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1192发布日期:2023-03-22 06:3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


背景技术:

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叠合板,授权公告号为cn214461622u,此专利方便根据使用需要提高该用于绿色建筑的叠合板的强度,并且钢筋与u型杆之间的距离精度得到了保证,提高了该用于绿色建筑的叠合板的整体质量,通过横杆、竖杆和圆环之间的配合,使得圆环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整,保证了该用于绿色建筑的叠合板与外界混凝土进行连接时的强度,仅有提高实用性;但是此专利的叠合板在同时需要安装多个时,每个之前不具备拼接的功能,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包括预制板和现浇叠合层,所述预制板包括有基板、隔热层、装饰层、第一骨架层和第二骨架层,所述现浇叠合层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块,且现浇叠合层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现浇叠合层的后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块,且现浇叠合层的前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板设置在中间,所述隔热层设置在上侧,所述装饰层设置在下侧,所述基板与隔热层通过第一骨架层连接,且基板与装饰层通过第二骨架层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层为聚苯板隔热层,所述装饰层为一种乳胶漆的涂料。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现浇叠合层由钢筋和现浇混凝土组成,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为混凝土材质,且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与现浇混凝土均通过浇筑一体成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顶部均为开孔式,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二凹槽相适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一凹槽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一凸块与每个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凸块与每个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对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叠合板通过聚苯板隔热层的隔热
层增加了隔热性能,通过第一凸块、第一凹槽、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既能方便两个叠合板水平横向拼接,又方便两个叠合板水平纵向拼接,从而方便多个叠合板之间的连接,使用方便且灵活。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中预制板的分层图。
15.图中标记:1、预制板;2、现浇叠合层;3、钢筋;4、现浇混凝土;5、第一凸块;6、第一凹槽;7、第二凸块;8、第二凹槽;9、基板;10、隔热层;11、装饰层;12、第一骨架层;13、第二骨架层。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包括预制板1和现浇叠合层2,预制板1包括有基板9、隔热层10、装饰层11、第一骨架层12和第二骨架层13,基板9设置在中间,隔热层10设置在上侧,装饰层11设置在下侧,基板9与隔热层10通过第一骨架层12连接,且基板9与装饰层11通过第二骨架层13连接,现浇叠合层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块5,且现浇叠合层2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6,现浇叠合层2的后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块7,且现浇叠合层2的前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8,现浇叠合层2由钢筋3和现浇混凝土4组成,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7均为混凝土材质,且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7与现浇混凝土4均通过浇筑一体成型。
18.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层10为聚苯板隔热层,装饰层11为一种乳胶漆的涂料,通过聚苯板隔热层的隔热层10增加了该叠合板的隔热性能。
19.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8的顶部均为开孔式,第一凸块5与第一凹槽6相适配,第二凸块7与第二凹槽8相适配,第一凸块5和第一凹槽6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凸块5与每个第一凹槽6一一对应,第二凸块7和第二凹槽8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二凸块7与每个第二凹槽8一一对应,通过第一凸块5和第一凹槽6,方便两个叠合板水平横向拼接,通过第二凸块7和第二凹槽8,方便两个叠合板水平纵向拼接。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拼接过程中,将一个叠合板的第一凸块5插入至另一个叠合板的第一凹槽6,即可将水平横向的两个叠合板进行拼接,将一个叠合板的第二凸块7插入至另一个叠合板的第二凹槽8,即可将水平纵向的两个叠合板进行拼接,即可方便多个叠合板之间的连接,使用方便且灵活;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聚苯板隔热层的隔热层10增加了该叠合板的隔热性能。
2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包括预制板(1)和现浇叠合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1)包括有基板(9)、隔热层(10)、装饰层(11)、第一骨架层(12)和第二骨架层(13),所述现浇叠合层(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块(5),且现浇叠合层(2)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6),所述现浇叠合层(2)的后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块(7),且现浇叠合层(2)的前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9)设置在中间,所述隔热层(10)设置在上侧,所述装饰层(11)设置在下侧,所述基板(9)与隔热层(10)通过第一骨架层(12)连接,且基板(9)与装饰层(11)通过第二骨架层(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0)为聚苯板隔热层,所述装饰层(11)为一种乳胶漆的涂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叠合层(2)由钢筋(3)和现浇混凝土(4)组成,所述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7)均为混凝土材质,且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7)与现浇混凝土(4)均通过浇筑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8)的顶部均为开孔式,所述第一凸块(5)与第一凹槽(6)相适配,所述第二凸块(7)与第二凹槽(8)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5)和第一凹槽(6)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一凸块(5)与每个所述第一凹槽(6)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凸块(7)和第二凹槽(8)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凸块(7)与每个所述第二凹槽(8)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连接的叠合板,涉及叠合板技术领域,包括预制板和现浇叠合层,所述预制板包括有基板、隔热层、装饰层、第一骨架层和第二骨架层,所述现浇叠合层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块,且现浇叠合层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现浇叠合层的后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块,且现浇叠合层的前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隔热层为聚苯板隔热层,所述装饰层为一种乳胶漆的涂料。本实用新型中,该叠合板通过聚苯板隔热层的隔热层增加了隔热性能,通过第一凸块、第一凹槽、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既能方便两个叠合板水平横向拼接,又方便两个叠合板水平纵向拼接,从而方便多个叠合板之间的连接,使用方便且灵活。使用方便且灵活。使用方便且灵活。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华 杨杰 孙靖 许超 顾晓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筑华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