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6568发布日期:2022-06-25 00:3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板横缝处的防水和保温构造。


背景技术: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具有构件质量高、施工速度快、环境影响小等优势,近年来得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其在某些技术上存在一些天然的劣势需要去克服,预制混凝土外墙的防水问题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外墙拼缝主要分为横缝和竖缝,其中横缝因可利用水的重力采用企口构造,防水效果尚可,但其阻断毛细作用的空腔受生产和施工误差的影响容易失效,另外一方面为确保防水的效果以及防止保温板吸水,一般外墙板上下企口处均采用混凝土材料封边,其对保温性能的破坏明显,当构件缝隙密集,窗墙比较大时对保温性能的破坏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提高混凝土外墙板水平拼缝(横缝)处的防水性能和保温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包括下方预制外墙板和上方预制外墙板,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和上方预制外墙板均包括外页板、内页板和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位于所述外页板和内页板之间,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的外页板下端低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下端,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的外页板上端低于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下端;
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的保温板下端低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下端;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内设置有附加保温板,所述附加保温板的下端与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的保温板上端内表面搭接,所述附加保温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的保温板下端内表面搭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附加保温板将下方预制外墙板和上方预制外墙板内保温板进行连接,确保了下方预制外墙板和上方预制外墙板的企口连接处的保温连续性,提高了保温性能;同时,附加保温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下方预制外墙板和上方预制外墙板的密封连接,提高了企口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7.进一步地,所述附加保温板预埋在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内。下方预制外墙板在工厂生产时,可以直接将附加保温板进行预埋生产。
8.进一步地,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附加保温板的凹槽,所述附加保温板插接在所述凹槽内。采用凹槽插接的方式,则不用在进行附加保温板的预埋生产,直接在施工工地将附加保温板加入到凹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的外页板下端和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的外页板上端之间设置有防水条。该防水条起到第一道防水作用。
10.进一步地,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的外页板下端具有第一防水竖直表面,所述下方
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上端具有第二防水竖直表面,所述第一防水竖直表面和第二防水竖直表面之间形成防水空腔。
11.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空腔的水平宽度大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的外页板下端和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的外页板上端之间的间距。利用较大水平宽度的防水空腔来水路毛细作用,有利于提高防水性能,较大水平宽度的防水空腔设置不容易受到生产和施工的误差影响,防水效果稳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防水空腔阻断了水路毛细作用,且防水空腔空腔不受生产和施工的误差影响,防水效果稳定。
14.(2)保证了外墙企口处保温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的示意图。
16.图中:下方预制外墙板1、上方预制外墙板2、外页板3、内页板4、保温板5、附加保温板6、凹槽7、防水条8、第一防水竖直表面9、第二防水竖直表面10、防水空腔11。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8.参见图1,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包括下方预制外墙板1和上方预制外墙板2,下方预制外墙板1和上方预制外墙板2均包括外页板3、内页板4和保温板5,保温板5位于外页板3和内页板4之间;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外页板3下端低于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内页板4下端,形成上方预制外墙板2下端的企口构造;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外页板3上端低于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内页板4下端,形成下方预制外墙板1上端的企口构造;其中,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下端(未图示)与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下端构造完全相同,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上端(未图示)与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上端构造完全相同;外页板3和内页板4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外页板3下端和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外页板3上端之间设置有防水条8;
19.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保温板5下端低于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内页板4下端;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内页板4内设置有附加保温板6,附加保温板6的下端与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保温板5上端内表面搭接,附加保温板6的上端与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保温板5下端内表面搭接。
20.附加保温板6可以预埋在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内页板4内。或者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内页板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纳附加保温板6的凹槽7,附加保温板6插接在凹槽7内。采用凹槽7插接的方式,则不用在进行附加保温板6的预埋生产,直接在施工工地将附加保温板6加入到凹槽7内。
21.优选地,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外页板3下端具有第一防水竖直表面9,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内页板4上端具有第二防水竖直表面10,第一防水竖直表面9和第二防水竖直表面10之间形成防水空腔11。优选地,防水空腔11的水平宽度大于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外页板3下端和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外页板3上端之间的间距。利用较大水平宽度的防水空腔11来水路毛细作用,有利于提高防水性能,较大水平宽度的防水空腔11设置不容易受到生产和施工
的误差影响,防水效果稳定。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附加保温板6将下方预制外墙板1和上方预制外墙板2内保温板5进行连接,确保了下方预制外墙板1和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企口连接处的保温连续性,提高了保温性能;同时,附加保温板6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下方预制外墙板1和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密封连接,提高了企口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包括下方预制外墙板(1)和上方预制外墙板(2),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1)和上方预制外墙板(2)均包括外页板(3)、内页板(4)和保温板(5),所述保温板(5)位于所述外页板(3)和内页板(4)之间,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外页板(3)下端低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内页板(4)下端,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外页板(3)上端低于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内页板(4)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保温板(5)下端低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内页板(4)下端;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内页板(4)内设置有附加保温板(6),所述附加保温板(6)的下端与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保温板(5)上端内表面搭接,所述附加保温板(6)的上端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保温板(5)下端内表面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保温板(6)预埋在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内页板(4)内。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内页板(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附加保温板(6)的凹槽(7),所述附加保温板(6)插接在所述凹槽(7)内。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外页板(3)下端和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外页板(3)上端之间设置有防水条(8)。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外页板(3)下端具有第一防水竖直表面(9),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内页板(4)上端具有第二防水竖直表面(10),所述第一防水竖直表面(9)和第二防水竖直表面(10)之间形成防水空腔(11)。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空腔(11)的水平宽度大于所述上方预制外墙板(2)的外页板(3)下端和所述下方预制外墙板(1)的外页板(3)上端之间的间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包括下方预制外墙板和上方预制外墙板,保温板位于外页板和内页板之间,上方预制外墙板的外页板下端低于上方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下端,下方预制外墙板的外页板上端低于下方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下端;上方预制外墙板的保温板下端低于上方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下端;下方预制外墙板的内页板内设置有附加保温板,附加保温板的下端与下方预制外墙板的保温板上端内表面搭接,附加保温板的上端与上方预制外墙板的保温板下端内表面搭接。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空腔阻断了水路毛细作用,且防水空腔空腔不受生产和施工的误差影响,防水效果稳定;附加保温板保证了外墙企口处保温的连续性。加保温板保证了外墙企口处保温的连续性。加保温板保证了外墙企口处保温的连续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柳 吴彦 田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08
技术公布日:2022/6/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