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防水节点及建筑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7262发布日期:2023-07-07 16:5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防水节点及建筑房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防水节点及建筑房屋。


背景技术:

1、屋面就是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他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目前屋面大多采用可塑性强,承载力高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或重量轻,施工方便的金属屋面。

2、现有技术中,钢筋混凝土屋面或金属屋面的防水性能差,与屋顶连接处容易发生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屋面防水性能差,与屋顶连接处容易发生漏水的缺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防水节点,包括:

3、楼承板;

4、埋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楼承板上;

5、立柱,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埋件上;

6、填充层,所述埋件填充于所述填充层中;

7、保温层,位于所述填充层之上;

8、防水层,位于所述找平层之上;

9、防水层,位于所述找平层之上,所述防水层具有向上延伸的套筒部,套筒部包覆在所述立柱外部;

10、屋面层,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顶端。

11、进一步地,此屋面防水节点,还包括:

12、隔离层,位于所述防水层之上;

13、保护层,位于所述隔离层之上。

14、进一步地,此屋面防水节点,所述埋件呈几字形,包括:

15、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呈l形,包括水平段与竖直段,两个所述固定部对称设置,所述水平段固定安装在所述楼承板上;

16、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一字形,所述连接部水平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竖直段上。

17、进一步地,此屋面防水节点,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埋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板。

18、进一步地,此屋面防水节点,所述防水层包括:

19、第一防水层,位于所述找平层之上,且延伸至所述立柱中部;

20、第二防水层,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之上,且延伸至所述立柱中部;

21、附加层,位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之上,且延伸至所述立柱中部。

22、进一步地,此屋面防水节点,还包括:

23、紧固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套筒部外侧。

24、进一步地,此屋面防水节点,还包括:

25、密封层,位于所述立柱中部的所述防水层末端,且所述密封层包裹所述紧固件。

26、进一步地,此屋面防水节点,所述紧固件为对称的两个半环形,所述半环形两端设置有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相对的两个所述安装孔中安装有连接件。

2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房屋,包括上述的屋面防水节点。

28、进一步地,此建筑房屋,还包括:

29、建筑主体,所述建筑主体为钢结构,所述屋面防水节点设置在所述建筑主体顶部;

30、顶梁,水平设置于所述建筑主体顶部,所述楼承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梁上方。

3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3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防水节点,包括楼承板、埋件、立柱、填充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和屋面层,埋件固定安装在楼承板上,立柱竖直固定连接在埋件上,埋件填充于填充层中,保温层位于填充层之上,找平层位于保温层之上,防水层位于找平层之上,防水层具有向上延伸的套筒部,套筒部包覆在立柱外部,屋面层水平固定安装在立柱顶端。

33、通过在找平层上设置防水层,增加了找平层的防水性能,避免雨水等液体渗入楼承板内,从而可避免漏水的发生,防水层向上延伸的套筒部可对立柱与找平层的衔接部分起到防护作用,避免雨水等液体从立柱与找平层的连接缝隙向下渗入,提高了防水的效果。

3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防水节点,还包括位于防水层之上的隔离层和位于隔离层之上的保护层。

35、隔离层可对防水层起到加强防水的效果,通过增加一层隔离层减少雨水等液体与防水层的接触,设置在隔离层上的防护层可对隔离层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杂物等损坏隔离层,提高了节点的强度和防护效果。

36、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防水节点,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附加层,第一防水层位于找平层之上,且延伸至立柱中部,第二防水层位于第一防水层之上,且延伸至立柱中部,附加层位于第二防水层之上,且延伸至立柱中部。通过将防水层设置为多层结构,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层的防水效果。

37、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防水节点,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套筒部外侧的紧固件,通过设置紧固件可将立柱外侧的防水层绑扎牢固,防止防水层的套筒部从立柱上脱落,提高了套筒部的稳固性。

38、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防水节点,紧固件为对称的两个半环形,半环形两端设置有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安装部,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相对的两个安装孔中安装有连接件,通过将两个半环形扣合在套筒部上便可完成紧固件的安装,具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优点。

39、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房屋,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防水节点,屋面防水节点设置在建筑主体顶部,顶梁水平设置于建筑主体顶部,楼承板固定安装在顶梁上方。通过设置防水层、和隔离层,增加了建筑主体顶部的防水性能,避免雨水等液体渗入楼承板内,从而可避免漏水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屋面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屋面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埋件(2)呈几字形,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远离所述埋件(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板(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面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7)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面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面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1)为对称的两个半环形,所述半环形两端设置有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安装部(111),所述安装部(111)上开设有安装孔(112),相对的两个所述安装孔(112)中安装有连接件。

9.一种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屋面防水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防水节点及建筑房屋,其中屋面防水节点包括楼承板埋件、立柱、填充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和屋面层,埋件固定安装在楼承板上,立柱竖直固定连接在埋件上,埋件填充于填充层中,保温层位于填充层之上,找平层位于保温层之上,防水层位于找平层之上,防水层具有向上延伸的套筒部,套筒部包覆在立柱外部,屋面层水平固定安装在立柱顶端。通过在找平层上设置防水层,增加了找平层的防水性能,避免雨水等液体渗入楼承板内,防水层向上延伸的套筒部可对立柱与找平层的衔接部分起到防护作用,避免雨水等液体从立柱与找平层的连接缝隙向下渗入,提高了防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夏远哲,李浩,胡贤,周欣玉,刘志国,任鹏超,薛竹君,李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