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层高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9599发布日期:2023-03-24 19:5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大层高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连墙件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单一楼层且外架高度较大、脚手架附着困难情况下的新型大层高连墙件。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控越来越严格,各建筑参建单位对安全的人力物力投入及日常安全管控力度越来越大,但基于现有施工技术,部分施工安全措施尚无可靠的技术支持与保障,难以实现安全管理闭环。在层高较大、外脚手架自由端较大时,外脚手架附着较为困难,常规脚手架连墙件难以对脚手架形成安全可靠的拉结,架体稳定性差,架体倾覆隐患大。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大层高连墙件,有效保证在层高较大时上部无法拉结的外脚手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大层高连墙件,采用上下连杆均固定在脚手架立杆上的形式,与其形成可靠的三角形相互拉结固定结构,保证了外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5.一种新型大层高连墙件,包括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的上连杆、下连杆、连接板,上连杆和下连杆的一端端部均焊接有带螺栓孔的连接件,连接件均通过螺栓与连接板端部的连接轴a连接,连接板固定在基础面上;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另一端均通过扣件与外脚手架系统的内立杆连接,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焊接在上连杆一端端部的一组连接轴b、焊接在下连杆一端端部的一组连接轴c,连接轴b以及连接轴c上均开设有螺栓孔,连接轴b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轴c之间的间距,且上连杆位于下连杆上方,连接轴b位于连接轴c之间,连接轴a位于连接轴b之间,连接轴a、连接轴b以及连接轴c通过螺栓连接紧固。
7.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结构相同,上连杆包括套筒a、连接杆a、连接杆b,连接杆a后部、连接杆b前部均设置有外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套筒a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杆a以及连接杆b分别螺纹连接在套筒a两端。
8.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杆以及下连杆与扣件之间均为焊接连接,内立杆与扣件扣接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通过预埋钢筋固定在基础面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内立杆与外立杆、小横杆以及大横杆焊接组成外脚手架系统。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连杆均固定在脚手架立杆上的形式,与其形成可靠的三角形相互拉结固定结构,从而避免脚手架倾倒变形,提高了架体的稳定性,有效解决了在层高较大且外架高度较大的外脚手架部位架体稳定性差、难以实现与结构的安全可靠连接的通病
问题,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可多次周转重复使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大层高连墙件连接示意图;
14.图2为连接板以及连接轴a平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上连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下连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上连杆、下连杆、连接板以及连接轴a的连接处平面示意图。
18.图中:1-预埋钢筋;2-连接板;3-连接轴a;4-螺栓;5-上连杆;500-套筒a;501-连接杆a;502-连接杆b ;6-下连杆;600-套筒b;601-连接杆c;602-连接杆d;7-内立杆;8-外立杆;9-小横杆;10-大横杆;11-基础面;12-连接轴b;13-连接轴c。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等描述的方位和位置关系均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指示,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英文字母“a”、“b”等的使用均是为了便于区分各名称相同的部件,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大层高连墙件,包括预埋钢筋1、连接板2、连接轴a3、螺栓4、上连杆5、下连杆6、内立杆7、外立杆8、小横杆9、大横杆10。
22.如图1、2所示,连接板2通过预埋钢筋1固定在基础面11上,连接板2一端焊接有连接轴a3,连接轴a3倾斜设置且开设有螺栓孔,连接轴a3宽度小于连接板2宽度。
23.如图3所示,上连杆5包括套筒a500、连接杆a501、连接杆b502,连接杆a501后部、连接杆b502前部均设置有外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套筒a500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杆a501以及连接杆b502分别螺纹连接在套筒a500两端,转动套筒a500即可带动连接杆a501以及连接杆b502做伸缩运动,实现对上连杆5整体长度的调节。
24.如图4所示,下连杆6包括套筒b600、连接杆c601、连接杆d602,连接杆c601后部、连接杆d602前部均设置有外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套筒b600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杆c601以及连接杆d602分别螺纹连接在套筒b600两端,转动套筒b600即可带动连接杆c601以及连接杆d602做伸缩运动,实现对下连杆6整体长度的调节。
25.如图3、4、5所示,上连杆5一端端部焊接有一组连接轴b12,下连杆6一端端部焊接有一组连接轴c13,连接轴b12以及连接轴c13上均开设有螺栓孔,连接轴b12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轴c13之间的间距。上连杆5、下连杆6以及连接板2处于同一与外脚手架系统垂直的竖直平面上,上连杆5位于下连杆6上方,且连接轴b12位于连接轴c13之间,连接轴a3位于连接轴b12之间,连接轴a3、连接轴b12以及连接轴c13上的螺栓孔处于同一直线上,连接轴a3、连接轴b12以及连接轴c13通过螺栓4连接紧固。
26.如图1所示,上连杆5另一端通过扣件与内立杆7倾斜连接,下连杆6另一端通过扣件与内立杆7垂直连接,其中,上连杆5以及下连杆6与扣件均为焊接连接,内立杆7与扣件扣接固定,共同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内立杆7与外立杆8、小横杆9以及大横杆10焊接
组成外脚手架系统,从而使外脚手架与基础面11形成可靠拉结固定。
27.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大层高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的上连杆(5)、下连杆(6)、连接板(2),上连杆(5)和下连杆(6)的一端端部均焊接有带螺栓孔的连接件,连接件均通过螺栓(4)与连接板(2)端部的连接轴a(3)连接,连接板(2)固定在基础面(11)上;上连杆(5)和下连杆(6)的另一端均通过扣件与外脚手架系统的内立杆(7)连接,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层高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焊接在上连杆(5)一端端部的一组连接轴b(12)、焊接在下连杆(6)一端端部的一组连接轴c(13),连接轴b(12)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轴c(13)之间的间距,且上连杆(5)位于下连杆(6)上方,连接轴b(12)位于连接轴c(13)之间,连接轴a(3)位于连接轴b(12)之间,连接轴a(3)、连接轴b(12)以及连接轴c(13)通过螺栓(4)连接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层高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5)和下连杆(6)结构相同,上连杆(5)包括套筒a(500)、连接杆a(501)、连接杆b(502),连接杆a(501)后部、连接杆b(502)前部均设置有外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套筒a(500)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杆a(501)以及连接杆b(502)分别螺纹连接在套筒a(500)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层高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5)以及下连杆(6)与扣件之间均为焊接连接,内立杆(7)与扣件扣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层高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通过预埋钢筋(1)固定在基础面(11)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层高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立杆(7)与外立杆(8)、小横杆(9)以及大横杆(10)焊接组成外脚手架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大层高连墙件,包括上下连杆,上下连杆一端与固定在基础面上的连接板一端的连接轴通过螺栓可靠连接,上下连杆另一端采用均固定在脚手架立杆上的形式,与其形成可靠的三角形相互拉结固定结构,从而避免脚手架倾倒变形,提高了架体的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可多次周转重复使用等特点。可多次周转重复使用等特点。可多次周转重复使用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彤 周艳霞 姜康 赖洁伟 黄雯 平春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4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