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66793发布日期:2022-10-12 04:5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厂房的通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工厂厂房通风系统都在屋顶或外墙设有通向室外的通风管道。通风管道通常是在出口处的外墙外部安装防水百叶,用来防风和防雨水倒灌,但防水百叶在暴雨时阻挡不住雨水倒灌。下大雨、暴雨时,倒灌的雨水由于瞬间进入系统,会有一小部分流淌并存积在管道中,对管道产生污染和锈蚀,影响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会产生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传统通风系统在通向室外的管口处一般都设有排水滴管,但排水滴管也没能彻底解决雨水倒灌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厂房通风系统雨水倒灌的弊端,给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容易、施工成本低,可从根本上杜绝雨水倒灌,保证通风系统不积水、不锈蚀,工作安全的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包括外部通风口、通风管道、外部通风口外面上部的上挑檐、下部的下挑檐、外部通风口口内的固定框,固定框框内以及上挑檐和下挑檐之间安装固定的防水百叶和金属网,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上端向内水平设置一根水平梁,下端向内且向上倾斜设置一根斜梁,所述水平梁和斜梁之间安装一个转接斗,所述转接斗纵向垂直断面上端的线型面由低阶和高阶两级台阶构成二阶梯形,所述转接斗的低阶为一平面,高阶为与通风管道管口形状一致的通口,转接斗的底板成里高外低斜坡形,所述转接斗通过低阶的平面与水平梁固定连接,高阶的通口与通风管道出口连接,底板与斜梁贴合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斗的右侧成敞口状,转接斗敞口部以及底板前端安装在固定框框内且通过防水百叶和金属网与外部大气联通,所述与外部外部大气联通的底板构成流水坡面。
5.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其中所述转接斗高阶的上端通口高出水平梁上表面约15cm,所述转接斗、底板和高出水平梁的通口构成防雨水倒灌结构。
6.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其中所述转接斗底板与斜梁的坡度均约为15~20
°

7.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其中所述转接斗的高阶通口通过法兰10与通风管道的管口连接。
8.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包括外部通风口、通风管道、外部通风口外面上部的上挑檐、下部的下挑檐、外部通风口口内的固定框,固定框框内以及上挑檐和下挑檐之间安装固定的防水百叶和金属网。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固定框左侧上设水平梁,下设斜梁。水平梁和斜梁之间
安装一个转接斗。转接斗上端线型面右侧的通口可与通风系统管道连接,左侧的线型面平面与水平梁固定,底板成斜面且固定在斜梁上。转接斗右侧敞口及底板前端安装在固定框框内与外部大气联通。转接斗底板构成流水坡面。转接斗、底板和高出水平梁的通口构成防雨水倒灌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装容易、制作成本低。使用它从根本上杜绝了通风系统雨水倒灌问题,保证了通风系统不积水、不锈蚀和工作安全。
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结构。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的纵向垂直剖面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的对外连接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包括外部通风口4、通风管道9、外部通风口4外面上部的上挑檐3、下部的下挑檐3.1、外部通风口4口内的固定框5,固定框5框内以及上挑檐3和下挑檐3.1之间安装固定防水百叶1和金属网2的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中,固定框5上端向内水平设置一根水平梁6,下端向内且向上倾斜设置一根斜梁7。水平梁6和斜梁7之间安装一个转接斗8。转接斗8纵向垂直断面上端的线型面由低阶8.1和高阶8.2构成两级台阶的二阶梯形。转接斗8的低阶8.1为一平面,高阶8.2为与通风管道9管口形状一致的通口,转接斗8的底板11成里高外低斜坡形。转接斗8通过低阶8.1的平面与水平梁6固定连接,高阶8.2的通口与通风管道9出口连接,底板11与斜梁7贴合固定连接。转接斗8的右侧成敞口状,转接斗8敞口部以及底板11前端安装在固定框5框内且通过防水百叶1和金属网2与外部大气联通。与外部大气联通的底板11构成流水坡面。
13.如图1所示,转接斗8高阶8.2的上端通口高出水平梁6上表面约15cm。转接斗8、底板11和高出水平梁的通口构成防雨水倒灌结构。
14.如图1所示,转接斗8底板11与斜梁7的坡度均约为15~20
°

15.如图1所示,转接斗8高阶8.2的通口通过法兰10与通风管道9的管口连接。
1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进行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包括外部通风口(4)、通风管道(9)、外部通风口(4)外面上部的上挑檐(3)、下部的下挑檐(3.1)、外部通风口(4)口内的固定框(5),固定框(5)框内以及上挑檐(3)和下挑檐(3.1)之间安装固定的防水百叶(1)和金属网(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5)上端向内水平设置一根水平梁(6),下端向内且向上倾斜设置一根斜梁(7),所述水平梁(6)和斜梁(7)之间安装一个转接斗(8),所述转接斗(8)纵向垂直断面上端的线型面由低阶(8.1)和高阶(8.2)两级台阶构成二阶梯形,所述转接斗(8)的低阶(8.1)为一平面,高阶(8.2)为与通风管道(9)管口形状一致的通口,转接斗(8)的底板(11)成里高外低斜坡形,所述转接斗(8)通过低阶(8.1)的平面与水平梁(6)固定连接,高阶(8.2)的通口与通风管道(9)出口连接,底板(11)与斜梁(7)贴合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斗(8)的右侧成敞口状,转接斗(8)敞口部以及底板(11)前端安装在固定框(5)框内且通过防水百叶(1)和金属网(2)与外部大气联通,所述与外部大气联通的底板(11)构成流水坡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斗(8)高阶(8.2)的上端通口高出水平梁(6)上表面约15cm,所述转接斗(8)、底板(11)和高出水平梁的通口构成防雨水倒灌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斗(8)底板(11)与斜梁(7)的坡度均约为15~2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斗(8)的高阶(8.2)通口通过法兰(10)与通风管道(9)的管口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包括外部通风口、通风管道、外部通风口外面的上挑檐、下挑檐、外部通风口内的固定框,固定框框内以及上挑檐和下挑檐之间安装的防水百叶和金属网。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防积水结构的固定框左侧上设水平梁,下设斜梁。水平梁和斜梁之间安装一个转接斗。转接斗上端线型面右侧的通口可与通风系统管道连接,左侧线型面的平面与水平梁固定,转接斗底板成斜面固定在斜梁上。转接斗右侧敞口以及底板前端安装在固定框内并与外部大气联通。转接斗底板构成流水坡面。转接斗、底板和高出水平梁的通口构成防雨水倒灌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装容易。它从根本上杜绝了通风系统雨水倒灌,保证了通风系统不积水、不锈蚀和工作安全。不锈蚀和工作安全。不锈蚀和工作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英 郭见卓 刘文军 张明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7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