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14801发布日期:2023-05-10 23:3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现今社会,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注重经济与环保并行。尤其是现在的建筑工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所以传统的砖砌体已经逐渐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在这种意识下,有一种新兴的轻质复合墙板由于其具有轻质、薄体、隔声、防水、保温、施工环境好,施工效率高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内墙材料。

2、现阶段,还存在以下两种存在问题的传统方案:

3、传统的砖砌体施工方法,其施工复杂、效率低下,而双面需再找平抹灰,施工期间时间较长,而且施工期间浪费材料浪费能源,不够环保。

4、传统的对于复合墙板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不够合理,施工过程复杂且施工工期仍然时间较长、施工期间浪费材料浪费能源,同样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墙体安装,完成墙板拼装;

4、根据排板图进行门和窗框板安装;

5、接缝及墙面处理。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墙体安装包括:

7、清理:清理复合墙板安装工位,墙边线测放且完成验收;

8、定位放线:在墙体安装部位弹基线与楼板底或梁底基线垂直;

9、切割:用水淋湿墙板后进行切割;

10、上浆:刷水湿润墙板后,将胶泥抹在墙板的凹槽内和地板基线内;

11、装板:使墙板之间紧靠,使胶泥从接缝挤出;

12、校正:墙板拼装后,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后校正,然后对其上下固定;

13、固定:将墙板与楼板固定连接;

14、勾缝:刮去凸出墙板面接缝胶泥,并勾出接缝口。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单层所述墙板在限高范围内竖向接缝少于一次,且相邻接缝至少错开300mm。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校正:墙板拼装后,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后校正,然后对其上下固定为:

17、墙板拼装后,用2m的直靠尺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并用铁撬调校正,再用木楔及钢筋作上下固定。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将墙板与楼板固定连接为:

19、墙板与楼板上下用7字钉固定,墙长超过6m的加构造柱,端部不足一块标准板时补板最少宽度≥200mm。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门和窗框板安装为按排板图标出门、窗洞口位置,标出位置后安装定位板,安装定位板后,从门窗洞口向两侧安装隔墙。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安装门和窗框前,在墙体的转角处对墙板做加强处理,所述加强处理包括:墙板采用胶泥粘接,以及采用250mm长钢筋以间距600~800mm作加强;

22、所述钢筋的头击入墙板内并用砂浆封口。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安装门和窗框前,按照墙长≤6m设置构造柱,所述构造柱的尺寸为150*250mm、120*200mm,钢筋采用4根12箍筋6@200设置构造柱,上下分别植入楼板。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接缝及墙面处理包括:

25、清理接缝部位,补满破损孔隙,清洁表面,然后进行接缝的防裂带粘贴施工;

26、采用穿孔防裂纸带或防裂纤维网格带用白乳贴粘在缝口上,并用刮刀顺着接压,刮去多余的白乳胶和除去纸带下的气泡。

27、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利用装配式轻质复合墙板代替砖砌体,不仅施工简便且效率大大增加,而轻质复合墙板双面光滑无需再找平抹灰,与砌筑墙体施工相比效率提高10倍以上。

28、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因为轻质复合墙板具有轻质、薄体、隔声、防水、保温、施工环境好等特点,所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既保证质量,又方便施工。

29、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基于施工所用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隔音、良好的隔热保温、良好的防水防火特性,且施工时运输简洁,材料损耗率低,减少了建筑垃圾,且因为材质轻,使得劳动强度大大降低,高效又安全。

30、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结合装配式轻质复合墙板的本身特性,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简单合理,能够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施工,不仅可以加快工期也可以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而且施工过程简单快捷,能有效缩短工期,节约成本,节能环保。

31、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装配式建筑构件在预制加工厂采用批量化加工的形式进行生产,不仅在加工过程中各种建筑材料的用量控制精确,而且预制出的构件尺寸精度也高,严格的生产环境,让构件的质量也更加可靠。装配式轻质复合墙板充分利用其材料本身的特性,如重量轻、安全可靠、抗冲击力强、无毒、不燃,同时又具有较好的隔音、隔热保温、防腐、防水等特点,从而来实现本发明的优质安全高效的施工。

32、本发明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轻质复合墙板施工工法利用高质量结构构件加上精确的安装组合,从而实现更加便捷高效,更加安全可靠的绿色建筑施工。



技术特征:

1.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安装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层所述墙板在限高范围内竖向接缝少于一次,且相邻接缝至少错开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墙板拼装后,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后校正,然后对其上下固定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将墙板与楼板固定连接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和窗框板安装为按排板图标出门、窗洞口位置,标出位置后安装定位板,安装定位板后,从门窗洞口向两侧安装隔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门和窗框前,在墙体的转角处对墙板做加强处理,所述加强处理包括:墙板采用胶泥粘接,以及采用250mm长钢筋以间距600~800mm作加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门和窗框前,按照墙长≤6m设置构造柱,所述构造柱的尺寸为150*250mm、120*200mm,钢筋采用4根12箍筋6@200设置构造柱,上下分别植入楼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及墙面处理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包括:墙体安装,完成墙板拼装;根据排板图进行门和窗框板安装;接缝及墙面处理。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结合装配式轻质复合墙板的本身特性,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简单合理,能够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施工,不仅可以加快工期也可以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而且施工过程简单快捷,能有效缩短工期,节约成本,节能环保。本发明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隔墙用装配式复合墙板施工方法利用高质量结构构件加上精确的安装组合,从而实现更加便捷高效,更加安全可靠的绿色建筑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潘吉应,周炳秋,李兰菊,刘燕,安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