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装配式结构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叠合梁和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1、叠合梁是分两次浇捣混凝土的梁,第一次在预制场做成预制梁;第二次在施工现场进行,当预制梁吊装安放完成后,再浇捣上部的混凝土使其连成整体。叠合梁按受力性能又可为“一阶段受力叠合梁”和“二阶段受力叠合梁”两类。前者是指施工阶段在预制梁下设有可靠支撑,能保证施工阶段作用的荷载全部传给支撑:后者则是指施工阶段在简支的预制梁下不设支撑,施工阶段的全部荷载完全由预制梁承担。
2、叠合梁的横截面一般为矩形或t型,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常将预制梁做成t形截面,在预制板安装就位后,再现浇部分混凝土,即形成所谓的叠合梁。而目前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自重大,对吊车要求高,造价高,叠合板无法可靠的搁置在预制叠合梁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其一目的,需解决现有叠合梁自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装配式叠合梁做法,降低预制部分混凝土含量和自重;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减少临时支撑的用量;
3、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增加钢筋的抱箍能力,增加砼梁的抗剪能力。
4、为了实现上述任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底板、波浪状的钢管腹杆、预制混凝土上弦杆、现浇混凝土;所述钢管腹杆的波峰固定于所述预制混凝土上弦杆,所述钢管腹杆的波谷固定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所述钢管腹杆和所述预制混凝土上弦杆组成叠合梁构件,所述现浇混凝土浇筑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上的所述钢管腹杆和所述预制混凝土上弦杆。
5、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中设有钢筋,所述钢筋布置高于所述钢管腹杆的波谷。
6、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还包括箍筋,所述箍筋所述叠合梁构件,所述箍筋穿过所述腹杆的波谷内侧并箍设于所述钢筋;所述箍筋的底部埋设固定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中。
7、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为倒梯形,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的顶部形成有供浇筑模板安装的二挑耳,二所述挑耳分别延伸于所述箍筋的两侧外。
8、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所述叠合梁构件中的所述预制混凝土上弦杆为扁杆,所述钢管腹杆为两排,两排所述钢管腹杆并排间距设置。
9、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所述叠合梁构件为三角形,所述钢管腹杆为两排,两排所述钢管腹杆与所述预制混凝土上弦杆形成三角形叠合梁构件。
10、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所述钢管腹杆的波峰和波谷呈扁平状。
11、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叠合梁的高度的一半。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底板、结构层、浇筑层和上述的叠合梁;所述叠合底板安装于所述叠合梁的侧部,所述结构层布设于所述叠合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叠合梁构件的侧部,所述浇筑层浇筑所述叠合梁的所述叠合梁构件,并和所述结构层形成整体。
13、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还包括浇筑模板,所述浇筑模板竖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叠合梁构件的两侧,所述叠合底板置于所述浇筑模板上。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装配式框架梁做法,预制部分混凝土含量少,自重轻;
16、自带叠合梁构件,竖向刚度好,临时支撑用量少;
17、底边设置挑耳,方便搁置叠合板的预制部分;
18、通过波峰和波谷捶扁的腹杆勾住箍筋中部,增加箍筋的抱箍能力,波浪形腹杆增加砼梁的抗剪能力。
1.一种叠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底板、波浪状的钢管腹杆、预制混凝土上弦杆、现浇混凝土;所述钢管腹杆的波峰固定于所述预制混凝土上弦杆,所述钢管腹杆的波谷固定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所述钢管腹杆和所述预制混凝土上弦杆组成叠合梁构件,所述现浇混凝土浇筑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上的所述钢管腹杆和所述预制混凝土上弦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中设有钢筋,所述钢筋布置高于所述钢管腹杆的波谷。
3.如权利要求2述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箍筋,所述箍筋箍设于所述叠合梁构件,所述箍筋穿过所述钢管腹杆的波谷内侧并箍设于所述钢筋;所述箍筋的底部埋设固定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为倒梯形,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的顶部形成有供浇筑模板安装或叠合楼板搁置的二挑耳,二所述挑耳分别延伸于所述箍筋的两侧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梁构件中的所述预制混凝土上弦杆为扁杆,所述钢管腹杆为两排,两排所述钢管腹杆并排间距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梁构件为三角形,所述钢管腹杆为两排,两排所述钢管腹杆与所述预制混凝土上弦杆形成三角形叠合梁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腹杆的波峰和波谷呈扁平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叠合梁的高度的一半。
9.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底板、结构层、浇筑层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合梁;所述叠合底板安装于所述叠合梁的侧部,所述结构层布设于所述叠合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叠合梁构件的侧部,所述浇筑层浇筑所述叠合梁的所述叠合梁构件,并和所述结构层形成整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筑模板,所述浇筑模板竖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叠合梁构件的两侧,所述叠合底板置于所述浇筑模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