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1956发布日期:2022-07-19 22:1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施工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施工用防护装置是一种应用于施工过程中,进行防护的装置,然而现有的防护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其防护装置大多有多个立柱个链接在立柱之间的杆组成,这样的结构使得整个防护装置的占用空间大,不方便存放和运输,且防护装置的长度难以调节,因此其可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用防护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组件;
6.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防护组件;
7.其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网;
8.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立管,所述防护网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管之间,所述立管的一侧开设有收放口,所述立管内部安装有绕带套筒,所述防护网的一端由所述收放口穿插至所述立管内部并缠绕在所述绕带套筒上,所述立管上方设置有用于收起所述防护网的收卷机构,该装置中防护网缠绕在绕带套筒上,绕带套筒位于立管内部,这样极大地减少了该装置的占用面积,方便装置的携带、存放以及运输,且该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的防护需求,选择合适数量的立管,然后依次对其进行连接即可,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摇把和安装在所述摇把下方的中轴杆,所述中轴杆穿插在所述绕带套筒内。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绕带套筒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棱槽,所述中轴杆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棱槽适配的凸棱,所述凸棱卡合在所述棱槽内。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立管的顶部旋合套接有顶盖,所述中轴杆通过轴承旋合安装在所述顶盖上。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盖上表面还开设有穿插孔,所述防护网位于立管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插架,所述插架采用“u”型结构,所述插架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穿插孔的内径。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网前表面上方和下方等距设置有多个反光膜。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立管的底部安装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底部安装有插锥。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采用圆台形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螺纹套管,所述螺柱旋合套接在所述螺纹套管内。
16.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中防护网缠绕在绕带套筒上,绕带套筒位于立管内部,这样极大地减少了该装置的占用面积,方便装置的携带、存放以及运输,且该装置在使用时,至少同时安装两个立管,两个立管先竖直放置,然后将防护网的一端固定到另一个立管上,拉动立管,即可使防护网逐渐从立管内部拉出,实现防护,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的防护需求,选择合适数量的立管,然后依次对其进行连接即可,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17.本实用新型中,立管下方还设置有底座,立管的底部安装有螺柱,螺柱的底部安装有插锥,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螺纹套管,螺柱与螺纹套管适配,这样当当防护地带的地面为软基时,可以直接将插锥插入到地面,即完成立管的固定,当防护地带的地面硬基时,可以将底座放置于地面上,然后将螺柱旋合套接在螺纹套管内,实现立管的固定,两种固定方式可以使该装置的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立管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绕带套筒俯视图。
21.附图标记:1、底座;2、螺纹套管;3、立管;4、顶盖;5、穿插孔;6、摇把;7、收放口;8、防护网;10、反光膜;11、插架;12、插锥;13、螺柱; 14、中轴杆;15、凸棱;16、棱槽;17、绕带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防护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23.实施例1:
24.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施工用防护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防护组件;支撑组件,用于支撑防护组件;
25.其中,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网8;
26.其中,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立管3,防护网8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立管3之间,立管3的一侧开设有收放口7,立管3内部安装有绕带套筒17,防护网8的一端由收放口7穿插至立管3内部并缠绕在绕带套筒17上,立管3上方设置有用于收起防护网8的收卷机构。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28.该装置在使用前,防护网8缠绕在绕带套筒17上,绕带套筒17位于立管3 内部,这样极大地减少了该装置的占用面积,方便装置的携带、存放以及运输,且该装置在使用时,至少同时安装两个立管3,两个立管3先竖直放置,然后将防护网8的一端固定到另一个立管3上,拉动立管3,即可使防护网8逐渐从立管3内部拉出,实现防护,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的防护需求,选择合适数量的立管3,然后依次对其进行连接即可,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29.实施例2
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收卷机构包括摇把6和安装在摇把6 下方的中
轴杆14,中轴杆14穿插在绕带套筒17内。
31.绕带套筒17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棱槽16,中轴杆14外壁设置有与棱槽16适配的凸棱15,凸棱15卡合在棱槽16内。
32.立管3的顶部旋合套接有顶盖4,中轴杆14通过轴承旋合安装在顶盖4上。
33.顶盖4上表面还开设有穿插孔5,防护网8位于立管3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插架11,插架11采用“u”型结构,插架11的直径不大于穿插孔5的内径。
34.防护网8前表面上方和下方等距设置有多个反光膜10。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6.该装置在收起时,只需要将中轴杆14穿插到绕带套筒17内,然后旋转摇把6,即可将防护网8全部收入到立管3内,操作方便快捷;
37.而绕带套筒17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棱槽16,中轴杆14外壁设置有与棱槽16适配的凸棱15,这样在中轴杆14穿插到绕带套筒17内时,凸棱15卡合在棱槽16内,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空转的现象;
38.插架11用于连接立管3和防护网8,在进行防护网8的安装时,将其中一个立管3侧面的插架11拉动,使其内部防护网8展开,当防护网8全部抽出后,将插架11插接在另一个立管3顶盖4上的穿插孔5内即可,即完成了该装置的安装,操作方便快捷。
39.实施例3
4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立管3的底部安装有螺柱13,螺柱13 的底部安装有插锥12。
41.还包括底座1,底座1采用圆台形结构,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螺纹套管2,螺柱13旋合套接在螺纹套管2内。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43.当防护地带的地面为软基时,可以直接将插锥12插入到地面,即完成立管 3的固定,当防护地带的地面硬基时,可以将底座1放置于地面上,然后将螺柱 13旋合套接在螺纹套管2内,实现立管3的固定,两种固定方式可以使该装置的适用性更强。
4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