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1343发布日期:2023-02-17 21:4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


背景技术:

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3.根据公开号cn213234251u专利名为一种建筑用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该专利效果是可以便捷拆装,但是,只能提供制成方形预定形体,所制作的形体形状比较单一,并且建筑里使用最多的两种形状为矩体和圆柱体,不能适应建筑行业里更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制成预定形体形状较为单一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
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的两端均开设有t型槽,所述第二半圆环的两端均连接有t型块,所述第一半圆环的上端和第二半圆环的上端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放置槽内插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上端活动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6.优选的,所述t型槽的底端开设有插孔,所述t型块的上端贯穿插设有插杆。
7.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环的直径等于第二半圆环的直径,所述弧形块的弧面直径等于第一半圆环的直径。
8.优选的,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放置槽内插设有第一半方环,另两个所述放置槽内插设有第二半方环,所述第一半方环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半方环的两端均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卡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半方环的最大边长等于第二半方环的最大边长。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半方环的底端和第二半方环的最大厚度等于第一半圆环的厚度。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半方环的最大内边长小于第一半圆环的内直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t型块插入到t型槽内,使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可以结合起来,将插杆穿过t型块插入到插孔,进一步固定t型块与t型槽的结合,将弧形块插入到放置槽内,并将螺杆拧入到螺纹孔内,螺杆会穿过弧形块向下移动,来将弧形块固定在放置槽内,利用弧形块的弧面直径等于第一半圆环的直径,使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的内壁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状,为建筑材料预制形体提供圆柱状,转动螺杆,将弧形块从放置槽取出,将第一半方环和第二半方环插入到放置槽内,同时,卡块插入到卡槽,使第一半方环和第二半方环结合成一个矩体,使矩体的内侧可以为建筑材料预制形体提供方型形
状,从而可以提供两种形状的材料塑形。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状态一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状态二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状态一仰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半圆环爆炸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半方环爆炸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块爆炸图;
19.图7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1、第一半圆环;2、t型槽;3、插孔;4、第二半圆环;5、t型块;6、插杆;7、放置槽;8、螺纹孔;9、弧形块;10、螺杆;11、第一半方环;12、卡槽;13、第二半方环;14、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参考附图1-7,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包括第一半圆环1和第二半圆环4,第一半圆环1的两端均开设有t型槽2,第二半圆环4的两端均连接有t型块5,第一半圆环1的上端和第二半圆环4的上端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放置槽7,放置槽7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8,放置槽7内插设有弧形块9,弧形块9的上端活动插设有螺杆10,螺杆10与螺纹孔8螺纹连接,第一半圆环1的直径等于第二半圆环4的直径,弧形块9的弧面直径等于第一半圆环1的直径。
24.将t型块5插入到t型槽2内,使第一半圆环1和第二半圆环4可以结合起来,将插杆6穿过t型块5插入到插孔3,进一步固定t型块5与t型槽2的结合,将弧形块9插入到放置槽7内,并将螺杆10拧入到螺纹孔8内,螺杆10会穿过弧形块9向下移动,来将弧形块9固定在放置槽7内,利用弧形块9的弧面直径等于第一半圆环1的直径,使第一半圆环1和第二半圆环4的内壁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状,为建筑材料预制形体提供圆柱状。
25.参考附图6,t型槽2的底端开设有插孔3,t型块5的上端贯穿插设有插杆6。
26.参考附图5,其中两个相邻的放置槽7内插设有第一半方环11,另两个放置槽 7内插设有第二半方环13,第一半方环11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12,第二半方环13 的两端均连接有卡块14,卡块14的外壁与卡槽12的内壁卡接,第一半方环11的最大边长等于第二半方环13的最大边长,第一半方环11的底端和第二半方环13 的最大厚度等于第一半圆环1的厚度,第一半方环11的最大内边长小于第一半圆环1的内直径。
27.转动螺杆10,将弧形块9从放置槽7取出,将第一半方环11和第二半方环13 插入到
放置槽7内,同时,卡块14插入到卡槽12,从而使第一半方环11和第二半方环13可以固定稳定,使第一半方环11和第二半方环13结合成一个矩体,使矩体的内侧可以为建筑材料预制形体提供方型形状。
28.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圆环(1)和第二半圆环(4),所述第一半圆环(1)的两端均开设有t型槽(2),所述第二半圆环(4)的两端均连接有t型块(5),所述第一半圆环(1)的上端和第二半圆环(4)的上端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放置槽(7),所述放置槽(7)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8),所述放置槽(7)内插设有弧形块(9),所述弧形块(9)的上端活动插设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与螺纹孔(8)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槽(2)的底端开设有插孔(3),所述t型块(5)的上端贯穿插设有插杆(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环(1)的直径等于第二半圆环(4)的直径,所述弧形块(9)的弧面直径等于第一半圆环(1)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放置槽(7)内插设有第一半方环(11),另两个所述放置槽(7)内插设有第二半方环(13),所述第一半方环(11)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12),所述第二半方环(13)的两端均连接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的外壁与卡槽(12)的内壁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方环(11)的最大边长等于第二半方环(13)的最大边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方环(11)的底端和第二半方环(13)的最大厚度等于第一半圆环(1)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方环(11)的最大内边长小于第一半圆环(1)的内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的两端均开设有T型槽,所述第二半圆环的两端均连接有T型块,所述第一半圆环的上端和第二半圆环的上端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放置槽内插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上端活动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利用弧形块的弧面直径等于第一半圆环的直径,使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的内壁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状,为建筑材料预制形体提供圆柱状,使第一半方环和第二半方环结合成一个矩体,使矩体的内侧可以为建筑材料预制形体提供方型形状,从而可以提供两种形状的材料塑形。而可以提供两种形状的材料塑形。而可以提供两种形状的材料塑形。


技术研发人员:羌德峰 杨杨 严红健 石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4
技术公布日:2023/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