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9787发布日期:2023-05-10 12:5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2、而叠合板则是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叠合板四面上分别对称安装有弯插和直插,其中弯插使得两个相邻的叠合板进行连接,之间形成板带,后期在叠合板以及板带上再次浇筑混凝土,而直插则用于将插入到钢筋笼中,在对钢筋笼进行浇筑的时候能够将直插固定在混凝土中。

3、现有的叠合板装配过程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将钢筋笼绑扎之后再对叠合板进行安装,而另外一种则是先将叠合板装配后再及逆行钢筋笼绑扎,对于前者来说,方便对钢筋笼进行绑扎,但是伸出的直插则会影响到叠合板的正常装配,现有的操作方式都是施工人员通过空心钢管将露出的直插进行弯折,装配后之后再进行弯折复位,在此过程中会对露出的直插多次进行弯折,会影响到直插的强度,另外一块叠合板上会有很多直插,多次弯折的过程中无疑也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负担以及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具备在对叠合板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可对直插进行调节,使其不会影响到正常的装配,也不需要施工人员对直插进行反复弯折等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安装有多个弯插和直插,每个所述直插的两端均固定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均滑动有调节杆。

3、优选的,所述空心管的内径略大于调节杆的外径,且所述空心管倾斜设置。

4、优选的,所述板体的顶部为毛面,所述板体的底部为光面。

5、优选的,所述板体的顶部对称安装有龙骨,所述龙骨之间焊接有多个钢桁架。

6、优选的,所述板体的毛面上开设有多个浇筑孔。

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8、该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在对板体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将调节杆收纳到空心管内,当装配结束之后再将调节杆伸出到钢筋笼的内,从而不影响板体的正常装配,提高施工效率,且不会对调节杆进行反复弯折,在后期对钢筋笼进行浇筑的时候,混凝土会流入到空心管内,使得空心管、板体、调节杆和钢筋笼之间相互固定,同样可起到原本直插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内安装有多个弯插(2)和直插(3),每个所述直插(3)的两端均固定有空心管(5),所述空心管(5)内均滑动有调节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5)的内径大于调节杆(4)的外径,且所述空心管(5)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顶部为毛面,所述板体(1)的底部为光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龙骨(6),所述龙骨(6)之间焊接有多个钢桁架(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毛面上开设有多个浇筑孔(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安装有多个弯插和直插,每个所述直插的两端均固定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均滑动有调节杆,该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在对板体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将调节杆收纳到空心管内,当装配结束之后再将调节杆伸出到钢筋笼的内,从而不影响板体的正常装配,提高施工效率,且不会对调节杆进行反复弯折,在后期对钢筋笼进行浇筑的时候,混凝土会流入到空心管内,使得空心管、板体、调节杆和钢筋笼之间相互固定,同样可起到原本直插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永光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