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站结构

文档序号:33778080发布日期:2023-04-18 23:43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站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交站结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大城市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通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其中乘坐公交车比例较重,其具备通学时间固定、乘车站点固定、客流量大等特点,现阶段公交车站点设计规划中未考虑到此类特殊需求的公交站点。

2、现阶段公交车站点一般由立柱、广告灯箱、站牌、顶篷、座椅及停车标线组成,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1、乘客在候车时与公交车距离过近,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如客流量大的时候易在车门口发生拥挤,公交车到站后,由于乘客抢着上车,易发生踩踏事故。

4、2、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一是自身安全意识不足,在公交站点玩闹时偶尔会到公路上,存在安全隐患;二是与成年人拥挤,更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5、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站结构,可以使未成年人候车时处于一个安全的区域,且外侧成年人可以起到监督、保护作用,在公交车靠站后,通过标志标线引导未成年人优先上车,降低在公交车门口因拥堵问题产生的踩踏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候车区1、设在候车区1外侧的公交车停车区2,公交车停车区2沿马路方向设有两个,在候车区1内设有候车亭4,在所述候车亭4的外侧设有多个候车凳3,在候车凳3的外侧设有学生优先区5,在学生优先区5设有多个候车位,在学生优先区5的外侧设有市民守护区6,市民守护区6也设有多个候车位,市民守护区6与学生优先区5之间通过第一标线8分隔开,市民守护区6的外侧设有禁止站立区7。

4、如上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标线8靠近公交车车头方向的位置设有用于指示上车方向的箭头,在所述箭头旁设有用于提示学生优先上车的竖直标牌13;所述的学生优先区5、市民守护区6、禁止站立区7与公交车停车区2一样,对应设有两个。

5、如上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学生优先区5的候车位设有用于提示的第一地面标牌14,在所述市民守护区6的候车位设有用于提示的第二地面标牌15;所述第一地面标牌14和第二地面标牌15的的材质为不锈钢,表面设有防滑层,四周通过地钉与地面固定连接。

6、如上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禁止站立区7设有防护栏16或防撞柱17。

7、如上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公交车停车区2也通过第二标线9区分,所述第一标线8和所述第二标线9的结构相同,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耐磨层10、双组份标线涂料层11和底胶层12。

8、如上所述的一种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透明的耐磨软胶层,材质为pu,所述双组份标线涂料层11由水性双组分涂料涂布而成。

9、如上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标线涂料层11的厚度为3mm-5mm,所述底胶层12的厚度为1mm-3mm。

10、如上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候车亭4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

11、如上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候车亭4上设有广告灯箱和usb充电口。

12、如上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候车亭4的顶篷向后倾斜,在候车亭4顶篷的下端设有集水槽20,集水槽20端部下设置有集水斗21,集水斗21底端设置有排水管22。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施画安全分隔线将候车区一分为二,靠近公路边为市民守护区,通过将候车区域分割为学生优先区、市民守护区,并通过地面标志标牌引导市民有序排队,并在站台边缘加装防撞柱,进一步保障候车安全。通过引导市民在市民守护区排队,保护学生远离潜在危险区域,公交车到站时,未成年人通过地面引导线优先上车。

15、2、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重建公交站,只需通过简单的改造现有公交车站点,就可保障未成年人候车、上车安全,规范公交站点上车秩序。

16、3、本实用新型地面标线具有优异的反光性能和抗摩擦、耐腐蚀的特性。

17、4、本实用新型候车亭顶篷能够避免雨水滴落导致上下公交的乘客被雨水淋湿或溅落至乘客裤脚或鞋面等,具有结构简单、装卸便捷、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候车区(1)、设在候车区(1)外侧的公交车停车区(2),公交车停车区(2)沿马路方向设有两个,在候车区(1)内设有候车亭(4),在所述候车亭(4)的外侧设有多个候车凳(3),在候车凳(3)的外侧设有学生优先区(5),学生优先区(5)设有多个候车位,在学生优先区(5)的外侧设有市民守护区(6),市民守护区(6)也设有多个候车位,市民守护区(6)与学生优先区(5)之间通过第一标线(8)分隔开,市民守护区(6)的外侧设有禁止站立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标线(8)靠近公交车车头方向的位置设有用于指示上车方向的箭头,在所述箭头旁设有用于提示学生优先上车的竖直标牌(13);所述的学生优先区(5)、市民守护区(6)、禁止站立区(7)与公交车停车区(2)一样,对应设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学生优先区(5)的候车位设有用于提示的第一地面标牌(14),在所述市民守护区(6)的候车位设有用于提示的第二地面标牌(15);所述第一地面标牌(14)和第二地面标牌(15)的材质为不锈钢,表面设有防滑层,四周通过地钉与地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禁止站立区(7)设有防护栏(16)或防撞柱(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公交车停车区(2)也通过第二标线(9)区分,所述第一标线(8)和所述第二标线(9)的结构相同,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耐磨层(10)、双组份标线涂料层(11)和底胶层(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0)为透明的耐磨软胶层,材质为pu,所述双组份标线涂料层(11)由水性双组分涂料涂布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标线涂料层(11)的厚度为3mm-5mm,所述底胶层(12)的厚度为1mm-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候车亭(4)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发电板(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候车亭(4)上设有广告灯箱和usb充电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候车亭(4)的顶篷向后倾斜,在候车亭(4)顶篷的下端设有集水槽(20),集水槽(20)端部下设置有集水斗(21),集水斗(21)底端设置有排水管(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交站结构,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候车区、设在候车区外侧的公交车停车区,在候车区内设有候车亭,在候车亭的外侧设有多个候车凳,在候车凳的外侧设有学生优先区,在学生优先区的外侧设有市民守护区,市民守护区与学生优先区之间通过第一标线分隔开,市民守护区的外侧设有禁止站立区。本技术通过施画安全分隔线将候车区一分为二,靠近公路边为市民守护区,通过将候车区域分割为学生优先区、市民守护区,并通过地面标志标牌引导市民有序排队,并在站台边缘加装防撞柱,进一步保障候车安全。通过引导市民在市民守护区排队,保护学生远离潜在危险区域,公交车到站时,未成年人通过地面引导线优先上车。

技术研发人员:唐瑞雪,张利帆,王燕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