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5339发布日期:2022-12-17 13:1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


背景技术:

2.地铁车站常规层高5m以上,填充墙通常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水泥砖砌块,填充墙在纵横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墙长大于5m处设置墙中构造柱,墙高度中间设置一道水平圈梁与构造柱相连,形成整体的填充墙受力体系
3.常规填充墙为现场砌筑,构造柱和圈梁全部现场现浇,现场施工工程量大,现场施工脏乱,施工工期长,填充墙的平整度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无法工业化生产,施工工效低,工序繁复,施工周期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解决了常规填充墙为现场砌筑,构造柱和圈梁全部现场现浇,现场施工工程量大,现场施工脏乱,施工工期长,填充墙的平整度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无法工业化生产,施工工效低,工序繁复,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包括楼板,所述楼板和上层梁板之间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的中部部分横向设置有若干组圈梁,圈梁将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的上下两部分之间排布有若干组内隔墙条板,每组内隔墙条板之间首位嵌套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隔墙条板厚度为150mm,宽度为595mm,内隔墙条板由钢筋骨架、陶粒和混凝土浇筑而成。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混搭使用,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的端部皆设置有梯形的凸出部分和与梯形凸出部分对应梯形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圈梁梁面浇筑有供内隔墙条板的插接的钢筋条。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与楼板之间为螺栓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l形构造柱、圈梁和内隔墙条板的配合,通过预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再对连接处进行浇筑加固,常规填充墙为现场砌筑,
构造柱和圈梁全部现场现浇,现场施工工程量大,现场施工脏乱,施工工期长,填充墙的平整度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无法工业化生产,施工工效低,工序繁复,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混搭使用,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的端部皆设置有梯形的凸出部分和与梯形凸出部分对应梯形槽,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可配合内隔墙条板构成插接的连接方式,保障了连接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13.3、本实用新型通过圈梁和插接的钢筋条的配合,过钢筋条插接的方式可使圈梁和内隔墙条板进行预连接,方便后续得浇筑连接,提高了设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部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矩形构造柱;2、t形构造柱;3、l形构造柱;4、圈梁;5、内隔墙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18.实施例:
19.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包括楼板,在楼板和上层梁板之间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的中部部分横向设置有若干组圈梁4,圈梁4将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的上下两部分之间排布有若干组内隔墙条板5,每组内隔墙条板5之间首位嵌套连接。
20.内隔墙条板5厚度为150mm,宽度为595mm,内隔墙条板5由钢筋骨架、陶粒和混凝土浇筑而成,内隔墙条板5在保障结构强度的同时,相对于传统的石子浇筑的方式,具有质轻的优点,降低了装置整体的质量,安全性较高。
21.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混搭使用,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的端部皆设置有梯形的凸出部分和与梯形凸出部分对应梯形槽,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可配合内隔墙条板5构成插接的连接方式,保障了连接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22.圈梁4上梁面浇筑有供内隔墙条板5的插接的钢筋条,通过钢筋条插接的方式可使圈梁4和内隔墙条板5进行预连接,方便后续得浇筑连接,提高了设置的便捷性。
23.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与楼板之间为螺栓连接,螺栓连接的方式可保障连接的快速稳定,同时也便于连接后的位置的调整更换。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包括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和上层梁板之间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的中部部分横向设置有若干组圈梁(4),圈梁(4)将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的上下两部分之间排布有若干组内隔墙条板(5),每组内隔墙条板(5)之间首位嵌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墙条板(5)厚度为150mm,宽度为59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混搭使用,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的端部皆设置有梯形的凸出部分和与梯形凸出部分对应梯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4)上梁面浇筑有供内隔墙条板(5)的插接的钢筋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构造柱(1)、t形构造柱(2)和l形构造柱(3)与楼板之间为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的装配式内隔墙,包括楼板,在楼板和上层梁板之间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的中部部分横向设置有若干组圈梁,圈梁将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和L形构造柱的上下两部分之间排布有若干组内隔墙条板,每组内隔墙条板之间首位嵌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矩形构造柱、T形构造柱、L形构造柱、圈梁和内隔墙条板的配合,解决常规现场砌筑砌体墙无法工业化生产,施工工效低,工序繁复,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施鹏程 郑宇鑫 黄德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7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