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合页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8489发布日期:2023-04-20 03:0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合页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模板,更确切地说,它涉及一种带合页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不再仅仅满足于以前的功能性要求了,更多的是在满足功能性的要求上体现出建筑的美观,各种各样的异型结构体系不断出现,如: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塔、国家大剧院等这些特征结构不断涌现,其中各种各样的异型变截面柱被大量应用于该结构中,从而使结构呈现出各种造型,异形柱是表达出整个建筑理念的最为关键的构件。同时在一些特定的建筑结构中,如大型船闸的浮系式船柱、矿场竖井中连接巷道和井筒的马头门、大坝的进水口、地下钻井以及非规则的大跨度或者超高层的建筑等,常用到异形柱模板。所以异形柱的施工质量在工期、质量、经济等方面考量中需排在首位,所选模板体系必须确保异形柱的施工质量。

2、但是由于柱位置及本身截面的不断变化,使柱和异型截面相互接触的部位成为角度不断变化的阴角或阳角结构,而这种结构使得本领域施工人员在施工这种带有角度不断变化的结构时,必须各自制作和采用不同的模板,以用于适应截面角度的变化,从而形成各种异型变截面的结构,通过这种方法制作变截面结构不仅降低了施工效率而且增加了施工成本,且通用效果不好。

3、同时现在施工现场大部分采用木模板,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其安装与拆除时间较长、周转次数较低,易影响施工进度;而且模板的安装质量也取决于现场工人的技能水平,会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不符合施工要求;而且木模板施工中可能会产生噪音污染等一系列污染,不符合当今社会绿色环保的理念。所以从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以及满足绿色环保的角度来说,需要采用一种新型的易组装的污染小的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合页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包括:由相互连接的多个异形拼装钢模板单元组成;所述异形拼装钢模板单元包括左侧模板面板、合页和右侧模板面板,所述左侧模板面板和所述右侧模板面板分别与所述合页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左侧模板面板和所述右侧模板面板的背面均连接模板背楞。

2、作为优选,上下两个异形拼装钢模板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

3、作为优选,所述合页包括合页转轴、上转轴套筒、下转轴套筒,所述上转轴套筒和下转轴套筒均与所述合页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上转轴套筒与所述左侧模板面板边缘处焊接,所述下转轴套筒与所述右侧模板面板边缘处焊接。

4、作为优选,所述上转轴套筒和下转轴套筒上具有连接螺栓孔。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6、(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可重复利用,安装方便,混凝土支护整体观感较好。

7、(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为整体式设计,缩短了模板安装与拆除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进而降低了模板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处理工作量。

8、(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采用合页使其可以满足不同的异形截面,进而满足多种工况的施工,适用于不同的工程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9、(4)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模板来取代木模板,在经济与环保方面均可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合页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由相互连接的多个异形拼装钢模板单元(1)组成;所述异形拼装钢模板单元(1)包括左侧模板面板(2)、合页(3)和右侧模板面板(4),所述左侧模板面板(2)和所述右侧模板面板(4)分别与所述合页(3)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左侧模板面板(2)和所述右侧模板面板(4)的背面均连接模板背楞(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合页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异形拼装钢模板单元(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合页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3)包括合页转轴(31)、上转轴套筒(32)、下转轴套筒(33),所述上转轴套筒(32)和下转轴套筒(33)均与所述合页转轴(31)转动连接;所述上转轴套筒(32)与所述左侧模板面板(2)边缘处焊接,所述下转轴套筒(33)与所述右侧模板面板(4)边缘处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合页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所述上转轴套筒(32)和下转轴套筒(33)上具有连接螺栓孔(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合页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由相互连接的多个异形拼装钢模板单元组成;异形拼装钢模板单元包括左侧模板面板、合页和右侧模板面板,左侧模板面板和右侧模板面板分别与合页的左右两侧连接;左侧模板面板和右侧模板面板的背面均连接模板背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超大型异形拼装钢模板采用合页使其可以满足不同的异形截面,进而满足多种工况的施工,适用于不同的工程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颖,钱叶琳,王静峰,刘用,余梦,李长春,杨欢,过令,张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