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7392发布日期:2022-06-18 03:3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属于房建工程领域,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楼板工程施工。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实践中,混凝土板厚度及负筋保护层厚度的实体检测,发现混凝土板厚度及负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仅为50%左右,这些通病大量存在,暴露出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不扎实,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质量意识薄弱。
3.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有效治理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止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向下位移过大,造成混凝土板结构隐患,确保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及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提高工效和可控性,而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浇筑质量控制装置是解决这一问题较有效的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5.这种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方管架体结构,第二方管架体结构,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以及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
6.所述的第一方管架体结构包括第一纵向方管钢、第一横向方管钢、第一横向架体圆钢、混凝土灌注进槽口和混凝土灌注出槽口,第一纵向方管钢与第一横向方管钢通过焊接连接,第一纵向方管钢与第一横向方管钢两侧分别预留混凝土灌注进槽口和混凝土灌注出槽口,第一纵向方管钢之间分布焊接第一横向架体圆钢;所述的第二方管架体结构包括第二纵向方管钢、第二横向方管钢和第二横向架体圆钢,第二纵向方管钢与第二横向方管钢通过焊接连接,第二纵向方管钢之间分布焊接第二横向架体圆钢;
7.所述的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包括底面模板、上排钢筋、下排钢筋、吊钩、吊绳和塔吊,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底面模板上绑扎下排钢筋和上排钢筋,塔吊通过吊绳和吊钩悬吊第一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一吊耳,多个第一方管架体结构分布安放在上排钢筋上;
8.所述的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包括底面模板、上排钢筋、下排钢筋、吊钩、吊绳和塔吊,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底面模板上绑扎下排钢筋和上排钢筋,塔吊通过吊绳和吊钩悬吊第二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二吊耳,多个第二方管架体结构分布安放在上排钢筋上。
9.作为优选,第一纵向方管钢下部分布焊接第一竖向撑脚圆钢,第一横向方管钢两边外侧焊接第一吊耳。
10.作为优选,第二纵向方管钢下部分布焊接第二竖向撑脚圆钢,第二横向方管钢两边外侧焊接第二吊耳。
11.作为优选,第一方管架体结构与上排钢筋通过绑丝绑扎牢固,第一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一纵向方管钢和第一横向方管钢上部低于现浇混凝土楼板面标高。
12.作为优选,第二方管架体结构与上排钢筋通过绑丝绑扎牢固,第二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二纵向方管钢和第二横向方管钢上部与现浇混凝土楼板面等高。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分别采用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和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进行吊装,操作简单,有效保证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
15.(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方管架体结构,即浇筑完楼板混凝土后无需取出架体,通过在方管中灌注相同强度的混凝土,有效保证了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强度。
16.(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二方管架体结构,即浇筑完楼板混凝土后需取出架体,可实现方管架体结构多次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第一方管架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18.图2是第一方管架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立体图;
20.图4是第二方管架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21.图5是第二方管架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立体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纵向方管钢,2-第一横向方管钢,3-第一横向架体圆钢,4-第一竖向撑脚圆钢,5-第一吊耳,6-混凝土灌注进槽口,7-混凝土灌注出槽口,8-第二纵向方管钢,9-第二横向方管钢,10-第二横向架体圆钢,11-第二竖向撑脚圆钢,12-第二吊耳,13-方管钢封口,14-底面模板,15-上排钢筋,16-下排钢筋,17-绑丝,18-吊钩,19-吊绳,20-塔吊。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25.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方管架体结构,即浇筑完楼板混凝土后无需取出架体;第二方管架体结构,即浇筑完楼板混凝土后需取出架体;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
