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常规阳台板采用全预制式阳台或叠合式阳台,其根部需伸出连接钢筋并于内侧主体结构的现浇区域进行湿式连接。
2、这样的阳台板以及连接结构具有明显的缺陷:
3、1、现场需要钢筋绑扎、支模板,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不高,无法适应全装配式结构体系;
4、2、常规预制阳台板根部伸出连接钢筋,其工厂生产的模具需要开孔,影响工厂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阳台制作需要进行钢筋绑扎,无法适应全装配式结构体系,且模具需要开孔,影响工厂施工效率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所述上模体和所述下模体之间围挡形成阳台模型腔,所述上模体上设置有竖向钢筋槽,所述下模体上设置有横向钢筋槽,所述上模体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模体上,所述上模体上设置有浇筑孔,阳台模型位于所述阳台模型腔内。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下模体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上模体底部设置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滑动槽侧壁设置有挡板。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上模体上还设置有抵接板,所述下模体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抵接板和所述限位板平行设置。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上模体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下模体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槽相匹配。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上模体上设置有闭合板,所述闭合板上设置有移动槽,所述下模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闭合板通过所述移动槽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上模体上设置有拉把手。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拉把手上设置有弹性扶手套。
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上模体和下模体设计成滑动抽屉式结构,在上模体上设置竖向钢筋槽,在下模体上设置横向钢筋槽,通过上模体底部的滑轮滑动在下模体上的滑动槽内,通过将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防止在上模体和下模体上的横向钢筋槽内,然后移动上模体使得其与下模体合模,然后对其进行浇筑,即可生产带有钢筋的叠合阳台,此结构无需绑扎钢筋,无需在模具内开孔,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19、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上模体上设置有定位柱,在下模体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柱和定位槽相匹配,上模体上设置有闭合板,闭合板上设置有移动槽,下模体上设置有滑轨,闭合板通过移动槽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此结构大大提高合模精度。
20、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上模体上设置有拉把手,拉把手上设置有弹性扶手套,通过拉动拉把手,来带动上模体在下模体上的滑动,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1.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1)和下模体(2),所述上模体(1)和所述下模体(2)之间围挡形成阳台模型腔,所述上模体(1)上设置有竖向钢筋槽(3),所述下模体(2)上设置有横向钢筋槽(4),所述上模体(1)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模体(2)上,所述上模体(1)上设置有浇筑孔(5),阳台模型(6)位于所述阳台模型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2)上设置有滑动槽(7),所述上模体(1)底部设置有滑动轮(8),所述滑动轮(8)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7)侧壁设置有挡板(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上还设置有抵接板(10),所述下模体(2)上设置有限位板(11),所述抵接板(10)和所述限位板(11)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上设置有定位柱(12),所述下模体(2)上设置有定位槽(13),所述定位柱(12)和所述定位槽(13)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上设置有闭合板(14),所述闭合板(14)上设置有移动槽,所述下模体(2)上设置有滑轨(15),所述闭合板(14)通过所述移动槽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上设置有拉把手(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带叠合阳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把手(16)上设置有弹性扶手套(17)。