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5462发布日期:2022-11-03 06:5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施工外脚手架使用的传统绿色密目安全网主要为塑料材质,近几年来根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外墙加固体系在拆模过程中因工人操作失误或者无意中,往往使钢管、木方、紧固件等材料冲破外脚手架密目网,使得外脚手架密目网须经常更换,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传统的密目安全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维护,且周转性较差,往往是一次性消耗品,使用后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为此,研发一种外侧采用钢板防护网组成的防护体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而也缺少一种钢板防护网与外脚手架之间的连接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利用上部护板结构大大增加了钢板防护网之间的贴合度,消除了连接件滑脱的隐患,钢板防护网安装后轻易无法拆卸,提高了外脚手架的整体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降低工作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布放的连接板,连接板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位下部钢板防护网的下部外护板和下部内护板,连接板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限位上部钢板防护网的上部外护板和上部内护板,连接板与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的底部抵接,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通过倒u型连接环与连接板连接。
5.上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供倒u型连接环的两个侧杆穿过的通孔,倒u型连接环的侧杆穿过通孔的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
6.上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外护板位于下部外护板的正上方,上部内护板位于下部内护板的正上方。
7.上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外护板和下部内护板之间的间距等于上部外护板和上部内护板之间的间距,所述下部外护板和下部内护板之间的间距等于下部钢板防护网的厚度。
8.上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板防护网的厚度与上部钢板防护网的厚度一致,下部钢板防护网和上部钢板防护网上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9.上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呈等间距布设。
10.上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下部外护板、下部内护板、上部外护板和上部内护板加工制作为一体。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利用上部护板结构大大增加了钢板防护网之间的贴合度,消除了连接件滑脱的隐患,钢板防护网安装后轻易无法拆卸,提高了外脚手架的整体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降低工作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实用性强,
便于推广使用。
1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
16.1—连接板;
ꢀꢀꢀꢀꢀꢀꢀꢀꢀꢀꢀꢀ
2—下部外护板;
ꢀꢀꢀꢀꢀꢀꢀꢀꢀ
3—下部内护板;
17.4—上部外护板;
ꢀꢀꢀꢀꢀꢀꢀꢀ
5—上部内护板;
ꢀꢀꢀꢀꢀꢀꢀꢀꢀ
6—通孔;
18.7—倒u型连接环;
ꢀꢀꢀꢀꢀꢀꢀꢀꢀꢀ
8—锁紧螺母;
19.9—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
ꢀꢀꢀ
10—下部钢板防护网;
20.11—上部钢板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呈水平布放的连接板1,连接板1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位下部钢板防护网10的下部外护板2和下部内护板3,连接板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限位上部钢板防护网11的上部外护板4和上部内护板5,连接板1与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9的底部抵接,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9通过倒u型连接环7与连接板1连接。
22.需要说明的是,利用上部护板结构大大增加了钢板防护网之间的贴合度,消除了连接件滑脱的隐患,钢板防护网安装后轻易无法拆卸,提高了外脚手架的整体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降低工作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实现外立面防护进行既有建筑的保护及人员防护,保证架体与外立面结构的锚拉,使得外立面脚手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23.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上开设有多个供倒u型连接环7的两个侧杆穿过的通孔6,倒u型连接环7的侧杆穿过通孔6的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8。
24.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外护板4位于下部外护板2的正上方,上部内护板5位于下部内护板3的正上方。
25.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外护板2和下部内护板3之间的间距等于上部外护板4和上部内护板5之间的间距,所述下部外护板2和下部内护板3之间的间距等于下部钢板防护网10的厚度。
26.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部钢板防护网10的厚度与上部钢板防护网11的厚度一致,下部钢板防护网10和上部钢板防护网11上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27.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孔6呈等间距布设。
28.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下部外护板2、下部内护板3、上部外护板4和上部内护板5加工制作为一体。
29.实际使用中,所述连接板1、下部外护板2、下部内护板3、上部外护板4、上部内护板5和倒u型连接环7均采用钢制品。
3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下至上安装钢板防护网,上下相邻的两个钢板防护网通过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连接,一片钢板防护网的高度与外脚手架一层的高度适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的连接板1通过倒u型连接环7与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9连接,实现钢板防护
网和外脚手架的一体连接,降低工作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增加外围防护安全性。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布放的连接板(1),连接板(1)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位下部钢板防护网(10)的下部外护板(2)和下部内护板(3),连接板(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限位上部钢板防护网(11)的上部外护板(4)和上部内护板(5),连接板(1)与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9)的底部抵接,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9)通过倒u型连接环(7)与连接板(1)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上开设有多个供倒u型连接环(7)的两个侧杆穿过的通孔(6),倒u型连接环(7)的侧杆穿过通孔(6)的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8)。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外护板(4)位于下部外护板(2)的正上方,上部内护板(5)位于下部内护板(3)的正上方。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外护板(2)和下部内护板(3)之间的间距等于上部外护板(4)和上部内护板(5)之间的间距,所述下部外护板(2)和下部内护板(3)之间的间距等于下部钢板防护网(10)的厚度。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板防护网(10)的厚度与上部钢板防护网(11)的厚度一致,下部钢板防护网(10)和上部钢板防护网(11)上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6)呈等间距布设。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下部外护板(2)、下部内护板(3)、上部外护板(4)和上部内护板(5)加工制作为一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板防护网连接件,包括呈水平布放的连接板,连接板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位下部钢板防护网的下部外护板和下部内护板,连接板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限位上部钢板防护网的上部外护板和上部内护板,连接板与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的底部抵接,外脚手架边缘水平杆通过倒U型连接环与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上部护板结构大大增加了钢板防护网之间的贴合度,消除了连接件滑脱的隐患,钢板防护网安装后轻易无法拆卸,提高了外脚手架的整体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降低工作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研发人员:白鹏 费超 崔岗岗 马义玲 任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2/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