸入焊接口内进行焊接,即施工人员可处在模壳外部进行焊接,从而极大的减小了施工难度。

20、(3)对于长度较长的模壳,仍能保证模壳连接的可靠性。

21、(4)减小了柱体的施工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柱体模壳以及位于所述柱体模壳内的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体模壳及柱体,其中柱体模壳包括:钢筋骨架,其呈四棱柱形;焊接骨架,其包括四条立柱以及环形加强箍,四条立柱沿钢筋骨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钢筋骨架的四条棱边旁,且四条立柱通过环形加强箍与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模壳,其呈两端开口的四棱筒状,模壳套设在焊接骨架外侧,模壳的四条棱边上均开设有连通模壳内部以及外部的焊接口,模壳的焊接口处设置有焊接件,焊接件与该焊接件所在的焊接口对应的立柱焊接。其中,柱体包括上述的柱体模壳以及位于柱体模壳内的混凝土。本发明的柱体模壳,可降低模板与钢筋骨架之间连接时的施工难度,同时该柱体模壳还能分体吊装施工,从而减小起吊重量;本发明的柱体施工难度小。

技术研发人员:吴贞,梅洁萍,胡林,司有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华建筑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