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0759发布日期:2022-08-03 00:3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具体涉及一种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属于帐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士兵在野外驻训时通常需要使用帐篷进行休息,帐篷能够为士兵遮风挡雨,驱寒保暖。
3.但是现有帐篷通常只有一种模式,并不能进行防风和保暖两种模式进行选择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风和保暖两种模式的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包括两个交叉呈x形的骨架,两个骨架内设置有用于防风的第一帐篷布,第一帐篷布连接有连接套,第一帐篷布的顶部开设有上防护网,上防护网的上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上防护布,上防护布与骨架连接。
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帐篷布的侧面开设有窗口,该窗口设置有侧防护网。
7.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帐篷布上设置有便于人员进出的入口,入口由门布封堵,门布通过拉链与第一帐篷布连接。
8.进一步优化:所述两个骨架的外部罩设有第二帐篷布,第二帐篷布与骨架连接。
9.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帐篷布上与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开口为长条状,并在第二帐篷布上形成两个向外开的外门。
10.进一步优化:所述骨架上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穿设有螺栓,螺栓上靠近连接板底部的位置同轴套装有导向筒,导向筒安装在连接板上,螺栓上靠近下端的位置同轴套装有螺纹筒,螺纹筒和导向筒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组件。
11.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杆。
12.进一步优化:所述两个限位杆上相靠近的端部之间铰接,相远离的端部分别与导向筒和螺纹筒铰接。
13.进一步优化:所述螺栓上与设置有环形的凸台。
14.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圆筒,圆筒同轴罩设在螺栓上端的外部,圆筒的内壁上靠近螺栓上端的位置设置有卡簧。
15.使用时,将螺栓的下端插入地面,然后转动螺栓带动螺纹筒上升,使限位组件向外凸起;
16.当需要进行保暖时,将第二帐篷布罩设在两个骨架的外部即可。
17.本实用新型具有防风和保暖两款模块组合,可适用于高温和严寒季节,可有效防蚊虫,蔽湿寒,拥有更大强度的主骨架和更轻的重量,收纳候体积更小,可直接放于背囊中随身携带,大幅提升野外搭设撤收效率和保障能力。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防风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防风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保暖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1-第一帐篷布;2-骨架;3-连接套;4-上防护网;5-侧防护网;6-入口;7-门布;8-上防护布;9-第二帐篷布;10-外门;11-开口;13-连接板;14-圆筒;15-螺栓;16-导向筒;17-螺纹筒;18-限位杆;19-凸台;20-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上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26.实施例,如图1-5所示,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包括两个交叉呈x形的骨架2,骨架2内设置有用于防风的第一帐篷布1,第一帐篷布1外部与骨架2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套3,连接套3的长度方向与相应骨架2的长度方向相同,骨架2穿过相应的连接套3顶在地面上,第一帐篷布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该矩形孔处设置有上防护网4,上防护网4的边缘与第一帐篷布1缝合,上防护网4的上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矩形的上防护布8,上防护布8的四个角和内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分别通过绳子与骨架2连接,用于防止异物直接落至上防护网4上。
27.所述第一帐篷布1的侧面开设有窗口,该窗口设置有侧防护网5,侧防护网5的便于与第一帐篷布1缝合。
28.所述第一帐篷布1上设置有便于人员进出的入口6,入口6由门布7或门帘封堵,门布7通过拉链与第一帐篷布4连接。
29.所述每个骨架2分别为现有的帐篷用玻璃钢折叠杆,两个骨架2的外部罩设有第二帐篷布9,第二帐篷布9的底部通过绳子与骨架2的底部连接,用于提高帐篷的保暖效果。
30.所述第二帐篷布9上与入口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11,开口11为长条状,并在第二帐篷布9上形成两个向外开的外门10,该两个外门10之间通过拉链连接,这样便于外门10的打开和关闭。
31.所述每个骨架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水平设置,便于与地面贴合。
