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4515发布日期:2022-06-15 14:3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再生混凝土主要是将道路已经废弃的混凝土块进行回收处理,随后通过人工经过破碎清洗和分级后,并将混凝土块及其他类型的天然集料按一定比例与混凝土块配比混合,然后再通过高强度水泥和水按照一定比例调成水泥浆,并通过利用已经混合后的浆液对再生集料进行浸泡、干燥处理,完成对混凝土的搅拌和生产。
3.现有的输送装置在输送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内部的混凝土进行不断的搅拌,防止避免混凝土固化在装置的内部,但是现有的输送装置大部分都会存在在卸料时比较粘稠的混凝土会把排料口堵住,还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十分麻烦,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解决上述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顶部向下凹陷的箱体,所述箱体呈圆筒状,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缩口一端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贯穿所述底座后置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箱体的凹陷处内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升降组件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上升或者下降,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升降组件和箱体顶部开设的通孔后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转轴上设有若干组大搅拌杆,所述大搅拌杆的下方设有若干组小搅拌杆,相对的两个所述小搅拌杆的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排料口的直径。
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多个支脚和与所述支脚相匹配的万向轮,所述支脚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万向轮连接在所述支脚的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升降板和丝杠,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的两侧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升降板连接在所述丝杠上,所述丝杠的顶端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升降电机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丝杠的底端贯穿所述升降板后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9.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两侧的滑块和固定在所述箱体凹陷处内壁上的滑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固设有把手。
11.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底部为尖端,呈圆锥状。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箱体之间设有称重器。
13.进一步的,所述大搅拌杆和小搅拌杆均倾斜的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组件带动大搅拌杆和小搅拌杆在箱体内上下移动,当排料口堵住时,升降组件带动小搅拌杆伸进排料口内进行搅拌,将堵住的混凝土快速的通开,十分便捷,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通堵时剖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未通堵时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俯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箱体;3、进料口;4、旋转电机;5、转轴;6、通孔;7、大搅拌杆;8、导流板;9、排料口;10、小搅拌杆;11、支脚;12、万向轮;13、升降电机;14、升降板;15、丝杠;16、支撑架;17、滑块;18、滑轨;19、把手;20、称重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3所示,一种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顶部向下凹陷的箱体2,所述箱体2呈圆筒状,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多个支脚11和与所述支脚11相匹配的万向轮12,所述支脚11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所述万向轮12连接在所述支脚11的底部。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设有把手19,通过推动所述把手19使其移动。
23.所述箱体2上设有进料口3,所述箱体2的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的缩口一端设有排料口9,所述排料口9贯穿所述底座1后置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
24.所述底座1和箱体2之间设有称重器20,利用所述称重器20称重,防止向所述箱体2内倒入过多的混凝土。
25.所述箱体2的凹陷处内设有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通过升降组件在所述箱体2的顶部上升或者下降。
26.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13、升降板14和丝杠15,所述旋转电机4固定在所述升降板14上,所述升降板14的两侧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箱体2上,所述升降板14连接在所述丝杠15上,所述丝杠15的顶端与所述升降电机1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升降电机13通过支撑架16固定在所述箱体2上,所述丝杠15的底端贯穿所述升降板14后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箱体2上。
27.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板14两侧的滑块17和固定在所述箱体2凹陷处内壁上的滑轨18,所述滑块17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18上。
28.所述旋转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升降组件和箱体1顶部开设的通孔6后延伸至所述箱体1的内部,所述转轴5的底部为尖端,呈圆锥状。
29.所述转轴5上设有若干组大搅拌杆7,所述大搅拌杆7的下方设有若干组小搅拌杆
10,相对的两个所述小搅拌杆10的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排料口9的直径,使所述小搅拌杆10能够插进所述排料口9内。所述大搅拌杆7和小搅拌杆10均倾斜的固定在所述转轴5上。
30.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如下:
31.通过进料口3向箱体2内倒入混凝土,直至称重器20显示到了设定的重量竖直后,停止线箱体2内倒入混凝土,然后将进料口3封住,然后开启旋转电机4,使旋转电机4带动大搅拌杆7和小搅拌杆10对箱体2内的混凝土进行不断的搅拌,然后推动把手19开始运输开启,运输到指定位置后,打开排料口9进行排料,若是排料口9堵住了或者流速较慢,内开启升降电机13,升降电机13带动丝杠15转动,使升降板14向下移动,使小搅拌杆10插进排料口9内进行搅拌,将堵塞通开。
3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顶部向下凹陷的箱体(2),所述箱体(2)呈圆筒状,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箱体(2)上设有进料口(3),所述箱体(2)的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的缩口一端设有排料口(9),所述排料口(9)贯穿所述底座(1)后置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所述箱体(2)的凹陷处内设有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通过升降组件在所述箱体(2)的顶部上升或者下降,所述旋转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升降组件和箱体(2)顶部开设的通孔(6)后延伸至所述箱体(2)的内部,所述转轴(5)上设有若干组大搅拌杆(7),所述大搅拌杆(7)的下方设有若干组小搅拌杆(10),相对的两个所述小搅拌杆(10)的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排料口(9)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多个支脚(11)和与所述支脚(11)相匹配的万向轮(12),所述支脚(11)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所述万向轮(12)连接在所述支脚(1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13)、升降板(14)和丝杠(15),所述旋转电机(4)固定在所述升降板(14)上,所述升降板(14)的两侧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箱体(2)上,所述升降板(14)连接在所述丝杠(15)上,所述丝杠(15)的顶端与所述升降电机(1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升降电机(13)通过支撑架(16)固定在所述箱体(2)上,所述丝杠(15)的底端贯穿所述升降板(14)后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箱体(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板(14)两侧的滑块(17)和固定在所述箱体(2)凹陷处内壁上的滑轨(18),所述滑块(17)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18)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设有把手(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底部为尖端,呈圆锥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箱体(2)之间设有称重器(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搅拌杆(7)和小搅拌杆(10)均倾斜的固定在所述转轴(5)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顶部向下凹陷的箱体,底座的下方设有移动组件;箱体上设有进料口,箱体的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导流板,导流板的缩口一端设有排料口;箱体的凹陷处内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升降组件在箱体的顶部上升或者下降,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内部,转轴上设有大搅拌杆,大搅拌杆下方设有小搅拌杆,相对的两个小搅拌杆的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排料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组件带动大搅拌杆和小搅拌杆在箱体内上下移动,当排料口堵住时,升降组件带动小搅拌杆伸进排料口内进行搅拌,将堵住的混凝土快速的通开,十分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 董岳 杨博 左志远 李子扬 何杰贤 戴维国 刘焕焕 李伟 贾洪鹏 刘海港 高雯雯 王骁 沙良聪 邢仲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沧州渤海新区市政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5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