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和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1322发布日期:2023-06-15 12:1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和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和遮阳棚。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遮阳棚通常包括骨架和罩设在骨架之上的篷布,骨架通常包括边杆部件和顶框部件,边杆部件包括四个边杆,顶框部件包括相互拼接多个管件,管件和管件之间通过塑胶的插接座连接,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用户先拼接将一个个管件通过插接过拼接起来,再将边杆与顶框部件拼接,安装过程麻烦且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和遮阳棚。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包括至少三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边架组件,所述边架组件包括边杆和连接所述边杆的顶杆部件,相邻的边杆之间连接一伸缩支架,所述顶杆部件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至一滑动在所述边杆上的滑动部件,所述第二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一连接座;

3、所述边杆能通过伸缩支架相展开并使连接座向上移动至使第二顶杆移动至平衡点位置,当处于平衡点位置时,所述伸缩支架至少对边杆组件施加一预紧力;当第二顶杆向上越过该平衡点位置时,该预紧力至少包括一向上的分力以使连接座向上移动。

4、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顶杆向下越过该平衡点位置时,该预紧力至少包括一向下的分力以使连接座向下移动。

5、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移动在所述骨架的几何中心轴上,所述预紧力指向该几何中心轴。

6、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当处于该平衡点位置时,所述第二顶杆呈水平状态。

7、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包括下底壁,当第二顶杆向上越过该平衡点位置时,所述第二顶杆抵接在该下底壁以限制其转动。

8、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底壁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二顶杆的限位块,当第二顶杆向上越过该平衡点位置时,所述第二顶杆抵接在该下底壁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顶杆是面面接触。

9、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件是滑座;所述边杆组件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所述边杆的顶端;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多个x形转动架,所述x形转动架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架杆和第二转动架杆,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一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二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座;

10、所述顶杆部件还包括第三顶杆,所述第三顶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三顶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顶杆。

11、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边杆组件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所述边杆的顶端;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多个x形转动架,所述x形转动架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架杆和第二转动架杆,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一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二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一滑座;

12、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第一转动连接铁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铁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二转动架杆的末端,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铁片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顶杆;所述顶杆部件还包括第三顶杆,所述第三顶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三顶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顶杆。

13、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边杆组件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所述边杆的顶端;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多个x形转动架,所述x形转动架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架杆和第二转动架杆,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一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二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一滑座;

14、所述顶杆部件还包括第三顶杆,所述骨架还包括第二转动连接铁片,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铁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一转动架杆,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铁片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顶杆的一端,所述第三顶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顶杆。

15、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顶管,所述顶管沿高度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上方。

16、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杆还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之间用以连接一固定绳。

17、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其中的两个第二顶杆之间还连接有一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把手和扣位,所述连杆的一端枢转连接其中一第二顶杆,所述扣位连接于其中另一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用以在骨架展开时扣接至所述扣位;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连杆上。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遮阳棚,包括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所述遮阳棚还包括篷布,所述篷布罩设于所述骨架外。

1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包括至少三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边架组件,所述边架组件包括边杆和连接所述边杆的顶杆部件,相邻的边杆之间连接一伸缩支架,所述顶杆部件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至一滑动在所述边杆上的滑动部件,所述第二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一连接座;所述边杆能通过伸缩支架相展开并使连接座向上移动至使第二顶杆移动至平衡点位置,当处于平衡点位置时,所述伸缩支架至少对边杆组件施加一预紧力;当第二顶杆向上越过该平衡点位置时,该预紧力至少包括一向上的分力以使连接座向上移动。该骨架方便展开,无需繁琐的安装步骤,在第二顶杆越过平衡点位置时还可以使得连接座自动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边架组件,所述边架组件包括边杆和连接所述边杆的顶杆部件,相邻的边杆之间连接一伸缩支架,所述顶杆部件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至一滑动在所述边杆上的滑动部件,所述第二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一连接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顶杆向下越过该平衡点位置时,该预紧力至少包括一向下的分力以使连接座向下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移动在所述骨架的几何中心轴上,所述预紧力指向该几何中心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当处于该平衡点位置时,所述第二顶杆呈水平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下底壁,当第二顶杆向上越过该平衡点位置时,所述第二顶杆抵接在该下底壁以限制其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壁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二顶杆的限位块,当第二顶杆向上越过该平衡点位置时,所述第二顶杆抵接在该下底壁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顶杆是面面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是滑座;所述边杆组件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所述边杆的顶端;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多个x形转动架,所述x形转动架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架杆和第二转动架杆,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一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二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杆组件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所述边杆的顶端;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多个x形转动架,所述x形转动架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架杆和第二转动架杆,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一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二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一滑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杆组件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所述边杆的顶端;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多个x形转动架,所述x形转动架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架杆和第二转动架杆,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一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连接于边杆的x形转动架的第二转动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一滑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顶管,所述顶管沿高度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上方。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杆还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之间用以连接一固定绳。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两个第二顶杆之间还连接有一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把手和扣位,所述连杆的一端枢转连接其中一第二顶杆,所述扣位连接于其中另一第二顶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用以在骨架展开时扣接至所述扣位;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连杆上;

13.一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骨架;所述遮阳棚还包括篷布,所述篷布罩设于所述骨架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遮阳棚的骨架和遮阳棚,包括至少三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边架组件,边架组件包括边杆和连接边杆的顶杆部件,相邻的边杆之间连接一伸缩支架,顶杆部件包括相转动连接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第一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至一滑动在边杆上的滑动部件,第二顶杆的末端转动连接一连接座;边杆能通过伸缩支架相展开并使连接座向上移动至使第二顶杆移动至平衡点位置,当处于平衡点位置时,伸缩支架至少对边杆组件施加一预紧力;当第二顶杆向上越过该平衡点位置时,该预紧力至少包括一向上的分力以使连接座向上移动。该骨架方便展开,无需繁琐的安装步骤,在第二顶杆越过平衡点位置时还可以使得连接座自动向上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汇凯笛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