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

文档序号:32984038发布日期:2023-01-17 22:2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撑柱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


背景技术:

2.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主要是混凝土中掺杂钢渣,然后通过支撑柱定型后形成柱体结构,钢渣混凝土柱体一般是支撑在楼板的底部,为了保证支撑的稳定性,钢渣混凝土柱体的顶部一般需要与楼板牢固的嵌合。
3.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54840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同外宽的整体性建筑混凝土柱体结构,其包括下部柱体、中部柱体和上部柱体以及插接组件和固定组件,插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下部柱体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连接上部柱体的第二连接部;固定组件包括位于下部柱体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位于上部柱体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一连接部装配连接,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连接部装配连接。
4.目前的钢渣混凝土柱体在与楼板连接时,主要是在楼板的底部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安装支撑板,支撑板直接固定在钢渣混凝土柱体的顶部,钢渣混凝土柱体通过支撑板支撑在楼板的底部,这种安装方式,存在的弊端在于,支撑板很容易相对于楼板发生松动,如何保证钢渣混凝土柱体与楼板之间衔接的牢固性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包括第一金属筒体、第二金属筒体,第一金属筒体与第二金属筒体之间通过衔接套连接,衔接套呈截头锥形,衔接套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支撑板;
8.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筒体和第二金属筒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钢筋柱,第一金属筒体和第二金属筒体内均填充有混凝土。
9.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筒体内腔的尺寸大于第二金属筒体内腔的尺寸。
10.进一步,所述衔接套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嵌入在楼板内。
11.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筒体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卡板,环形卡板外部套设有基座套,基座套的底部浇筑在地面上,第一金属筒体与基座套底部之间注入水泥浆,环形卡板预埋在水泥浆内。
12.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筒体、第二金属筒体、衔接套以及环形卡板一体成型。
13.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筒体与第二金属筒体内部的混凝土中掺杂有钢渣。
14.进一步,所述基座套的顶部支撑在楼板的底部,楼板的底部设有横梁,基座套贯穿横梁。
15.进一步,所述钢筋柱在第一金属筒体和第二金属筒体内均匀布置。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结构安装后,衔接套通过支撑板与楼板连接为一体,对楼板进行支撑,衔接套通过底部的第一金属筒体进行固定支撑,而且,第一金属筒体外部的基座套也对楼板以及横梁起到了固定支撑的作用,第一金属筒体与第二金属筒体的端部均通过预埋的方式插入到楼板内,保证了楼板支撑的牢固性,该结构的支撑板预埋在楼板内,不会出现支撑板外露的问题,支撑板不易松脱,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效果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使用效果图。
21.1、第一金属筒体;2、第二金属筒体;3、衔接套;4、支撑板;5、钢筋柱;6、混凝土;7、楼板;8、环形卡板;9、基座套;1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1
23.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包括第一金属筒体1、第二金属筒体2,第一金属筒体1与第二金属筒体2之间通过衔接套3连接,其中,衔接套3呈截头锥形,衔接套3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支撑板4;
24.第一金属筒体1和第二金属筒体2通过衔接套3相互连通,第一金属筒体1和第二金属筒体2的内壁上固定有钢筋柱5,为了提高整体的支撑强度,钢筋柱5在第一金属筒体1和第二金属筒体2内均匀布置;第一金属筒体1和第二金属筒体2内均填充有混凝土6,其中,混凝土6中可以掺杂有钢渣;第一金属筒体1内腔的尺寸大于第二金属筒体2内腔的尺寸,差距范围为50-100mm。
25.安装时,衔接套3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后嵌入在楼板7内,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的厚度与楼板7的厚度一致,支撑板4的侧面可以通过钢筋嵌入到楼板7内,支撑板4安装后,它的表面与楼板7之间可以通过打磨机器磨平,然后涂抹密封胶,防止支撑板4与楼板7的衔接位置出现裂缝。
26.进一步,第一金属筒体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卡板8,环形卡板8的外部套设有基座套9,基座套9的底部浇筑在地面上,第一金属筒体1与基座套9底部之间注入水泥浆,环形卡板8预埋在水泥浆内。
27.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筒体1、第二金属筒体2、衔接套3以及环形卡板8一体成型,基座套9的顶部支撑在楼板7的底部,楼板7的底部设有横梁10,基座套9贯穿横梁10。
28.实施例2
29.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支撑板4的厚度小于楼板7的厚度,该结构设计的好处在于,支撑板4方便与楼板7内部的钢筋结构衔接,而且,支撑板4预埋在楼板7的内部后,它的顶部可以直接浇灌混凝土,这样可以保证支撑板4在楼板7内部预埋的稳定性,防止支撑板4从楼板7的表面露出。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第一金属筒体1与第二金属筒体2之间通过衔接套3连接,
衔接套3呈截头锥形,衔接套3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支撑板4;第一金属筒体1和第二金属筒体2通过衔接套3相互连通;第一金属筒体1和第二金属筒体2的内壁上固定有钢筋柱5,第一金属筒体1和第二金属筒体2内均填充有混凝土5;衔接套3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后嵌入在楼板7内;第一金属筒体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卡板8,第一金属筒体1的外部套设有基座套9,基座套9的底部浇筑在地面上,第一金属筒体1与基座套9之间注入水泥浆,环形卡板8预埋在水泥浆内;基座套9的顶部支撑在楼板7的底部,楼板7的底部设有横梁10,基座套9贯穿横梁10。该结构安装后,衔接套3通过支撑板4与楼板7连接为一体,对楼板7进行支撑,衔接套3通过底部的第一金属筒体1进行固定支撑,而且,第一金属筒体1外部的基座套9也对楼板7以及横梁10起到了固定支撑的作用,第一金属筒体1与第二金属筒体2的端部均通过预埋的方式插入到楼板7内,保证了楼板7支撑的牢固性,该结构的支撑板4预埋在楼板7内,不会出现支撑板4外露的问题,支撑板4不易松脱,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支撑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筒体、第二金属筒体,第一金属筒体与第二金属筒体之间通过衔接套连接,衔接套呈截头锥形,衔接套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第一金属筒体和第二金属筒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钢筋柱,第一金属筒体和第二金属筒体内均填充有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筒体内腔的尺寸大于第二金属筒体内腔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套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嵌入在楼板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筒体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卡板,环形卡板外部套设有基座套,基座套的底部浇筑在地面上,第一金属筒体与基座套底部之间注入水泥浆,环形卡板预埋在水泥浆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筒体、第二金属筒体、衔接套以及环形卡板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筒体与第二金属筒体内部的混凝土中掺杂有钢渣。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套的顶部支撑在楼板的底部,楼板的底部设有横梁,基座套贯穿横梁。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柱在第一金属筒体和第二金属筒体内均匀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渣混凝土柱体结构,包括第一金属筒体、第二金属筒体,第一金属筒体与第二金属筒体之间通过衔接套连接,衔接套呈截头锥形,衔接套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支撑板;第一金属筒体和第二金属筒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钢筋柱,第一金属筒体和第二金属筒体内均填充有混凝土。衔接套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嵌入在楼板内。第一金属筒体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卡板,环形卡板的外部套设有基座套,基座套的底部浇筑在地面上,第一金属筒体与基座套底部之间注入水泥浆,基座套的顶部支撑在楼板的底部,楼板的底部设有横梁,基座套贯穿横梁,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支撑强度。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支撑强度。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支撑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路林翰 任庆新 王庆贺 梁馨元 梁涛 张天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8.24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