26.所述的第一方管架体结构,包括:第一纵向方管钢1、第一横向方管钢2、第一横向架体圆钢3、第一竖向撑脚圆钢4、第一吊耳5、混凝土灌注进槽口6、混凝土灌注出槽口7,第一纵向方管钢1与第一横向方管钢2通过焊接连接,第一纵向方管钢1与第一横向方管钢2两侧分别预留混凝土灌注进槽口6和混凝土灌注出槽口7,第一纵向方管钢1之间分布焊接第一横向架体圆钢3,第一纵向方管钢1下部分布焊接第一竖向撑脚圆钢4,第一横向方管钢2两边外侧焊接第一吊耳5,通过混凝土灌注进槽口6和混凝土灌注出槽口7灌注与现浇混凝土楼板同样强度的混凝土。
27.所述的第二方管架体结构,包括:第二纵向方管钢8、第二横向方管钢9、第二横向架体圆钢10、第二竖向撑脚圆钢11、第二吊耳12,第二纵向方管钢8与第二横向方管钢9通过焊接连接,第二纵向方管钢8之间分布焊接第二横向架体圆钢10,第二纵向方管钢8下部分布焊接第二竖向撑脚圆钢11,第二横向方管钢9两边外侧焊接第二吊耳12。
28.所述的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包括:底面模板14、上排钢筋15、下排钢筋16、绑丝17、吊钩18、吊绳19、塔吊20,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底面模板14上绑扎下排钢筋16和上排钢筋15,塔吊20通过吊绳19和吊钩18悬吊第一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一吊耳5,将多个第一方管架体结构分布安放在上排钢筋15上,第一方管架体结构与上排钢筋15通过绑丝17绑扎牢固,第一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一纵向方管钢1和第一横向方管钢2上部略低于现浇混凝土楼板面标高。
29.所述的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包括:底面模板14、上排钢筋15、下排钢筋16、绑丝17、吊钩18、吊绳19、塔吊20,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底面模板14上绑扎下排钢筋16和上排钢筋15,塔吊20通过吊绳19和吊钩18悬吊第二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二吊耳12,将多个第二方管架体结构分布安放在上排钢筋15上,第二方管架体结构与上排钢筋15通过绑丝17绑扎牢固,第二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二纵向方管钢8和第二横向方管钢9上部与现浇混凝土楼板面等高,浇筑完混凝土后铲断绑丝17并取出第二方管架体。


技术特征:
1.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方管架体结构,第二方管架体结构,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以及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所述的第一方管架体结构包括第一纵向方管钢(1)、第一横向方管钢(2)、第一横向架体圆钢(3)、混凝土灌注进槽口(6)和混凝土灌注出槽口(7),第一纵向方管钢(1)与第一横向方管钢(2)通过焊接连接,第一纵向方管钢(1)与第一横向方管钢(2)两侧分别预留混凝土灌注进槽口(6)和混凝土灌注出槽口(7),第一纵向方管钢(1)之间分布焊接第一横向架体圆钢(3);所述的第二方管架体结构包括第二纵向方管钢(8)、第二横向方管钢(9)和第二横向架体圆钢(10),第二纵向方管钢(8)与第二横向方管钢(9)通过焊接连接,第二纵向方管钢(8)之间分布焊接第二横向架体圆钢(10);所述的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包括底面模板(14)、上排钢筋(15)、下排钢筋(16)、吊钩(18)、吊绳(19)和塔吊(20),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底面模板(14)上绑扎下排钢筋(16)和上排钢筋(15),塔吊(20)通过吊绳(19)和吊钩(18)悬吊第一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一吊耳(5),多个第一方管架体结构分布安放在上排钢筋(15)上;所述的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包括底面模板(14)、上排钢筋(15)、下排钢筋(16)、吊钩(18)、吊绳(19)和塔吊(20),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底面模板(14)上绑扎下排钢筋(16)和上排钢筋(15),塔吊(20)通过吊绳(19)和吊钩(18)悬吊第二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二吊耳(12),多个第二方管架体结构分布安放在上排钢筋(1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纵向方管钢(1)下部分布焊接第一竖向撑脚圆钢(4),第一横向方管钢(2)两边外侧焊接第一吊耳(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纵向方管钢(8)下部分布焊接第二竖向撑脚圆钢(11),第二横向方管钢(9)两边外侧焊接第二吊耳(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方管架体结构与上排钢筋(15)通过绑丝(17)绑扎牢固,第一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一纵向方管钢(1)和第一横向方管钢(2)上部低于现浇混凝土楼板面标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方管架体结构与上排钢筋(15)通过绑丝(17)绑扎牢固,第二方管架体结构的第二纵向方管钢(8)和第二横向方管钢(9)上部与现浇混凝土楼板面等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方管架体结构,第二方管架体结构,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以及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所述的第一方管架体结构包括第一纵向方管钢、第一横向方管钢、第一横向架体圆钢、混凝土灌注进槽口和混凝土灌注出槽口;所述的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包括底面模板、上排钢筋、下排钢筋、吊钩、吊绳和塔吊;所述的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包括底面模板、上排钢筋、下排钢筋、吊钩、吊绳和塔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分别采用第一方管架体吊装结构和第二方管架体吊装结构进行吊装,操作简单,有效保证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板的厚度。板的厚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 龚孙武 麻玉侠 汪庆豪 陈炯翰 叶苏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0
技术公布日:2022/6/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