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62597发布日期:2023-04-18 18:2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装配式建筑施工防护,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2、目前,大部分的装配式建筑依旧存在现浇结构,如外挑式阳台、双皮墙结构等,而现有对这些现浇结构的施工需要搭设外挂架进行防护,这种搭设外挂架的施工及防护结构,一方面影响施工难度高,另一方面也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效率。

3、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10965781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围现浇部位免外架防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立柱、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主立柱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根且与剪力墙之间形成有间隔,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均与主立柱相连且上层平台位于下层平台上方;下层平台包括垂直剪力墙且与剪力墙相接触的底层踏板,上层平台包括垂直剪力墙且与剪力墙相接触的上层踏板;位于底层踏板下方的主立柱通过对拉螺杆与剪力墙相连。该免外架防护体系为整体结构,且用于剪力墙的现浇施工,整个防护体系由下层平台下方的立柱与剪力墙对拉固定,这种防护体系本身灵活性低,存在周转不方便的问题,且与剪力墙的对拉固定结构,在逐层施工时存在拆装困难的问题,拆装是需要在剪力墙外部作业,存在安全风险。

4、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免外架防护以提高施工效率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活性高、拆装方便且便于周转使用的免外架防护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活性高、拆装方便且便于周转使用的免外架防护体系,并针对该防护体系提供相应的施工方法。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第一种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所述现浇结构为带反坎的现浇结构;所述防护体系设于现浇结构的外侧,其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可拆卸固定连接的下段防护栏、中段防护栏和上段防护栏;其中,所述下段防护栏的底部面向所述现浇结构的内侧可拆卸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与现浇结构的反坎卡接固定。

4、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段防护栏的底部面向所述现浇结构的内侧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可拆卸连接的法兰板,且所述中段防护栏与下段防护栏的组合高度满足相邻两层现浇结构的层高。

5、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斜撑组件,所述斜撑组件包括预埋拉环、套管和斜撑杆,所述预埋拉环预埋于所述现浇结构,所述套管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预埋拉环挂靠的挂钩,所述斜撑杆的一端活动的设于所述套管内,由多个螺栓贯穿套管和斜撑杆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中段防护栏可拆卸连接。

6、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斜撑组件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撑杆和中段防护栏。

7、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段防护栏、中段防护栏和上段防护栏均包括沿现浇结构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根立柱和可拆卸设于所述立柱之间的护栏;所述护栏包括护栏外框和设于护栏外框之间的冲孔网板,所述护栏外框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扁码。

8、本发明还提供第二种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所述现浇结构为双皮墙结构;所述防护体系设于双皮墙结构的顶部,包括下段防护栏,所述下段防护栏的底部面向所述双皮墙结构的内侧可拆卸固定安装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双皮墙结构的外层预制片的顶部卡接固定。

9、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包括槽体、固定垫片和调节螺杆,所述槽体的一侧设有连接端,且所述槽体内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固定垫片,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贯穿所述槽体的一侧或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固定垫片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垫片的表面设有橡胶层。

10、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翻板,所述翻板铺设于现浇结构与下段防护栏之间,且所述翻板与所述下段防护栏可转动连接。

11、本发明针对第一种方案提供一种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如下:

12、步骤s1:首层现浇结构的施工;

13、步骤s2:在首层现浇结构的反坎上通过卡槽安装下段防护栏,然后再在下段防护栏上安装中段防护栏以及斜撑组件;

14、步骤s3:在中段防护栏上安装上段防护栏作为二层现浇结构作业时的防护;

15、步骤s4:待二层现浇结构完成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将二层现浇结构的反坎通过所述卡槽与上段防护栏连接;

16、步骤s5:拆除首层下段防护栏和中段防护栏以及斜撑组件;

17、步骤s6:在二层现浇结构的上段防护栏上依次完成中段防护栏和斜撑组件以及下段防护栏的安装;

18、步骤s7:按照上述步骤完成防护体系的逐层上翻周转施工。

19、本发明针对第二种方案提供一种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如下:

20、步骤s1:吊装双皮墙之前,在地面将下段防护栏通过卡槽固定安装于双皮墙的外层预制片顶部;

21、步骤s2:吊装双皮墙在楼面就位后,墙顶的下段防护栏提前形成安全防护;

22、步骤s3:固定好双皮墙后,完成浇筑;

23、步骤s4:本层浇筑完成后,拆除本层下段防护栏,然后逐层上翻周转施工。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本发明提供的免外架防护体系设计为可拆卸的组合体结构,可分段拆装,实现了灵活周转的同时始终保证具有一定的防护功能;解决了无外脚手架情况下建筑物作业层周边的安全防护问题,实现了带反坎的现浇结构及双皮墙结构的免外架施工防护,且设计合理,防护效果好,拆装均在室内进行无安全风险,相比于传统搭设外挂架的施工及防护方式,减少了外挂架的拆搭时间和费用成本,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防护栏的底部面向所述现浇结构的内侧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可拆卸连接的法兰板,且所述中段防护栏与下段防护栏的组合高度满足相邻两层现浇结构的层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撑组件,所述斜撑组件包括预埋拉环、套管和斜撑杆,所述预埋拉环预埋于所述现浇结构,所述套管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预埋拉环挂靠的挂钩,所述斜撑杆的一端活动的设于所述套管内,由多个螺栓贯穿套管和斜撑杆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中段防护栏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组件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撑杆和中段防护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防护栏、中段防护栏和上段防护栏均包括沿现浇结构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根立柱和可拆卸设于所述立柱之间的护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槽体、固定垫片和调节螺杆,所述槽体的一侧设有连接端,且所述槽体内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固定垫片,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贯穿所述槽体的一侧或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固定垫片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垫片的表面设有橡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板,所述翻板铺设于现浇结构与下段防护栏之间,且所述翻板与所述下段防护栏可转动连接。

9.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7、8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施工步骤如下:

10.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施工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免外架防护体系的所述现浇结构为带反坎的现浇结构;所述防护体系设于现浇结构的外侧,其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可拆卸固定连接的下段防护栏、中段防护栏和上段防护栏;其中,所述下段防护栏的底部面向所述现浇结构的内侧可拆卸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与现浇结构的反坎卡接固定。本发明将免外架防护体系设计为可拆卸的组合体结构,可分段拆装,实现了灵活周转的同时始终保证具有一定的防护功能;解决了无外脚手架情况下建筑物作业层周边的安全防护问题,实现了带反坎的现浇结构及双皮墙结构的免外架施工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坚,丁珏,卢丽君,易剑辉,龚伶妃,张金波,刘家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