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8341发布日期:2023-07-05 15:2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古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锚杆,具体是一种古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可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是古建筑工程。


背景技术:

1、现在大多数类型的锚杆都是用于边坡、道路、坝体及煤矿的巷道中的整体加固,由于加固对象大多数都是永久性结构加固,无需考虑拆除,比如普通的金属倒楔式锚杆由杆体、固定楔、活动倒楔、垫板和螺帽组成,安装该锚杆费时费力且不易拆除,但古建筑石窟的的修缮要求锚杆具有可逆性,对古建筑石窟的加固必须服从可逆要求,以便未来使用更高效、影响更小的技术。目前发明人还未发现市场上销售有便于由操作者解除的、实现可逆的锚杆。

2、相关专利文献:cn112854255a公开了一种锚杆结构及植生混凝土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锚杆体和多个设于锚杆体外部且沿所述锚杆体轴向设置的长板,所述长板与所述锚杆体之间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锚杆体铰接,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长板朝向所述锚杆体的轴线的侧面,所述锚杆体固定有限制所述长板轴向位移的限位块;所述锚杆体还设有用于带动所述联动杆翻转的驱动组件。该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是为了提高锚杆的抗拔性能和提高生态护坡的加固稳定性,提供一种锚杆结构及植生混凝土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此锚杆并不易拆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以解决安装锚杆时间长、不易拆除的的问题,采用该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锚固效果好,稳定性好,不用注浆材料,安装锚杆时间短且易于拆除。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古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其技术方案在于它具有主杆体、次杆体、数对联动杆、数个扩张器、台座、与主杆体连接的位于所述台座上面的第一螺母、与次杆体连接的位于所述台座上面的第二螺母。上述主杆体的下部通过联动杆与扩张器连接,连接结构是,每对所述联动杆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扩张器,每对所述联动杆中各联动杆的一端与主杆体的下部铰接,各联动杆的另一端与其相对应的扩张器的内侧壁铰接,次杆体的尾端(底端)与其中一个扩张器固定连接;上述主杆体的上端从台座的中心孔穿过形成主杆体伸出端,主杆体伸出端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而使主杆体由第一螺母下限位,次杆体的上端从台座上的连接孔穿过形成次杆体伸出端,次杆体伸出端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而使次杆体由第二螺母下限位;这样,台座、主杆体、次杆体、联动杆、扩张器连接在一起,使得锚杆整体固定在岩体a的钻孔中。

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联动杆的数量最好为3对,相应地,扩张器的数量为3个。每个所述扩张器的外侧面(外表面)皆为一部分圆周面,3个扩张器的外侧面处在同一个圆周面上。每个所述扩张器的外侧面最好皆带有一部分螺纹,从而增大与岩体a的钻孔孔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锚杆的稳定性。上述次杆体的尾端与其中一个扩张器固定连接的结构是,该扩张器的顶端带有平板,次杆体的尾端与平板固定连接。上述连接孔为一段长槽形通孔。

5、本实用新型具有主杆体、次杆体、数对联动杆、数个扩张器、台座、与主杆体连接的位于所述台座上面的第一螺母、与次杆体连接的位于所述台座上面的第二螺母。这样,它采用主杆体向外运动、次杆体向内运动,主杆体与次杆体相背运动,扩张器展开,锚杆自锁紧,操作简便;主杆体与次杆体相向运动,扩展器收缩,锚杆回收。具体安装过程是反旋第一螺母,正旋第二螺母,主杆体、次杆体相向运动,联动杆(连接杆)与主杆体的夹角逐渐呈直角,到达90°时,扩张器向外伸展达到最大位置,锁紧锚固完成,反之收缩。经试验,上述扩张器展开,锚杆自锁紧的时间很短,在1~2分钟即可;扩展器收缩、锚杆拆除(锚杆回收)的时间也很短,在1~3分钟即可(通常1分钟;锈蚀后时间稍长,大约2~3分钟),这样,本实用新型的锚杆具有可逆性,安装锚杆时间短且易于拆除锚杆。

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安装锚杆时间长、不易拆除的的问题,采用该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锚固效果好,稳定性好,不用注浆材料(黏结材料),操作简便,安装锚杆时间短且易于拆除。



技术特征:

1.一种古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主杆体(1)、次杆体(5)、数对联动杆(7)、数个扩张器(6)、台座(2)、与主杆体连接的位于所述台座上面的第一螺母(3)、与次杆体连接的位于所述台座上面的第二螺母(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其特征在于上述联动杆(7)的数量为3对,扩张器(6)的数量为3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扩张器(6)的外侧面皆为一部分圆周面,3个扩张器(6)的外侧面处在同一个圆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扩张器(6)的外侧面皆带有一部分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其特征在于上述次杆体(5)的尾端与其中一个扩张器(6)固定连接的结构是,该扩张器(6)的顶端带有平板(61),次杆体(5)的尾端与平板(6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孔(21)为一段长槽形通孔。


技术总结
一种古建筑石窟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它具有主杆体、次杆体、数对联动杆、数个扩张器、台座、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每对所述联动杆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扩张器,每对所述联动杆中各联动杆的一端与主杆体的下部铰接,各联动杆的另一端与其相对应的扩张器的内侧壁铰接,次杆体的尾端与其中一个扩张器固定连接;上述主杆体的上端从台座的中心孔穿过形成主杆体伸出端,主杆体伸出端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而使主杆体由第一螺母下限位,次杆体的上端从台座上的连接孔穿过形成次杆体伸出端,次杆体由第二螺母下限位。本技术解决了安装锚杆时间长、不易拆除的问题,采用该加固用可逆机械锚杆锚固效果好,稳定性好,不用注浆材料,安装锚杆时间短且易于拆除。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刘超,李佩,靳立飞,孙翠棉,柳浩,卜聪,张祥,靳春庆,肖峰,王思雪,赵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古瑞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