32.所述连接板13上穿设有纵截面为t形的螺栓15,连接板13上开设有容纳螺栓15穿过的孔,螺栓15与连接板13垂直设置。
33.所述螺栓15的下端为锥形,便于刺土壤,螺栓15上靠近连接板13底部的位置同轴套装有导向筒16,导向筒16固定安装在连接板13上。
34.所述螺栓15上靠近下端的位置同轴套装有螺纹筒17,螺纹筒17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螺栓15配合使用的内螺纹,螺栓15转动带动螺纹筒17上下移动。
35.所述螺纹筒17和导向筒16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组件,多个限位组件以螺栓15的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
36.所述每个限位组件分别包括两个限位杆18,两个限位杆18的长度方向与螺栓15的轴线方向相同。
37.所述两个限位杆18上相靠近的端部之间铰接,相远离的端部分别与导向筒16和螺纹筒17铰接,同一个限位组件中的三个铰接位置的轴线平行,螺纹筒17向上移动带动限位组件向外凸起。
38.所述螺栓15上与限位组件中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的凸台19,用于保证限位组件略微向外凸起,能够大大提高固定效果。
39.所述连接板13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圆筒14,圆筒14同轴罩设在螺栓15上端的外部。
40.所述圆筒14的内壁上靠近螺栓15上端的位置设置有卡簧20,圆筒14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纳卡簧20的环形槽,用于限制螺栓15向上移动。
41.所述第一帐篷布1的底部设置有迷彩自动充气垫,迷彩自动充气垫的底部设置有迷彩防潮垫。
42.使用时,将螺栓15的下端插入地面,然后转动螺栓15带动螺纹筒17上升,使限位组件向外凸起;
43.当需要进行保暖时,将第二帐篷布9罩设在两个骨架2的外部即可。
44.本实用新型具有防风和保暖两款模块组合,可适用于高温和严寒季节,可有效防蚊虫,蔽湿寒,拥有更大强度的主骨架和更轻的重量,收纳候体积更小,可直接放于背囊中随身携带,大幅提升野外搭设撤收效率和保障能力。


技术特征:
1.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包括两个交叉呈x形的骨架(2),其特征在于:两个骨架(2)内设置有用于防风的第一帐篷布(1),第一帐篷布(1)连接有连接套(3),第一帐篷布(1)的顶部开设有上防护网(4),上防护网(4)的上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上防护布(8),上防护布(8)与骨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帐篷布(1)的侧面开设有窗口,该窗口设置有侧防护网(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帐篷布(1)上设置有便于人员进出的入口(6),入口(6)由门布(7)封堵,门布(7)通过拉链与第一帐篷布(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骨架(2)的外部罩设有第二帐篷布(9),第二帐篷布(9)与骨架(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帐篷布(9)上与入口(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11),开口(11)为长条状,并在第二帐篷布(9)上形成两个向外开的外门(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上安装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上穿设有螺栓(15),螺栓(15)上靠近连接板(13)底部的位置同轴套装有导向筒(16),导向筒(16)安装在连接板(13)上,螺栓(15)上靠近下端的位置同轴套装有螺纹筒(17),螺纹筒(17)和导向筒(16)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杆(1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限位杆(18)上相靠近的端部之间铰接,相远离的端部分别与导向筒(16)和螺纹筒(17)铰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5)上与设置有环形的凸台(19)。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上安装有圆筒(14),圆筒(14)同轴罩设在螺栓(15)上端的外部,圆筒(14)的内壁上靠近螺栓(15)上端的位置设置有卡簧(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营便携式单人帐篷,包括两个交叉呈X形的骨架,两个骨架内设置有用于防风的第一帐篷布,第一帐篷布连接有连接套,第一帐篷布的顶部开设有上防护网,上防护网的上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上防护布,上防护布与骨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风和保暖两款模块组合,可适用于高温和严寒季节,可有效防蚊虫,蔽湿寒,拥有更大强度的主骨架和更轻的重量,收纳候体积更小,可直接放于背囊中随身携带,大幅提升野外搭设撤收效率和保障能力。搭设撤收效率和保障能力。搭设撤收效率和保障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郝家甲 王彤 罗长兴 张宁 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32654部队
技术研发日:2022.04.28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